第18章 朕已有破敌之策
晨曦初照,朝天宫的宫门前,气氛凝重如铅云蔽日。
一群身着朝服的官员,身姿僵硬又整齐地列坐于地。以叶靖康、李武为首的老臣,须发斑白却脊背挺直,目光坚定又愤怒地望着紧闭的宫门。
铛。
铛。
轰。
一声又一声,从朝天宫的大殿中传来。宫门外,群臣于秋日的寒风中安坐不动,宛若佛前老僧。
“修仙之说,荒诞不经,陛下怎能为这虚妄之事,荒废祖宗基业,置万民于不顾。”
“我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此时不谏,更待何时。”
阳光渐渐升高,有人脑袋昏昏沉沉,但仍强打起精神。
“诸位,诸位……”
孔方急得满头大汗,他道:“诸位这是何苦呢,陛下只是一时糊涂罢了,何必非要闹到今日这般剑拔弩张的境地。
叶大人,您德高望重,就先带着大伙回去吧,国家诸多繁杂大事,往后还得仰仗各位殚精竭虑呢。”孔方就差给叶靖康跪下了。
叶靖康还未说话,旁边的李武直接冷哼一声:“天下兴亡,吾等有责,吾等身为臣子,自当赴汤蹈火!那陛下身为一国之君,有没有这份责任,有没有这份担当……”
“王大人,你说一句话呐,别只在一旁站着。”
王怀朴并未参与,此刻孤零零立在一旁,花白的胡须飘在寒风中。
他最近和群臣忙碌着边关的事,每日都忙得不可开交,自己更是夜夜宿在东阁。
但他心里明白,这无非是麻痹自己的手段罢了。
边关军情,已经成兵败如山倒之势。
李武说得不错,天下兴亡,群臣有责,陛下也有责。
可,全是陛下一人的责任嘛?
身为内阁首辅,他最了解大晏如今的形势。
世家大族,割据一方。地方豪强,横行霸道。朝堂内结党营私,地方上鱼肉百姓。
从北土到南疆,饿殍遍野,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已经是十室九空。
朝堂由上到下,吏治靡烂不堪。边关武备松弛,边疆防线千疮百孔,不知多少人在吃空饷,多少粮仓是空的。
就包括如今朝天宫前正义凛然的群臣,又有多少是清,多少是浊。
在王怀朴眼里,如今的帝国,恰似一座精致的木楼,远看一片气派,其实内里早已被白蚁蛀空。
而这,都是陛下一人之责嘛。
或许帝国的命运,就如远处岌岌可危的黄风关似的,已支撑不了多久。
王怀朴身为内阁首辅,一座帝国都在他肩上扛着,他累了,扛不动了,赶紧毁灭吧。
这时,寿王姗姗来迟。
“寿王来了。”
“听听寿王怎么说。”
群臣疲惫的眼神里又有了光。
寿王身姿翩翩,可眼神里却透着满满的急切。
“诸位,诸位,你们这是做什么,你们这是做什么?”
“殿下,我们已经在这里坐了一夜,陛下还不肯出来见我们。”
铛铛铛。
又有急切的声音从朝天宫传来,偶尔还伴随着一道轰声。
寿王眉头拧成一个川字:“大家快退下吧,陛下纵有不对的地方,你们也不能逼着陛下退位呐。”
嗯?
孔方一愣:谁逼陛下退位了?这话可不能乱说。
“对。”
有官员心中一动,胸中的怒火忽然窜了出来:“对,让昏君退位,让贤者居之。”
“国将不国,家将不家。”
“退位,退位。”
朝天宫前,群臣激愤,沸沸扬扬,如煮开的沸水一般。
孔方擦了擦额头的汗珠,他大声阻止,却已无人听他说什么。
“太后驾到。”
随着一声尖锐的长喧,雍容华贵的温太后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来到。
“你们聚在这里做什么?”
寿王快走几步,微微俯身道:“参见太后,皇兄痴迷仙道。群臣愤怒,要逼皇兄退位。”
“逆子如此昏庸,耽误社稷。”
温太后道,“来人呐,把宫门撞开。”
“不可。”
孔方一个箭步上前,伸出双臂,揽住了群臣:“陛下有圣旨在,闯宫破门,视同造反。”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停住了脚步。
孔方扭过头,看向人群中的温太后:“太后,三思呐。”
“祖宗基业,国家社稷,不能毁在一人手里,若有罪责,哀家一人承担。”温太后目光决绝,“撞门。”
“不可,不可。”
孔方大声呼喊,却已无人睬他。
这时,耳边忽然听得吱呀呀声响,朝天宫的大门竟从里面打开了。
一身道袍的金角垂首而立,看到群臣后也是吃了一惊:“呀,怎么这么多人,陛下让你们进去。”
“走,我们进去。”
群臣挤过大门,来到大殿前,金角扭回头,道:“陛下正在梳洗,请诸位稍待。”
群臣立在庭院中,此时心中也有些发虚,自幼读的都是圣贤书,谁也担不起造反这两个字。
大家没有说话,却暗中以眼神交流。
“陛下在做什么?”
“不能再让陛下昏庸下去,拼着一死,也要直言进谏。”
又过了一阵,银角从里面出来,道:“诸位进来吧。”
群臣涌入大殿,刚走进去,便嗅到一股浓郁刺鼻的味道。
也说不清是什么味道,好像是韭菜、鱼肉和煤炭混在一起的味道。
众人抬头看去,见皇帝陛下坐在龙榻上。他明显梳洗过,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头上带着珠冠,身披蜀绣龙袍,上面用金线绣得五爪金龙。
见到这一幕,大家都有暗暗心折之意。
不得不承认,这位陛下很有卖相。
据说,对于他能否继任帝位,朝堂中也有争议。但在李太后悄悄看过他之后,便力排众议,一锤定音。
如今只是略微梳洗过,随意且慵懒地歪在龙榻上,便有龙威自然而然散发出来。
好似一尊睡龙睡眼惺忪地卧在那里。
与之相比,王怀朴那点官威就像是纸糊的老虎似的。
“诸位来得正好,朕正要寻你们。”
秦政虽有些疲惫,眼里却有喜色:“兵部的李大人,边关战事如何?”
最近读了些奏折,又从赵婉儿那里打听了一些小道消息,对于宫中朝堂的人物,秦政也多少明白些。
李武不听这话则已,一听这话不禁勃然大怒。
昏君,就由我先来骂醒你。
“启禀陛下,边关的军情一日三报,缺粮缺人缺兵器。不久前我军出城,结果中了蛮子赤火魔神的埋伏,我军大败,死伤惨重。”
说到这里,李武顿了顿,喘了口粗气:“蛮子正在调集兵马,八大部落都派了人来。这次蛮子大军压境,所图不小,打破黄风关之后,下一步就是剑指京城。”
最后,李武好似挑衅似的抬起头:“军情紧急,还请陛下定夺。”
“没想到情形已经如此严重。”听到这里,秦政叹息一声:“说来,都是朕的错呐。”
听到这话,群臣纷纷抬起头,暗想,陛下是知道众怒难犯,打算下罪己诏认错。
一个陛下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不错了。
“若朕早日修仙,成为一名修仙者,怎能让蛮子如此猖獗,匪人如此嚣张。”
群臣一听,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
都到现在了,还想着修仙呢。
昏君,你实在太昏庸了。
就让我骂醒你,狠狠地骂醒你。
伴随着细碎的脚步声,不止李武一个人站了出来。
“好在。”
秦政微微抚掌,道:“朕已有了破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