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耗思维:阿德勒的16堂钝感力训练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对钝感力问题的元思考

提问的艺术和科学,是一切知识的源头。

——托马斯·伯格

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经常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比找到答案更具价值。要提出正确的问题,我们就必须养成“元思考”的习惯。

什么是元思考?

所谓的“元”,是本源的意思。元思考,就是不被当前的问题困住,回归问题的源头,从而跳出假问题,聚焦真问题。

互联网上有这样一个“梗”流行至今:“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这句话还有一个变体:“先问该不该,再问怎么做。”

它们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发:问题与问题之间,是有优先级的,一些问题的优先级更高。我们如果搞不清这些问题之间的优先级顺序,就有可能被假问题扰乱思路,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举两个例子。

比如,当我们听到“走出舒适区是毒鸡汤”这种说法时,会提问:

“为什么说走出舒适区是毒鸡汤?”

像这样的问题就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我们并不能确定走出舒适区就是毒鸡汤,所以我们很有可能提出了一个错误的问题。正如“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如果跳过了“是不是”就直接问“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就不够“元”,很可能导致我们在一个假问题上浪费时间。

如果我们想要养成元思考的习惯,就必须提出优先级更高的问题:

“走出舒适区,到底是不是毒鸡汤?”

这个问题要好一点了,但我们还是无法回答。因为我们还没界定清楚所谓的“走出舒适区”这五个字到底是在指什么。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提问:

“‘走出舒适区’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要走到哪里去呢?”

到这一步,我们已经快要接近真问题了,但它仍然不够“元”。我们仍需要继续提问:

“到底什么是舒适区?”

这才是真正的元思考。当你开始提出这个问题并对此展开探究时,就说明你走上了正轨。

再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位被育儿问题困扰的妈妈,你发现自己5岁大的孩子开始跟你犟嘴,让你很头疼。于是你开始思考并提问:

“我怎么才能让孩子改掉爱犟嘴的毛病?”

这是个很糟糕的问题,你需要“先问该不该,再问怎么做”。你需要优先提问:

“我该不该让孩子改掉爱犟嘴的毛病?”

好了一点,但远远不够。你需要继续提问:

“孩子爱犟嘴是不是毛病?”

好了不少,但还有优化空间:

“到底什么是犟嘴?”

到了这里,你就实现了真正的元思考,也就距离找到答案不远了。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性:真正的元思考,呈现的好像都是这样的句式:

“到底什么是××?”

这一点并不是巧合。

“到底什么是××”这个句式的含义,是探究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概念是逻辑的基础,也是人类理性思考的基石。只要我们试图搞清楚一个领域的真相,就离不开对概念的探究。所谓养成元思考的习惯,正是要从概念着手。

对于钝感力问题,同样如此。

“我该怎么提高我的钝感力?”“钝感力如果提高了,会不会带来降低情商的副作用?”……

以上问题,都不属于优先级高的问题。有元思考意识的我们,需要先回归问题的源头——什么是钝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