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4,我要当导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3章 不被看好的新电影

#金熊奖导演新作品立项,投资数千万#

#导演界超新星,第二部作品挑战大制作#

#自信or膨胀?崛起or陨落?#

#金熊奖导演陈锋的大手笔,正式开启大片时代#

娱乐圈内很多事情是瞒不住的,尤其是陈锋这种数千万的电影项目。

目前国内的电影市场,每年投资额超千万的电影拢共不超过十部。

同样,票房过千万的电影也不超过十部。

虽说《英雄》的上映,开启了国内的大片时代。

但在任何时候,大片都是少数导演的专属。

陈锋的第二部作品,拍摄成本就直接飙升到数千万。

尽管娱乐媒体不清楚具体的数字,但并不妨碍新闻的出炉。

对于这件事,一部分媒体惊呼大片时代将真正开启。

一个新人导演,生平的第二部作品就能拿到这么多的投资。

由此可见,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也有一部分媒体,对于陈锋的新项目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

新人导演依靠小成本电影获得成功,并不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很多大导演,都是这么一路走来的。

可从未有过任何一个导演,在刚拍完了一部小成本电影之后,就立刻去挑战大制作。

小成本和大制作的区别,不仅仅是一个名字。

更重要的是,导演是否拥有足够的掌控力。

比如,《心迷宫》剧组当初拍摄的时候,工作人员一共还不到四十人。

可一部大制作的工作人员数量,起码要一两百人,甚至多达上千人。

剧组人多了,管理的难度呈几何指数上升。

娱乐圈里的人,不管演员还是剧务,或是道具师,都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实人。

一个比一个滑头。

想要把这群人管的服服帖帖,难度可想而知。

管理方面稍有漏洞,他们就能整出幺蛾子。

轻则延误拍摄,增加成本。

重则发生事故,导致拍摄终止。

投入成本越高的大制作,越不敢随意拖延拍摄计划。

因为每一天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所以你会发现,规模越大的剧组,制定的拍摄计划越详细,越精准。

反而是一些小剧组,拍摄起来更加随心所欲。

就像陈锋在拍《心迷宫》的时候,陈晓依对前面几场戏不满意,最后又要求重新过一遍镜头。

这种情况,放在大制作剧组里是不敢想象的。

好莱坞著名大导卡梅隆詹姆斯,最被投资人诟病的一点就是随意拖延拍摄时间,导致成本总是超支。

不过,人家的票房确实给力。

即便每次都超支严重,仍旧可以追加投资。

换了其他导演,可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

计划拖延,预算超支,项目真的有可能停下来。

像陈锋这种缺少经验,却才华横溢的新人导演,在小成本电影中可以扬长避短。

到了大剧组里,经验不足的缺点就会放大凸显。

对此,很多娱乐媒体从专业的角度解读了陈锋新项目的危险。

业界的一些导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不乏阴阳怪气。

尤其是北影的路师兄,也不知道那根神经搭错了。

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口无遮拦地点评陈锋。

“我觉得国内的一些新人导演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能因为偶尔的一次走运,获得了国外的大奖,就迷失了自我,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刚学会走路,就想原地起飞,这也太浮躁了,刚拍了一两百万的小成本电影,接着就要上数千万的大制作,你要先问问自己,有哪个能力吗?”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话里话外,矛头直至陈锋。

咬牙切齿的劲儿,好像是老婆被抢走了一样。

想想也能理解,本来人家是国内青年导演的标杆。

去年的作品《可可西里》尽管涉嫌抄袭,可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国内的几个顶级电影奖项,拿到了手软。

本来媒体上,对这位路师兄一片赞扬,几乎和年轻才俊划了等号。

谁知,陈锋横空出世。

国内的奖项倒是没拿,跑到柏林拎回来一座金熊。

一下子,直接把路师兄干的道心破碎。

本来属于他的光芒,被硬生生地夺走。

还有一些媒体,直接把陈锋捧成了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他六代导演,也跟着一起发声凑热闹。

王晓率:一座柏林金熊奖不能证明什么,大制作电影也不是那么容易拍的,有些年轻人只有摔了跟头,才能掂量出自己几斤几两。

这哥们可不一般,成长历程几乎能媲美陈锋。

93年初出茅庐,独立制片、编剧、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被英国BBC列为世界百佳影片的候选。

当时,人家也才27岁。

01年获得了柏林评审团大奖,拿了一座银熊。

今年执导的文艺片《青红》,也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有望斩获大奖。

从圈内的地位来说,绝对远超陈锋。

即便是论奖项,人家也不虚。

这时候,贾科长也跑出来凑热闹。

“去年的柏林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水货太多了,比如夺得金熊奖的那部歌舞片。”

“我不认为《心迷宫》有多么的优秀,能够获得金熊奖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老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搞文艺的这帮人,一个个心高气傲着呢。

别看陈锋是金熊奖导演,人家心里照样不服。

什么六代导演第一人?!

简直胡说八道。

凭一部小成本电影,就能当第一人?

未免太瞧不起人了。

不仅六代导演多人发声,明里暗里批评陈锋。

就连五代导演,也有人憋不住了。

冯裤子早就瞧陈锋不顺眼了,逮着机会就是一顿暗损。

“年轻的小孩,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学习,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淡。”

“大制作电影不是那么简单的,年轻人头脑发热可以理解,但那些投资人的脑瓜子也进水了吗?”

碍于田庄庄的面子,他没说太狠。

但冯裤子做事更阴,损起了陈锋背后的投资人。

老东西玩了个釜底抽薪。

搁在一般年轻导演的身上,投资方即便不立马撤资,也肯定要重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