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讲通道理 以基本规律破解成长之困》: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笔杆子的“4个段位”
公文写作是一场身心的修炼,其过程充满艰辛。
那么,在这条路上,我们该持什么样的心态?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涵养什么样的精神?按什么样的节奏精进?这些问题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在写作之路上能否走下去,能否走得远。
古人说,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在上路之前,必须思考清楚自己要去哪里、怎么走,否则就难以顺利抵达。如果一个笔杆子没有正确的写作观,没有对写作的深刻理解和认知,那是很难行稳致远的。所以,写作前你得先审视一下,你真的把握笔杆子的成长规律了吗?如果没有,请打开下面这7个锦囊:
◆笔杆子的“4个段位”
◆笔杆子的“扪心10问”
◆笔杆子的研究意识
◆笔杆子的7种素养
◆笔杆子的精神世界
◆笔杆子如何治愈精神内耗?
◆笔杆子的思考无处不在
导读
有一次,一位读者给我发信息:“我是乡党政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工作三年多了,去年底借调到县委办公室工作。我们服务的‘大领导’以前是市里的大笔杆子,对文稿要求非常高。刚开始,我以为科长和办公室副主任就很厉害了,但他们都入不了领导‘法眼’,像我这种水平只能算是‘小白’,怎能跟上领导步伐啊!一想这事,心理压力就大。领导说笔杆子是有段位的,我还在起步阶段,提升空间很大。您在县区工作过,我很想知道您是怎么过来的?公文写作到底要经历哪些阶段?如何才能快速成为领导那样的‘大咖’呢?”这个读者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因为只有把成长规律搞清楚了,才能把握节奏,循序渐进。因此,我提出了笔杆子精进的“4个段位”:第1段(1.0版),写得“像”;第2段(2.0版),写得“顺”;第3段(3.0版),写得“是”;第4段(4.0版),写得“通”。你不妨对照检查一下,自己到了哪个阶段?
如何快速成长?这是笔杆子都关心的问题。
事实上,人人都想快速成长,问题是,写作没有捷径,只能循序渐进,因为写作能力的精进是有规律的,急不得。
有位朋友曾说,有段时间他因为材料老写不好,在焦虑中产生了幻想,巴不得自己像金庸笔下的杨过、张无忌、段誉、虚竹、袁承志一样,忽然遇到一位绝世高手,把几十年功力都传给他,凭着一部“武功秘籍”,一夜之间成为“大侠”。然而,幻想终归是幻想,梦也终归要醒来。现实中哪有什么神秘山洞、琅嬛福地,哪有什么绝世高人,也遇不到独孤求败、无崖子、金蛇郎君,更不会有人给你“独孤九剑”“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凌波微步”“金蛇秘籍”,一切都那么现实,一切“成长的剧情”都按部就班,无非就是从简单的“马步”开始,在日复一日的写作中缓慢“进化”。
这就是成长的基本规律,其中的阶段、过程不能被跨越,也不能被省略,只能踏着合适的节拍一步一个脚印,慢步前行。
事实上,万物都是逐渐演化的,正如马特·里德利在《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里讲的,不仅生物是自下而上演化的,道德、经济、文化、语言、科技、城市、企业、教育、历史、法律、政府、宗教、金钱和社会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阶向高阶演化的规律。笔杆子的成长也遵循渐进演化的规律,有不同“段位”和“版本”,正如人类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4个阶段,工业发展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4个版本一样,笔杆子的成长也需经过写得“像”(1.0版)、写得“顺”(2.0版)、写得“是”(3.0版)、写得“通”(4.0版)4个前后迭代的“段位”。
第1段(1.0版):写得“像”
俗话说,像不像,三分样。
公文形制规范,如果把文体比作职业,公文就是穿制服的那种,“衣服”的款式、颜色、标识都是统一的,不能擅自改变。
这一点同小说、诗歌、散文差异很大,因为文学作品相对自由,写作者可以不拘一格地创作,写出自己的特点来。就拿散文来说,杨朔的特点是先写生活,写人,最后拔高升华;朱自清的特点,一种是“荷塘月色”式,美词丽句浓得化不开,一种是“背影”式,写爹娘亲情,放“催泪瓦斯”;秦牧的特点是写知识小品,抄书;余秋雨的特点则是文化散文,游记加掉书袋。不仅如此,文学作品的体例还可以混搭,比如小说可以借鉴散文的写法,于是有了散文化的小说;借鉴诗歌的写法,于是有了诗化的小说。诗歌与散文融合,就成了散文诗。如贾平凹的《商州初录》,最初是被《钟山》杂志当作小说发表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上海文学》发表后,又被《小说选刊》选编。
然而在公文里,这些都是不允许的,不能用批复的口吻去写请示,也不能把对上的汇报材料写成对下的讲话稿,因为在上级领导面前大讲道理,大谈“要怎么样”“必须怎么样”是不合适的。
在公文里,每个文种都有特定的“style”,不能随意“混搭”。
因而,写得“像”是公文入门的最低要求。现实中,看一个人公文是否入门,先不看别的,就看他写的东西像不像。如果连样子都不像,那他一定是外行,连“1.0版”都算不上,最多只能叫“0.9版”。
拿红头文件来说,当一份文件摆在你面前,先不看内容,只看文种选择,主标题和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粗细设置,看正文行间距、页边距的设置,基本就知道起草者是否专业了。专业的人,这些细节都会按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来设置,文面整洁、规范、美观。不专业的人,到处都是问题,有的本该用“请示”,却用“报告”;有的甚至连文种都没有,如“关于某某问题的情况反馈”,要知道,公文里没有“反馈”这个文种。有的主标题用宋体,一级标题也用宋体,二级标题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凡此种种。
有时我觉得,评价公文写作者是否入门,与评判窗口服务人员是否专业是一样的道理。对于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人们首先看他的着装和仪表;如果整齐划一、干净整洁,就觉得他是专业的;如果着装随意、衣冠不整,就是另外一种感受了。所以,初学者应该先学公文的“样子”,再学公文的“里子”。
具体建议有以下两条。
(1)看标准
把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找来认真研读,把其中的写作要求记熟了。这个标准是公文写作者的“行业守则”,应该有一本纸质的标准文件摆在案头,时刻对照学习。
(2)看范文
所谓规范,有“规”就有“范”。在看标准的同时,也要看范文。哪里的文件最规范呢?毫无疑问,上级党政办公厅(室)的文件最权威、最规范,尤其是中办、国办的文件。有时候,上级办公厅(室)会评选年度优秀公文,这些评选出来的文件也是非常值得参考的,不妨找几份放在案头,时不时看看,可以不看别的,就看人家的文件“长什么样子”。
我刚工作时,有幸从前辈口中获得这个“秘诀”,受益匪浅,在写作中省了不少事儿。记得那时的标准还是1999版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托了几个人才找到。拿到手后,我认真研读,把关键要求写到笔记本上,一段时间后就烂熟于胸了。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以前,党委系统和政府系统的公文格式是有区别的,比如纸张大小就不一样,前者用16开,后者用A4,2012年后才合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一个规范。这对公文写作者来说倒是好事,因为再也不怕搞混了。那几年,我除了看标准,也看上级文件,尤其是区委、区政府的文件。我当时是在党工委办公室工作,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凡不涉密的文件,我都会分文种存起来,写时拿出来从头到脚“研究”一番,然后依葫芦画瓢,所以来得快,也规范。领导表扬我“有天赋”,其实哪有什么天赋,都是参考范文的结果。
实事求是地说,把公文写像一点儿都不难,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只要肯学,刻意练习半年就能掌握,再慢,一年也能学懂。我2003年8月参加工作,从头开始,一年后基本就没问题了。说真的,写公文不怕规矩多,因为有了规矩,事情的边界就清晰了,要求就明确了,写起来也就好把握了。读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老师,你说“写得像”不难,可为什么实际工作中老是有人写不像呢?让我说啊,那就是态度问题,大概率就是人家压根儿不想去看标准、看范文,习惯于凭经验和感觉写作,你能拿他怎么办呢?所以,如果你想进入公文写作这道大门并快速精进,首先得具备“1.0版”写得“像”这个“内核”,然后再去考虑“系统”的迭代升级。
第2段(2.0版):写得“顺”
格式上写“像”以后,就可以考虑写“顺”的问题了。
什么是“顺”?我的理解有三点,即语句通顺、语气顺畅、语义和顺。汉语词典里有个成语叫“文从字顺”,我觉得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要写“顺”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写作就是表达,就是人与人的沟通,倘若你写得不通顺,别人就难以获取到你的意思,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自然难以同你产生共鸣,又怎么会接受你的观点呢?不接受你的观点,你的表达就是失败的。
至于如何写“顺”,我的体会有以下4点。
(1)夯实语法基础
所谓语法,即文字语言的应用方法。通常,咱们赞美一个人语法基础好,会说他“文字功底”好。语法知识是写作者的基本功,一个经常写文章的人,如果连基本语法、句法、修辞都不懂,很难想象他会把文字写顺,就更不用说写活了。这好比一个刀客,连劈、砍、刺、崩、点、斩等基本刀法都不掌握,又怎能打好一个完整的“套路”呢?更遑论在搏斗中克敌制胜了。实践证明,如果写作中不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就会语病连篇,要么搭配不当、用词不准,要么句式杂糅、过度生硬,不一而足。
(2)熟悉话语体系
公文有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不仅有特定的词语、固定的搭配(如涉及政治和政策方面的特定称谓、规范性表述),有时还有特定的句式,比如饱受诟病的“把字句”“要字句”。问题是,公文恰恰需要这样的话语体系,所以初学者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熟练运用公文语言,摒弃学生写作文的那种语言、句式和腔调。
以前听人讲过一个案例,说一位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刚分到企业担任秘书,在写工厂全年总结时,开头这样写:“‘嘀嗒’、‘嘀嗒’,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年时间转瞬间消失了。这一年中,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正文里还写道:“我厂面向辽阔奔腾的渤海,背靠日夜火车如梭的京津铁路大动脉,紧把着首都、天津的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我不知这是不是真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表达方式是典型的“学生腔”,“嘀嗒”“白驹过隙”“如梭”是文学语言,不是公文语言,这已经不是“顺”与“不顺”的问题了。
(3)熟稔写作技巧
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里综合论证了写作方法的重要性,他说:“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务先大体,鉴必穷源。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思无定契,理有恒存。”翻译成白话就是,写作领域里的方法很多,首先得注意总体,认清基本写作原理,然后根据基本原理来掌握各种技巧,抓住要点来驾驭一切。文思虽没有一定规则,却有基本原理。
从实践经验来看,写作的确有方法、有技巧。比如用什么结构,如何开头、结尾、过渡,如何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提出措施,如何谋篇布局、运用素材,如何用数据说话等,都是“有术有门”的。如果不掌握这些技巧,写作时就会东拉西扯,东拼西凑,尽管写“像”了,语言却不“顺”。
写文章的方法很多,关于开头,有概述式、引据式、原因式、结果式、目的式、说明式等;关于结尾,也有总结式、号召式、强调式、表态式、展望式等;关于衔接,我总结了因果衔接、正反衔接、角度衔接、先后衔接、主次衔接、总分衔接、大小衔接、虚实衔接等10种;关于使用素材,我总结了5种;关于谋篇布局,我总结了5个步骤;关于使用数据,我总结了6种。这些在《笔杆子修炼36堂课:公文写作精进之道》和《公文写作32讲:从思维构思到笔法语言》两本书里都有,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看。我列举这么多技法的目的,就是想说:写作的每个要素和环节都有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写得文从字顺。
(4)掌握逻辑规则
顺与不顺,归根结底是逻辑的问题。什么是逻辑?简单说就是文字内容的表达顺序。如果把文章当成人体来看,逻辑就是经络、血脉,经络通,则气血活。有逻辑素养的写作者懂得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地表达。当然,这里的逻辑并非完全逻辑学意义上的逻辑,而是指一切事物的顺序,比如时间的先后顺序、事物的发展过程、办事的基本流程等。
这阶段需要学通3个方面的内容。
(1)学语法
语法之于写作者,好比马步之于练武者。练武之人如果不扎马步,下盘必然不稳,招式必是飘的,一出手就漏洞百出。同样,一个语言不通的人,也是“下盘”不稳的,写出来的文字也是乱的。所以我建议,写作者一定要练好文字功夫,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这也算是个人成长的经验吧。我在基层工作那几年,首先就是从语法开始学的。说实话,高中以后,很多语法知识都“还”给老师了,所以我不得不把压在箱底多年的《现代汉语》翻了出来,从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从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从比喻、排比、对仗等开始,把汉语语法知识重温了一遍,原因就是以前的语法“马步”扎得不够扎实,必须“回炉锻造”一番。顺便说说,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黄伯荣、廖序东先生的《现代汉语》,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是不错的书,值得一读。
(2)学文法
干任何事情都有方法,比如写字有书法,画画有画法,写文章自然也有“写法”。想成为高阶笔杆子,必须研究写作方法。通常,可以从4个方向来研究:①文体:分请示、报告、通知、计划、总结、简报等文体,分种类研究。②要素:不讲某类文种怎么写,而是从文稿的主题、结构、语言、材料、修辞等要素,分板块研究。③过程:不研究文种,也不研究要素,而是研究写作过程,比如如何领会意图,如何构思、调研、列提纲、统稿、校对、报审等。④经验:从实战经验的角度,针对有关问题谈感受、传经验,或提供参考范文。4个方面大家都应研究一下。这20年来,为了学习我买了上百本写作书置于案头,从不同方向来学,获益良多。
(3)学逻辑
逻辑是写顺的关键,所以系统地学一学逻辑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但也要注意,毕竟我们不是理论派,没必要做太多的理论研究,需要跳出“逻辑”学逻辑,回到写作实战上来。换言之,我们不能严格用形式逻辑的知识来定框架,而是要变通一下,把实践当中的那些“特定顺序”当成逻辑来看,因为写作的目的就是有序地把事物说清楚、讲明白,只要是便于理解的表达顺序,都是写作应该遵循的“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文里常用的“逻辑”,有时间逻辑、空间逻辑、事理逻辑、递进逻辑、因果逻辑、矛盾逻辑、演绎逻辑、总分逻辑等。比如“过去、现在、将来”体现的是时间逻辑,“规划、建设、管理”和“计划、执行、检查、纠偏”体现的是事理逻辑,写作时只有遵循这样的“逻辑”,表达才会顺。
第3段(3.0版):写得“是”
语言上写顺以后,就可进入3.0版本的修炼了,即把工作写“是”。
这里的“是”,即实事求是的“是”。这个词最先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出现,说班固赞扬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什么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说得很清楚,“‘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是一种哲学精神、哲学态度,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因为公文写作本身就是一个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客观了、科学了,抓住事物本质了,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否则格式再像、语言再顺,都没意义。
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讲:“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我想,写作也是一样,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写出有用的稿子。古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这也是我所推崇的观点。我将微信公众号取名为“一纸文章为时著”,正是基于实事求是的考量。试问,文学创作尚且如此,公文作为“经世济民”之手段,难道不该回归“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本源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所以,写得“像”、写得“顺”后,还要写得“是”,致力于研究和探求工作的本质和规律,并正确对待和处理之。按我的理解,3.0版的笔杆子,不仅要懂文字,更要懂工作;不仅是写作专家,还是工作行家;不仅是工作的“百事通”,还是领导的“好参谋”。
达到这个“段位”不容易,需做到6个字:全面、准确、深刻。
(1)全面:通盘掌握
就拿县委办公室的同志来说,他们得对各乡、镇、街道,各部、委、办、局的情况,对全县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对领导的工作安排、工作动态,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要事件了然于胸,像“百事通”一样,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各方各面都了如指掌。
(2)准确:客观判断
仅知道得多还不够,掌握的情况还得准,符合客观实际,并能得出正确结论,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而是求“非”。如果一个县的笔杆子在写作时不加调查研究,罔顾事实,自以为是妄下结论,这样的写作不是“以文辅政”,而是“以文乱政”,不仅贻笑大方,还贻害无穷。
(3)深刻:深入研究
若想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为领导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对工作的研究还要有一定深度,体现科学性、规律性。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写得再天花乱坠、妙语生花都没用。若是得出错误结论,还会造成工作上的损失。所以,写作者一定要带一点研究气质,涵养研究精神,掌握研究方法,学会当“研究者”“探索者”。这是由写作的“研究”本质所决定的。你得遵循它,否则只能停留在“文字功夫”层面,成不了“大手笔”。
对于在办公室工作的同志来说,具有全面、准确、深入掌握工作情况的“比较优势”,因此,这里有4点建议。
(1)多听
利用一切机会旁听领导开会。一般说来,只要主要领导开会,各单位、各部门都会汇报工作,领导也会提出要求,只要会议允许,尽量参加。以我的经验,服务领导的人参会,领导非但不会反对,还会鼓励,因为这样你更容易理解他的想法,跟上他的节奏,只要不涉密,他为什么要反对呢?
(2)多看
这里的“看”是指看文件资料。在这方面,尤其在办公室工作的同志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可以接触所有单位上报的材料,只要你不偷懒,便可以先睹为快,只要你不违规,做个有心人,备份一下也是做得到的。相信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你掌握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及时。
(3)多跑
所谓跑,就是调研,即走出办公室,到一线去了解情况。办公室有些科室可以独立安排调研,但有些做不到。比如服务领导的科室,只要领导在,很难有独立的时间出去调研。但他们也有其他科室比不了的优势,就是“跟”领导的机会多,这其实也是调研的好机会。
(4)多记
作为一个笔杆子,没有自己的“弹药库”不行,而“弹药库”重在管理,所以,那些听来的、看来的、跑来的资料,一定要整理好,否则很容易乱。我的经验是,按单位建立文件夹,分门别类地管理。不仅如此,还要对信息、资料、数据作分析研究再加工,得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从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样用的时候才好用,否则面对一堆“死”材料,关键时刻很难用“活”。
第4段(4.0版):写得“通”
如果说1.0修炼的是格式,2.0修炼的是语言,3.0修炼的是工作,那4.0修炼的就是思维和格局,并且是战略思维和大格局。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感觉,把天、地、人、事、物、古、今都搞“通”,是写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写作的终极目标。
按我的理解,这里的“通”有5个层面的内涵。
(1)人情通达
红楼迷都知道,在《红楼梦》第五回里,宁府上房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觉得,这话道出了人情、世事与文章的关系,最高阶的文章就是人情练达的文章。事实上,任何工作,干到底,都是拼人性的修养,谁有敏锐的人性洞察力、共情力、同理心,谁就能获得别人的认同,获得成长进步的“红利”。一个高阶的写作者一定是通达人性的。我常讲,写作要有用户思维,要能体会用户需求,主动为用户着想,这个过程就是通达人情的心理过程。不管你在哪个单位写材料,只有人情通达了,思维才能跟受众在一个“频道”上,也才能写到点子上。
(2)事理通透
所谓事理,即事物发展的规律。高手都有独到的洞察力,比如达尔文通过观察发现了生物演化的规律,马克思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人类社会演化的规律。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提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高阶的笔杆子不能满足于看见事物的表象,还要善于从现象中洞悉事物发展大势,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3)思维通变
“通变”,即通晓变化之义。《周易·系辞上》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写作者既要师法,又要通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列“通变”一篇,清代魏禧在《陆悬圃文序》中讲“变者,法之至者也。此文之法也”,将变通创新看成写作的顶级法则。写作本质上是思维的运动,写作写的就是思维。因此,高阶的写作者都是一流的思维者。他们有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跨界思维,最重要的是通权达变,不钻牛角尖,有成熟的心智模式,具备“成长型思维”和“空杯心态”,能在不断学习中迭代升级。
(4)眼界通观
古人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高阶笔杆子有宽阔的眼界,有“上帝视角”,不局限于自己所处的时空边界,能跳出界限,以更大的“时空尺度”思考问题。就像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对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洞若观火,可以说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
(5)知识通贯
高阶笔杆子都是知识跨界融通的高手,能打通不同学科、事物间的壁垒,在相互间掘出一条相通的“思想隧道”,进而找到相同的底层逻辑。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这个最基本的命题就是“第一性原理”。跨界融通就是为了探寻“第一性原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的各种发现和研究进展,甚至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从古到今的“大手笔”都有大格局,他们博古通今、跨界融通,他们身上有浓浓的理论气质、思想气质。他们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把人情搞通了,把事理搞通了,把思维变通了,把眼界打通了,把知识融通了。
曾国藩说: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所谓“规模远大”,就是格局大。对公文写作而言,“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同样是缺一不可的。格局决定人思考问题的时空限度、脑中能兼顾多少事情、笔下能写出多少内容。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就是大格局的体现。大家知道,三国历史上有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读这个故事。可能绝大部分人的关注点都在刘备身上,认为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然而,我从笔杆子的角度思考,却觉得诸葛亮更值得品读,也许诸葛亮就是4.0版的大笔杆子。你想想,一个躬耕于南阳、隐居于草庐之中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凭什么能与刘备这样的“大领导”相坐而论,并让刘备由衷佩服呢?是诸葛亮口才好吗?也许吧,但不是根本。是诸葛亮《关于当前国内形势的分析报告》——《隆中对》写得好吗?也许吧,至少报告是战略级的。我觉得,还是因为诸葛亮有大格局,他把材料写通了。他能跳出荆州谈荆州,立足全局,综观天下大势,作出合理判断,为刘备提出“三分天下”的决策参考。他绝对是“写作大咖”(《出师表》就是见证)。
说格局可能有些抽象,说战略思维更容易理解些。什么是战略思维?战略思维就是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辩证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怎么修炼这种思维?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善于从全局视角谋划问题,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二是善于从长远眼光思考问题,深谋远虑,有远见卓识。三是善于从整体思路上把握问题,有系统观念,善于拿出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
讲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读者在问题里说他的科长和办公室副主任已经很厉害了,仍入不了“大领导”的“法眼”,问题出在哪里?我的理解,就是他的“大领导”段位高,而他们的段位低,他们跟领导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所以,他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照4个阶段(版本)特征,找准自己的“段位”,苦心修炼,尽快向高阶“段位”迭代,这样才能入得了领导的“法眼”。
以上是我对笔杆子精进之路的一些体悟。需要补充的是,4个阶段(版本)要循序而进,并非说修炼低阶“段位”时可以不进行高阶“段位”的修炼。事实上,4个阶段应搭接着进行,比如修炼1.0时适当兼顾2.0和3.0,修炼2.0时兼顾3.0和4.0,这样才能适应工作需要,也才是符合实际的“进阶”方法。
《大学》开篇有这样几句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意思就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那么,懂得了事物发展的规律,精进写作也就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