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创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传统创业阶段——孤胆英雄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共经历了四次创业浪潮。在这几次创业浪潮中,社会、经济、科技、政策环境等均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业浪潮与政策导向、资金流向、科技发展和社会刚需有一定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兴创业者纷纷登场:从个体户到合伙人,从小商贩到创客……创业者一直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如今,我们正在迈入——确切地说是一只脚已经迈入第五次创业浪潮。这是一次“从旧有到新有”的过程,即用全新的商业模式覆盖旧的商业模式,这与以往的几次创业浪潮截然不同。

一、前两次创业浪潮

第一次创业浪潮——1979—1988年:个体户“爆发”。

此次创业浪潮始于1978年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197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允许“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个体户”一词自此出现。封闭已久的经济体对物质的渴望被激活,风光无两的致富带头人“万元户”闪亮登场,我国第一批企业家“倒腾”出了人生“第一桶金”,王石、任正非、张瑞敏、尹明善、宗庆后、左宗申等企业家借助时代的机遇,成就了各自的非凡事业。

第二次创业浪潮——1988—1997年:下海潮,扔掉“铁饭碗”。

个体经济为人们打开了新天地,市场经济迅速席卷全国。真正的全民经商潮始于这个时期,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国企员工下海”。20世纪90年代的前两年是全面经商潮的预热期,1992年年初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彻底打破了人们的思想禁锢,激发了人们跳出体制、投身市场经济的巨大热情。

据人社部数据,1992年全国共有12万名公务员告别“铁饭碗”,“下海”,1000多万名公务员以办理停薪留职的方式“下海”。这一代创业者中诞生了俞敏洪、郭广昌、王传福等业界大佬,他们创立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不同的创业主角

纵观前两次创业浪潮,创业主角不同,创业方式也有不小的差别,但都处于传统创业阶段,是孤胆英雄唱主角的时代。

第一次创业浪潮中的主角多是“草根英雄”,甚至在1984年农村承包责任制被引进城市工厂的改革以前,农民创业者占据大多数,渴望在经济上有所改善的农民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创业者。他们既没有资金、背景,也没有丰富的创业经历,多半是走街串巷卖点小东西或开间小铺子经商。例如,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人到中年才赶上这波创业机会——他最早的创业方式是蹬三轮车卖冰棍。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当时他连个体户都算不上,只是个小商贩,可他最终却成了搞活民营经济的重要一分子,成了时代的弄潮儿。再如,宗申集团的创始人左宗申,30岁时开了一间摩托车维修店,从个体户开始干起,经过不懈努力,逐渐将这家小店发展为世界级企业——宗申集团。

第二次创业浪潮中的主角大都是社会的主流精英。经历了1990年的世界汇率危机、股市崩盘和严重通缩后,中国经济逐渐复苏,邓小平南方谈话给了中国人莫大的信心和鼓舞,让一些原本端着“铁饭碗”和“金饭碗”的人选择“下海”从商。他们都是社会各界的精英,在相对熟悉的领域铺开商业版图,获得迅速发展。

在那个时代,无论是草根创业者,还是精英创业者,都是创业征途上的孤胆英雄。他们凭借个人能力搏击商海,成功了就是时代的骄子,未能成功也并非失败者,都在时代的蓝图上画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自此,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多数创业者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地域经济对于第一代、第二代创业者的影响很大,从“地域即命运”到“数字化即命运”,显示了巨大的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