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公文写作:框架、语言与实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前言

这是一本傻瓜式的公文写作教程,也是《公文写作实战秘籍》的姐妹篇。

在这本书里,我坚持了自己一贯的风格,几乎不讲理论,只是讲述自己十余年来在海量实战中积累的经验、方法和技巧。

因此,这本书特别注重突出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注重实用价值。本书不会讲授任何理论知识,甚至排斥理论内容。在部分章节里,本书的观点、建议以及相关案例的写作方法,可能与传统的理论知识大相径庭。这也是本书为了达到实用性目标而做的取舍。特别是当眼前具体的工作任务要求与理论导向相违背的时候,本书会毫不犹豫地建议您放下理论包袱,以实战成败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至于这里面的是非对错,只能留给各位读者评判。

二是注重案例分析。本书从始至终坚持用案例切入话题,用案例说明问题,用案例论证观点,甚至最后几个章节都是直接围绕某个特定的案例来展开论述的。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写作模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始终认为公文写作是经验的积累,而案例是承载经验的最好载体,理论知识必须与实战案例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我并非科班出身,既讲不清楚既有的写作理论,也没有能力创建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我所拥有的特殊资源库,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的真实公文写作案例,从而得以支撑起本书的框架。这也算是一种扬长补短的手法和技巧,希望能成为本书具有另类价值的特色。

三是注重思维引导。无论是搭建框架,还是编排体例,抑或是斟酌文字,本书在各个环节都会告诉大家这么做的逻辑根源是什么、目的在哪里、有什么好处。这些是我的经验,也是我所认为的学习公文写作最重要的板块。我们只有知道了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事、要怎么做事,才能写出方向正确的公文材料。只要明确了思考的方向和逻辑的体系,写出来的材料即便语言水平还不够,也不会出现根本性的错误。

围绕上述特点,本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也就是书名副标题中的三大块——框架、语言、实例。

第一篇是“框架篇”,涵盖了第1章到第3章的内容。该篇将从公文写作最基本的大框架入手,再到更细一层的板块谋划、布局和编排,最后到裁量取舍的判断标准与判断方法,剖析了一份公文材料的框架基础是怎么“搭出来”的。这一篇解决的是公文材料的“骨架”问题。

第二篇是“语言篇”,涵盖了第4章到第7章的内容。该篇首先从正确看待公文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朴实性入手,讲述公文语言的遣词造句方法和修辞技巧,最后介绍了一些写作之外的有益“小动作”。其中部分内容可能会显得有些“离经叛道”,我也不敢保证里面提出的观点和方法都是正确的,只希望对各位读者有一些参考价值。这一篇解决的是公文材料的“血肉”问题。

第三篇是“实例篇”,涵盖了第8章到第13章的内容。该篇主要介绍工作总结、经验类信息、请示件、领导讲话、工作方案五种常见公文材料的写法。这6章创设了具体的情境,以工作中常见的任务目标切入,逐步完成收集素材、梳理素材、搭建框架、厘定文字、润色稿件等全步骤,真正实现从零开始到润色成稿的全过程教学。这6章里的案例内容以及前因后果均真实存在,实际指导和借鉴意义比较强。这一篇解决的是公文材料的“骨架与血肉怎么拼成”这一问题。

至于公文写作的“灵魂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恐怕这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

因此,本书适合的对象,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1.党政公文写作的新手;

2.学习申论写作的备考生;

3.初到文秘岗位的年轻干部;

4.好奇机关运转的围观看客。

而本书的目标,是各位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有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应付领导交代的日常写材料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二是熟悉党政公文的遣词造句风格,培养对公文语言的敏感性;三是了解机关单位办事办文的逻辑规则,更好地扮演自己的岗位角色。

当然,我对本书最直接的期望,是它可以作为一本傻瓜式教学指南,帮助每一位新手走过最艰难的起步期。

而这一目标的源头,可能还要追溯到2020年出版的《公文写作实战秘籍》——我的处女作。

现在回想,那是一段颇为难忘的经历。第一次有机会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转变为散发着油墨香的文字正式出版,我异常兴奋。因此,在那本书里,我毫无保留地将平生所学、所历、所思倾注其中,希望将它打造成我的“人生代表作”。

出版之后,我密切关注着各个平台的读者评价,期盼着读者的反馈。令我开心的是,绝大部分评价是正面的。那本书的好评率很高,有些好评内容甚至让我惭愧。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么高的水平。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个人经历,我离著书立说的标准还差得远。即使倾尽全力,也不过是勉为其难罢了。更何况,那本书出版之后,我自己都不敢去翻看,生怕里面的低级错误让自己羞愧难当。

所以,我更关注批评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几条比较典型的意见引起了我的注意。有读者指出,那本书只是点出了“什么样的稿件是好的”,却没有教会大家“怎样做才能写出好的稿件”,教学内容还停留在表面。也有读者认为,那本书虽然有很多案例分析,但是只说了案例好不好,而没有说这些案例是怎么一步步写出来的,对其中的过程介绍得不够。还有读者说,读完全书之后,仍然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去写,处于“脑子会了但是手还不会”的状态。

这些读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让我萌生了撰写这本“姐妹篇”的想法。但是我的水平有限,本身又不是科班出身,很多表述不够精准。特别是我没有学过语言学,在关于语言风格介绍,以及一些句式搭建的内容中,可能学术味还远远不够。同时,就如何将我脑海中的思维过程教授给他人,也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在这段时间里,我或多或少体会到了“会做与会教是两回事”的窘迫。

所以,这本书我写得十分吃力。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我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没有太多时间投入到写作之中。再加上年龄增大,原本充沛的精力仿佛“大江东去”,频频出现“一头睡去”的情况。最终,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才磕磕绊绊、勉勉强强地完成了书稿。

中间经历的犹豫、退缩、烦躁,甚至于几近崩溃等情绪,要远远多于2020年那时候。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爱人。2021年,我们的次子出生,家中同时有了两只学龄前“小神兽”,既多了很多欢乐与生气,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家务事。在我时常埋首敲键盘的时间里,她一边带着公司团队不断扩大业务,源源不断地为我提供新鲜的一手资料,支持我完成本书案例的搜集整理等重要工作,一边将家中事务料理得井井有条,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清静时光,使我得以安心写作。所谓家有贤妻值千金,今年也是我们结婚十周年,回顾过去的风云历程,我竟是如此幸运。

我要感谢温州市龙湾区商务局的全体同事。他们辛勤努力、默默奉献、任劳任怨,忠实履行着自身的职责,也让我得到了许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体验与收获。我们一起面对并战胜了许多困难,但也频频遭遇挫折。很多工作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这主要是因为我的能力不足。因此,对于他们,我深感愧疚。

感谢民进温州市委会和民进龙湾基层委的各位同仁。2018年,我受邀加入民进,成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原本的陌生与疏离,到逐渐融入这个有识、有爱又有趣的集体。在这几年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得到了他们无私的指点和帮助。而我愈加珍惜自己作为其中一份子的荣耀。

我要感谢我的读者。他们在各类网络平台上的评价和留言,成为我继续前行的最大动力。自第一本书出版上市以来,我就时不时地刷一下网上读者的评价,这甚至成为我日常的乐趣之一。我能感受到,读者对公文写作高质量指导读物的需求,由此也知道我的第一本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的读者期望有更加“傻瓜式”的操作指南,而有的读者则希望有更加高阶的教学内容。两相比较而言,我可能难以承担起“更高端”的引导和教学任务,但在“手把手”教学方面,我有信心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帮助。但即便如此,我在本书中还是尽量将一些“高阶攻略”考虑进来。

最后,我要感谢出版社的编辑和营销人员。他们帮助我出版本书并做营销宣传,带领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极大拓宽了我的眼界,也鼓舞了我的信心。

写完本书之后,我对自己过去十余年的特殊经历算是有了一个完整的总结。未来,我会继续期待着新的风景、新的感受、新的收获。希望对于读者朋友来说,这本书也是一道另类的风景,如果您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不胜荣幸。

2023年7月

温州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