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应天,朱元璋的震惊!

大明都城,应天城!

作为大明的都城所在,集经贸,权柄,人口于一体,在这一个时代内,绝对称得上世界上最繁华的一个城池。

在民间。

人人皆知洪武皇帝嫉恶如仇,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

在他这个皇帝脚下的应天城自然是发展极好。

城池内外。

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有入城的商队,还有来自大明各府域的官差。

可以说。

应天城每天都是络绎不绝。

入城的地方都是极为热闹的。

此刻!

只见一个快骑背着令旗,快速的向着应天城内疾驰。

看到这快骑来到。

值守在城门口的京都军立刻开辟了一条单独的通道,完全不设阻碍。

在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边关加急,地方军务加急,任何人不得阻碍。

无论是地方官府,还是山匪恶徒,谁也不敢阻碍。

因为能够以传令兵来禀告的大事便是国家大事,影响举国百姓,谁若是胆敢截杀急报传令兵,那就是灭九族的罪过。

应天皇宫,奉天殿!

仍是肃穆而庄严之景,文武分列,文武皆身着红袍官衣。

太子朱标仍巍然站在了阶梯上,气度不凡,充斥威严。

相比于朱元璋有些老态,朱标则是年轻气盛,更具威严。

“启奏皇上。”

“经户部调拨,自国库,自各府域府库调拨。”

“第一批粮草辎重已经运送至了大宁府,足可支撑我大明二十万将士半载之用。”赵勉站出来,大声禀告道。

“赵卿辛苦了。”

“后续粮草辎重调拨也不可延误。”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臣领旨。”赵勉恭敬领旨,退了回去。

“启奏皇上。”

“得调兵各府域禀告,此番征召兵力已经尽数调入大宁府内,宋国公已经亲临大宁,接管兵权。”

“如今想必已经在筹划攻灭纳哈出事宜了。”唐铎恭敬启奏道。

“有宋国公亲自统兵,还有蓝玉他们为副。”

“纳哈出,不是什么大患。”朱元璋点了点头。

淮西皆是悍将,皆是统兵之将。

虽然骄纵,但打仗绝对是最为擅长的。

“父皇。”

“各府域兵力粮草已经到了。”

“战场之事,战场形势变幻莫测,除了粮草辎重外,朝廷还是不要过多干预为好。”

“此番,父皇静候佳音即可。”、朱标笑着说道。

“老大。”

“你难道觉得咱会有那份闲心?”

“有宋国公在,咱根本不担心。”

“纳哈出,北元,咱可没有放在眼里了。”

“如今吾大明可不是昔日刚刚立国的大明,北元更不是昔日的大元了。”朱元璋笑着道。

“父皇英明。”朱标立刻笑着附和道。

这时!

“报。”

“大宁府军报。”

“呈奏皇上。”

急报传令兵快步跑入了大殿内,恭敬一拜。

满朝文武目光立刻汇聚。

“看来是宋国公要向父皇禀告动兵事宜了。”朱标笑着道。

“请皇上一阅。”

急报兵从背上取下了军报,恭敬一递。

侍奉在朱元璋身边的内侍立刻走下殿中,双手捧起了军报。

恭敬递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笑了笑,接过了手中的军报,打开一看,脸上立刻露出了一抹惊愕的表情。

“朱应。”

“又是这个朱应。”

朱元璋忍不住的出声道。

声音不大。

却是在整个奉天殿内响彻。

听到这个名字。

许多大臣都是一愣,不解的看着朱元璋。

也有许多记得朱应之名的大臣面带思虑之色。

“朱应。”

“这不是一个月前那个大宁边军力斩百人的悍卒吗?”

“难道他又立了什么战功不成?”

“应该是了。”

“如若不是立下了大战功,一个悍卒可不会一而再的入奉天殿得皇上知悉。”

“看来这战功还不小啊,此番宋国公已经接管了北境的兵权,任何急报上奏都需要通过宋国公准予来呈奏,此番战功定然是不小的。”

“朱应,能够以一个兵卒身份再而出现在奉天殿,的确是少见……”

殿中许多记得朱应之名的,心底更是涌现了好奇。

当然。

绝大多数人也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在这奉天殿内的官员都是大明帝国的权贵阶层,一个杀敌的悍卒罢了,在他们的权柄面前不值一提,哪怕是在北疆成了指挥使,成了更高的官位,同样在作为京官的他们面前不值一提。

“老大。”

“我大明当真要出一个后辈能将了。”

朱元璋拿着手中的军报,一脸喜悦的对着朱标说道。

“能让父皇你如此开心。”

“看来这个朱应又为我大明立下了不小的战功了。”朱标笑着道。

“云奇。”

“给咱宣读。”

“让满朝文武听听我大明又出了一个骁将了。”

朱元璋大笑一声,直接将手中的军报递给了身边的内侍。

“是。”

内侍云奇恭敬接过了军报。

然后走到了阶梯前,面朝满朝文武,大声宣读道:“臣冯胜上奏皇上,太子殿下!”

“今。”

“臣已临大宁府会州城,各府域征召兵力如今皆已临会州城下,总计兵力二十三万。”

“临会州城时。”

“元庭纳哈出已派遣数万计元军攻城,幸得大宁边军誓死防守,断元军破城之念,今吾主力大军至。”

“元军已然自会州城退去,转攻为守。”

“臣已准备择日反攻,剿灭纳哈出。”

“此番大宁府能够抵御元军猛烈进攻多日而不破,乃大宁边军之功。”

“其中有一能将,名为朱应。”

“在主力大军尚有半月才至,元庭已经发兵时,大宁边境存危,更有建州鞑子相助元庭,以大宁府五万边军根本无法防守。”

“故。”

“在吾大宁府两万边军杀入北疆时,朱应提出分兵拖延之策,一面分散万众大军袭元庭执掌辽东之地,一面自身领四千骑兵袭建州鞑子部落,拖住建州鞑子无法驰援元庭。”

“时至今日。”

“朱应率军在异域之地已有近月,首战破鞑子蓝旗部落,斩首万众。”

“之后交战之中,鞑子万众骑兵皆被朱应率军诛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