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与人工智能的互动,重新定义人性的表达
关于人工智能的崛起,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印刷物和电子资料。根据商业媒体和专家们的预言,人工智能将是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下一个大事件”;技术布道者们更是宣称,人工智能技术将改变人类的工作方式,帮助人类治疗疾病,并有望消除人类的所有偏见。
我敢说,你肯定听过全球知名的技术狂热者做的一些悲观预测,他们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会对我们人类构成威胁,并取而代之。例如:
一向乐观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承认他“对超级智能的发展感到担忧”;
已故的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也指出,“拥有超级智能的人工智能极其擅长实现自身目标,如果这些目标与人类的目标相矛盾,那我们麻烦就大了”;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试图将人工智能植入人类大脑,但他还是把人工智能称作“人类文明存续所面临的重大风险”。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再看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书呢?
技术乌托邦主义者和卢德分子(Luddites)都对人工智能做出了种种预测,但奇怪的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话题:人工智能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价值观和基本存在方式的?现在是时候从人类的角度来审视人工智能了,这种审视应当包括评估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类行为产生的影响。
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人际关系、健康和消费等生活领域?
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人工智能时代和人类历史上的文明有何重大区别?
人工智能又会如何重新定义我们表达人性的主要形式?
世界是由人类的缺陷和错误认知构成的
这些问题深深吸引着我。过去几十年里,我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不断研究人类的各种特点和弱点,并试图弄清楚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到底是什么。二十多年来,我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理解人类智能。我想找到一种方法去定义和衡量人类智能,我想知道:如果我们决定不使用人类智能,特别是在选举领导人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些研究表明,我们这个世界是由人类的缺陷和错误认知构成的,而它们往往让世界变得更糟糕。我们常常过度依赖自己对数据的直觉,错把信心当能力,还倾向于服从无能的男性领导人,不把有能力的女性(和有能力的男性)领导人当回事。
这些都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作为一名科学从业者,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我始终努力寻找帮助人们和组织做出更合理的、以数据为依据的决策方法。就是在这种机缘巧合之下,我发现了人工智能。我把它当作一种工具,因为它在解读人们的工作动态方面具有明显的潜力。它不仅可以预测,还能帮助个人、团队和组织取得更好的业绩表现。我花了大量时间来设计和使用人工智能,选择合适的员工、经理和领导者,提升组织的多样性和公平性,帮助更多人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尤其是那些遭到过不公平待遇和受人排斥的员工。
没人掌握关于未来的数据,所以我们很难预知人工智能将如何发展。至少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大多应用于数据层面。这类人工智能通常是部分自我生成的算法,不管最终能否达到或超过人类的智能水平,它们都拥有从一大堆数据中发现隐藏模式的无情能力,都能永不停歇地进化、学习、解除学习、自动纠正和完善。
人工智能虽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都在不自觉地与人工智能互动,比如向Siri或Alexa 提问、观看数字广告、线上浏览新闻或内容。我们频繁使用手机和浏览社交媒体,与人工智能互动的时间可能比与配偶、朋友和同事互动的时间都要长;而他们在与我们互动时,也受人工智能的影响。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就算它仍在进化当中,且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它在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甚至重新定义我们自己。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我们陈旧的大脑再也无法依靠直觉或本能来做出正确选择,如果想成为现代社会有用的人,就更是如此。而人工智能具备改善人类生活的潜能,例如在评估应聘者简历或面试表现时,精心设计的人工智能比大多数人类招聘者做得更好;在驾驶汽车时,人工智能的表现也优于绝大多数人类司机;在治病救人时,人工智能也能作出比人类医生更准确、更可靠、更快的诊断;侦测信用卡诈骗活动方面,人工智能的表现同样优于人类。
人工智能把我们变得更无聊、更容易预测
精英主义认为,人的命运应取决于自身的技能和努力水平。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但在世界上,人的命运更多取决于特权和阶级。你的出生地、父母背景和所处社会阶层,都比你的潜力和实际表现更能影响你在未来是否成功,这种道理在美国尤为适用。相较于其他科技发明,人工智能更善于暴露出这些偏见,它能在完全不知道某人所属阶级、性别、种族和地位的情况下识别其真实的天赋和潜力。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标不是取代人类的专业经验,而是强化这些知识。在任何决策领域,人工智能会根据数据形成深刻见解,帮助人类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但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倾向。我们变得越来越缺乏耐心、容易产生错觉,我们在解读这个世界时更以自我为中心。我们还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瘾,这些平台让人类的自恋以数字化形式盛行于世,并将人工智能时代变成了人类自我痴迷、充满优越感和时刻寻求关注的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把我们变成了更无聊、更容易被预测的生物,弱化了我们人生经历的广度和丰度。最后,人工智能可能正在削弱我们对知识和社交的好奇心,它会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简单的答案回答我们遇到的一切问题,让我们失去提问的动力。
也许未来情况会有所好转,毕竟人工智能仍处于初级阶段。希望在它进化的同时,人类管控人工智能和与之相处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从科技进步中获益。只是现在我们明显需要担心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类行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探讨当下,而不是预测未来。我关注的是当前人类与人工智能互动的现实。
人类一直将自身的文化消亡和恶化归咎于科技发明,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自电视问世以来,批评家们就不停地指责电视节目是“毒害人类的鸦片”,抑制了人类想象力和智力发展,助长了暴力和侵略行为。16 世纪,报纸刚开始发行,对这种新鲜事物持怀疑态度的人担心报纸会永远扼杀社交聚会。他们认为,有了报纸以后,大家在社交场合就不会再交流信息或聊八卦,那聚会还有什么意义?我们把时间往回推到古希腊时代,与当时的很多哲学家一样,苏格拉底(Socrates)完全不动笔写作,因为他担心写作会导致记忆力衰退。
这种猛烈抨击新式媒体工具的做法是实实在在的人类历史。如果我们以此为论据,反驳那些耸人听闻的科技创新论,似乎也站得住脚。不过,对于批评者的过度反应,若只进行不痛不痒的回击,可能也不算是最佳选择。既然人工智能的重要优势之一是它能够收集和分析与人类行为相关的数据,那我们何不利用这个机会,以一种循证(evidence-based)方式来评估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行为会受到的影响呢?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正在于此,怀揣着这个想法,我想在书中提出一些宏大的问题:
◎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人类进化到这个阶段,应以何种新的,也许是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人性?
◎我们能否避免因科技而相互疏远或丧失人性,甚至成为自动化的牺牲品,并做到重拾人性,展示最善良的一面?
鉴于人工智能仍在不断进化当中,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但我们可以去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去反思目前在人类与人工智能互动过程中所看到的东西。
人不可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衰老的全过程,但在某一天,你会突然在一张老照片上看到自己容颜已改。如果我们纠结未来,就可能忽视当下。人们对未来科技的推测已数不胜数,与其多一种推测,不如关注当下,思考我们的科技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以及我们是如何发展到这个阶段的。顺便一说,这也是我们了解或至少反思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最佳方式。如果我们不喜欢现在的情况,至少有动力去改变它。
本书篇幅不大,但我也耗费了时间、精力和专注力,而这些都是极其宝贵和稀缺的资源。后文也将阐明原因。
注: 又称“勒德分子”,是 19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因机器代替了人力而失业的技术工人。现在引申为持有反机械化以及反自动化观点的人。——编者注
注: 亚马逊旗下的智能语言助手。——编者注
注: 古希腊哲学家,是希腊(雅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译者注(如无特殊说明,以下均为译者注)
注: 以大量科研为基础的、基于证据的研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