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名家访谈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访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

陈锡喜(1)/访谈嘉宾 本刊编辑部/访谈人

【内容提要】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旨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学科支撑。18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意识形态工作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对照党中央对其“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还存在较大差距。为切实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我们有必要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短板,在此基础上,在理念上明晰其在马克思主义学科群中的地位和功能,在内容上进一步确定研究重点,在建设路径上强化问题意识,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上凝心聚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支撑 引领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2005年作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其初衷是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和为凝聚师资提供有效平台。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5·17讲话”)中,更明确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2)并且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列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第一项举措。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作用在于“支撑”和“引领”。为全面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情况及作用发挥,本刊编辑部主任孙绍勇采访了陈锡喜教授。

访谈人:陈教授,您好!请您先谈一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概况如何。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从原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提升出来的,其背景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及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05方案”。设立的初衷就是想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和为凝聚师资提供有效平台。例如,初期设立的5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有3个是直接对应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而后在2008年增设第6个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直截了当地表明其目的就是“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这在其他学科设置中是绝无仅有的。此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都明确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定位为该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主要任务”“重要任务”,甚至“第一位任务”或“首要任务”。

访谈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设立以来已有18年,这18年的建设情况如何?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陈锡喜:18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01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鼓舞下,各级宣传和教育部门以及各高校都更为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纷纷加大了投入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首先,在理论上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研究。注重对原来分布在各个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原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等)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性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以及形成、发展、传播规律等领域取得大量成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论证提供了较为深刻的学理基础,这是原分领域分学科研究难以做到的。

其次,在实践上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以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特别为高校“擦亮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做出了贡献。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使其在内容和方法的守正创新上获得了诸多资源。

再次,在保障上凝聚了队伍,增强了体制机制。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的支撑,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意识,提升了其学科归属感,扩大了其在中青年学者中的影响力,从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凝心聚力投入学科和课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在一级学科的支撑下,各高校陆续成立了直属于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及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有了体制保障。在18年的时间里,该学科仅一级学科博士点就发展到超百家,这在其他学科的发展中是罕见的。

最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3)。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尽管学科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与中央“马工程”原设定的任务相比,用新时代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衡量,特别是同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新期待相对照,学科建设还是任重道远。

首先,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及此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规定了“马工程”的五大任务: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编写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教材、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对照这些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学理性不强,形式主义注释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化;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中学科作用发挥不够强;某些教材编写中还残存着脱离时代和中国实际的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话语,与“帮助人们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的要求存在差距;三个层次人才(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政治方向正确、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平台上的影响力还不够强;等等。

其次,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所谓“引领”作用,不是一般地体现在外延的扩张上,而是要在内涵上体现它同其他学科的比较优势。实际上,与18年来一级学科在量上的急速发展相比,质的提升尚不够理想。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因而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首要任务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此同时,他揭示了实际工作中某些领域存在的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现象的“内因”,那就是“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其表现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空泛化、标签化”以及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现象。(4)这实际上是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的批评。

将习近平总书记批评的压力转化为动力,补齐学科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建设的“引领”作用,更好地发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厘清学科定位、功能定位、研究重点、研究路径以及支撑体系等一系列思路。

访谈人:请您具体谈一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定位和功能定位。

陈锡喜: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存在的不足,有各种主客观原因,其中主观原因体现在理念上,主要有:其一,在学科定位上过分强调其相对独立性;其二,在功能定位上过分强调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在其设立初期,这两个理念的存在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今天要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首先需要厘清其在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的定位。

我们习惯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称为“马学科”,这并不准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并不等于“马学科”,因为一般所说的“马学科”泛指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以下简称“马学科群”),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理学科”,俗称“小马”)、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中共党史等马克思主义分领域研究,俗称“中马”),以及直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文学、史学等学科研究,俗称“大马”)。这样的“马学科群”,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骨干”,以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为支撑,以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拓展所组成的学科群。

强调建设“马学科群”并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其中的“骨干”定位,其必要性在于:

首先,从学科建设看,它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中马”和“大马”的互动,更好地吸收其他学科理论研究的成果乃至新范畴、新话语,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视野,以避免“自娱自乐”;同时,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上的比较优势,强化在“马学科群”建设中的“骨干”责任,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权。

其次,从队伍建设看,它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乃至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质和量的提升。一方面,它有助于来自“中马”甚至“大马”学科而加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中青年学者,确立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用马的学科意识,以更快、更好地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另一方面,它有助于壮大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使“中马”乃至“大马”学科的学者形成共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课程思政做贡献的意识。同时,它也有助于增强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意识形态责任意识,以避免一讲“擦亮高校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和落实“马工程”的任务,就把责任全归结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现象。

要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还需要明确其功能定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但并非唯一任务,它还要为整个学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大德育”);即使在“育人”领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也不是其全部任务,它还要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培养优秀人才。为此,要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其功能定位应是“咨政”和“育人”的结合。

“咨政”功能,即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提供理论支持,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学理支撑,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提供学术基础,为回应重大实践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等。“育人”功能,即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根据、有效思路和政策建议,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疑难点问题提供研究成果,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提供研究平台等。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咨政”和“育人”相结合的功能定位,其必要性在于:

首先,有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地位,扩大学科影响力。因为政治领导权及其所传递的意识形态管理权,只赋予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生活中话语权的必要条件,而作为在“马学科群”中发挥“骨干”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解释重大社会矛盾和科学提炼中国实践经验,才能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其他理论的比较优势,从而为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提供充分条件。

其次,有助于促进“育人”功能的发挥。“育人”功能离不开“咨政”水平,不“咨政”则无以“育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疑点进行有效解疑释惑的前提是科学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揭示社会矛盾产生的主客观根源,评价社会矛盾的价值取向,指明这些矛盾解决的前景,才能让大学生自觉确立“四个自信”并明确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再次,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成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并不在于给大学生提供多少“心灵鸡汤”,而是为大学生的成才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这需要青年教师在掌握教材的基本观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强化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从而“倒逼”青年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最后,有助于积极推进教材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建设的根本,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回应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不是照搬专业的理论体系或干部教育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解决教材中残存教条主义话语的问题,才能处理好教材体系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的问题,从而使之更有亲和力和针对性。

访谈人:厘清“骨干”地位和“咨政育人”功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指导方向,在未来的建设中还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陈锡喜:要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发挥其在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独特优势,这就需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需要加强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第一,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根据“马工程”关于“帮助人们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的要求,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这两大基本理论问题。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恩格斯科学论证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贡献,即对“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以及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运动规律,人们基本无异议;但是,对于马克思揭示的“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教科书大多把它定义为“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通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这就有很大争议,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究竟什么才是马克思揭示的“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

一方面,马克思在回顾自己创立新理论的心路历程时明确表示,他通过对资产阶级理论和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得出的并用以指导今后研究的总的结论是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恩格斯晚年为《共产党宣言》再版所作的序中,也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的基本思想”确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他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把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视为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尽管马克思分析过欧洲前资本主义所经历的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形式,但是,他始终把“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制在西欧各国的范围内”(5),而反对把它当作绝对普遍的模式强加于世界各国。

对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会涉及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例如,公有制、国家所有制、社会所有制、个人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评价列宁主义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过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尺度是什么;如何评价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其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贡献;如何看待“马学”(马克思主义)、“国学”(暂指中国传统文化)和“西学”(西方学术传统以及当代学术思潮)三者的关系;等等。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的精辟概括,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的新认识。

基于这一新的概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无论是在教材编写还是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中,都需要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特征,需要研究它是揭示了宇宙的规律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什么才是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征,需要研究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同人民利益、民族国家的国家利益乃至人类解放利益的价值立场如何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需要研究革命性和实践性,以及广义的社会革命同狭义的政治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如何协调;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特征,需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建设性如何相容;等等。

第二,加强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言,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但其逆命题,即21世纪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外延、内涵、主体三个维度还存在区别,因此需要加强研究。

首先,从外延看,要把研究主题从当代中国拓展到21世纪的世界。一方面,“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6)。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和提炼,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新元素,而且理论上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的原创性思想。另一方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拓展到“世界化”,以深化“时代化”的内容,即拓展到研究中国如何承担大国责任而为世界做更多贡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为解决人类问题和为世界谋大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不仅占据真理的制高点,而且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话语权。

其次,从内涵看,需要研究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在21世纪的特殊表现。这要在全球范围内揭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21世纪的特殊规律,即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乃至“一体化的世界”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具体来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的批判具有怎样的有效性?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表现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怎样的?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和国际资本强势流动的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国内和国际领域的表现是什么?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在世界的“扩张极限”在哪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如何同当代全球治理以及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协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同“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人类解放”理想的关系是什么?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多样性还是“趋同”?等等。

最后,从主体看,要更多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特别是同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交流和互鉴。中国共产党不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通过把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化引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从而走在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前列。同时,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更深入地批判当代世界的矛盾,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社会矛盾,包括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以及生产方式矛盾、阶级和阶层矛盾,深入分析资本主义新形态的本质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等等。这就需要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包括各种左翼学者的共同努力。对于他们的研究,我们既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能一概排斥,因为毕竟他们对资本主义的实际状况比没有身临其境的我们可能更清楚,他们的研究比只是逻辑演绎的我们可能更真切。我们既要有勇气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和伪马克思主义思潮交锋,也要有气度同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乃至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作对话交流。

访谈人:既需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又需要加强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我们该如何做呢?

陈锡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7)既然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就更需要强化问题意识。只有强化问题意识,补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空泛化、标签化”短板,对内容的研究才能有所创新。所谓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勇于发现问题、善于筛选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科学解决问题。

首先,勇于发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8)所谓发现问题,就是勇于发现研究对象所存在的矛盾。它有四个“问题域”:一是从理论观点角度看,存在原有的理论结论与新的实践之间的矛盾;二是从理论体系角度看,存在体系的完备性和协调性之间的矛盾;三是从理论内部角度看,存在因不同思维方式造成的不同学派不同意见之间的矛盾;四是从理论之间角度看,存在因不同价值立场造成的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或假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矛盾。

其次,善于筛选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言,在发现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或矛盾后,基于其学科和功能定位,还须筛选问题,即善于在社会热点、理论难点、思想疑点和教学重点这“四点交集”中进行聚焦,从中筛选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最值得研究、能够对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产生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影响的重要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

再次,深入研究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尽力避免“四种现象”,即脱离问题空谈主义的空泛化、玩文字游戏或数字游戏的标签化、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找根据的教条主义,以及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说成是马克思早已说过的实用主义。

最后,科学解决问题。这要体现出“四个结合”,即对主义阐释和对问题研究的结合、评价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合、对社会矛盾批判和对道路制度辩护的结合、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炼中国经验以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功力以多出高水平成果,从而切实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访谈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是讲道理”(9),其内涵式发展的要义是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0)。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初衷,在厘清学科定位和功能定位、明确研究重点路径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上凝心聚力?

陈锡喜:一般来说,教学方法的探索靠其他学科(如教育学)也可以得到支撑,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包含方法的创新,但其重点在于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质理论供给。又因为在“马学科群”中建设已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等学科,也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优质的理论供给,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更重要地体现在其研究的整体性上。而所谓“整体性”的意蕴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原有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学科不是形式逻辑上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辩证逻辑上的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即普遍寓于特殊之中,特殊包含了普遍。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哪一个分领域研究的学科所能承担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该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各分领域学科研究中所蕴含的整体性内容及其成果,以提炼和升华出整体性的精华,即理论上的比较优势。

从理论内容看,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势,即恩格斯所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11)。它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由于对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理论成果的超越而占据了真理性和道义性的制高点。

从理论思维看,马克思强烈主张:“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12)他和恩格斯多次强调,他们的共产主义思想同以往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欧洲资本主义现实矛盾及其根源的批判,以及对由这一根源所蕴含的前景的揭示。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之所以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优势,是因为:

首先,它更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一种“彻底”的批判精神,即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相结合所体现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资本主义现实及其意识形态相结合的总体性批判所体现的人民性,以及因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对自己原有具体结论进行自我批判所体现的开放性。它超越了资产阶级的“理性”批判精神而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不仅回答了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发展所面临的时代课题,而且揭示了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其根源。正因如此,尽管20世纪社会主义遇到许多艰难曲折,当代资本主义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批判19世纪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它更全面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须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现实问题为中心。然而,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势,不在于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或模型,而在于揭示问题背后蕴含的意识形态成分,在于评价各种具体方案理论思维的科学性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因此,只有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的本质特征,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矛盾批判的科学性以及对价值把握的道义性的比较优势。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通过增加优质理论供给而在根本上体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这一学科的研究还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阐述了“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有利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13)。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力支撑作用,就需要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它体现在:

首先,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毛泽东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14)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欧洲资本主义旧社会中发现科学社会主义的,而由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15)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基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理论逻辑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相结合的必要性。然而,科学社会主义所蕴含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也把它的社会基本矛盾带到了全世界,这使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资本主义的批判又具有了世界普遍性的意义,这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相结合具有了可能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新时代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统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6)因此,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能为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度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交融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为大学生成才提供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需要找到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切入点,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引导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优势,恰好能有力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大学生的“四个正确认识”。因为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以及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基于两个坐标: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纵向的历史坐标,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二是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横向坐标,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一个坐标可以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方面,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后一个坐标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不仅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开放的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已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一个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中国应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承担大国责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只有对这两个坐标中涉及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访谈人:陈教授,您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所展开的系统性、前瞻性的讲解分析,使我们更加明晰了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使命和担当。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编辑:孙绍勇)


(1)陈锡喜,男,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

(3)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6.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

(5)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9.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1.

(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20.

(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24/c_127416715.htm.

(9)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01).

(10)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7.

(1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546.

(12)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1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8.

(1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8.

(15)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001).

(16)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