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一、企业分工
(一)企业分工的定义和分析方法
分工是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恩格斯曾经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到目前为止一切生产的基本形式是分工,一方面是社会内部的分工,另一个方面是每个生产机构内部的分工。”[1]因此,笔者分析的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主要是企业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理论。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研究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开始的。所谓企业分工是一种劳动的社会形式,是指在同一个企业内不同的工人专门从事相互联系的不同工序的劳动以生产同一种产品。马克思对企业分工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63年的《经济学手稿(1861—1863)》、1867年的《资本论》第一卷中,都用较大的篇幅研究了企业分工。
在马克思看来,如果从抽象意义分析企业分工,也就是从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来分析企业分工,那么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显然,不论处于什么社会形态,都存在协作意义上的企业分工。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2]但是,如果从具体意义分析企业分工,那么它总是在一定的所有制条件下人与人形成的协作关系,它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因而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阶段,从具体意义分析的企业分工就是从价值增殖过程来分析企业分工。马克思曾指出,在企业分工的问题上,早期古典经济学者,如配第(W.Petty)与斯密(A.Smith),相比之下更透彻地看到了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资本主义性质,将研究企业分工的重点放在数量和交换价值上,而以前的古典经济学者都将企业分工的研究重点放在质量和使用价值上。[3]马克思的话表明,企业分工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研究,一个角度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个角度是生产交换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尽管马克思更重视生产交换价值意义上的企业分工,但并没忽视生产使用价值意义上的企业分工。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他的著述中多次提到,企业分工不仅是劳动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企业分工是资本的生产力。[4]劳动的生产力就是从生产使用价值的角度来分析的企业分工,资本的生产力就是从生产交换价值的角度来分析的企业分工。
(二)企业分工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分析了企业分工的前提。按照马克思的看法,从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来看,企业分工的前提是工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数量聚集达到一定程度。马克思指出“进行分工的前提是:(1)工人的集结。……(2)劳动工具的集中。……(3)原材料的增加”[5]。但是,从生产交换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来看,企业分工的前提是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他指出:“工场手工业是以两种方式产生的。一种方式是: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但是,工场手工业也以相反的方式产生。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例如造纸、铸字或制针)的手工业者,同时在同一个工场里为同一个资本所雇用。”[6]企业分工作为劳动的社会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马克思指出:“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在工场手工业上取得了自己的典型形态。”如果说手工制造业是企业分工的典型形态,到了机器大工业,企业分工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指出:“随着发明的增多和对新发明的机器的需求的增加,一方面机器制造业日益分为多种多样的独立部门,另一方面制造机器的工场手工业内的分工也日益发展。”[7]
(三)企业分工的劳动生产力
马克思从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分工的作用,指出企业分工可以从下述六个方面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一,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马克思指出:“终生从事同一种简单操作的工人,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变成这种操作的自动的片面的器官,因而他花费在这一操作上的时间,比循序地进行整个系列的操作的手工业者要少。但是,构成工场手工业活机构的结合总体工人,完全是由这些片面的局部工人组成的。因此,与独立的手工业比较,在较短时间内能生产出较多的东西,或者说,劳动生产力提高了。”[8]
第二,节约不同操作的转换时间。马克思指出:“一个在制品的生产中依次完成各个局部过程的手工业者,必须时而变更位置,时而调换工具。由一种操作转到另一种操作会打断他的劳动进程,造成他的工作日中某种空隙。一旦手工业者整天不断地从事同一种操作,这些空隙就会缩小,或者说会随着他的操作变化的减少而趋于消失。在这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者是由于增加了一定时间内劳动力的支出,也就是提高了劳动强度,或者是由于减少了劳动力的非生产耗费。”[9]
第三,创造专门化的劳动工具。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艺,而且也取决于他的工具的完善程度。……劳动工具的分化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是工场手工业的特征,前者使同类的工具获得了适合于每种特殊用途的特殊的固定形式,后者使每种这样的特殊的工具只有在专门的局部工人的手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10]
第四,节省不同生产阶段的运输时间。马克思指出:“由于这种工场手工业把原来分散的手工业结合在一起,因此就缩短了制品的各个特殊生产阶段之间的空间距离。制品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了,同样,用在这种转移上的劳动也减少了。这样,同手工业相比,劳动生产力提高了。”[11]
第五,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商品。马克思指出:“各种操作不再由同一个手工业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完成,而是分离开来,孤立起来,在空间上并列在一起,每一种操作分配给一个手工业者,全部操作由协作工人同时进行。这种偶然的分工一再重复,显示出它特有的优越性,并渐渐地固定为系统的分工。”[12]
第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强度。马克思指出:“很明显,各种劳动因而各个工人之间的这种直接的互相依赖,迫使每个工人在自己的职能上只使用必要的时间,因此在这里形成了和独立手工业中,甚至和简单协作中完全不同的连续性、划一性、规则性、秩序性,特别是劳动强度。”[13]
(四)企业分工的资本生产力
马克思从生产交换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分工,指出企业分工的资本主义性质。劳动分工在家庭手工业就出现了,而家庭手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初级形态。到了手工制造业发展阶段,分工成为手工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而手工制造业已经是资本主义的工业形态了。由于马克思分析的是手工制造业的分工,因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二章第五节就以“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为题,明确指出了手工制造业的分工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一种手段。
马克思指出:“数量较多的工人受同一资本指挥,既是一般协作的自然起点,也是工场手工业的自然起点。”“工场手工业分工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它在当时的基础上只能在资本主义的形式中发展起来,——只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即靠牺牲工人来加强资本(人们把它叫做社会财富,‘国民财富’等等)自行增殖的一种特殊方法。”[14]
马克思还指出:“分工是一种特殊的、有专业划分的、进一步发展的协作形式,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在较短的劳动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工作,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能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15]
因此,马克思得出了分工是资本生产力的论断。他指出:“由分工即劳动的这种社会存在形式引起的生产力的提高不再是工人的生产力,而是资本的生产力。”[16]
(五)企业分工产生的矛盾
由于手工制造业的分工是在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条件下的分工,它使工人失去独立生产一种产品的能力而只能从事局部的操作,从而使工人更加依附于资本家。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分工不仅只是为资本家而不是为工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而且靠使各个工人畸形化来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它生产了资本统治劳动的新条件。因此,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步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17]马克思还指出:“工人受到这种天命的支配是由于他的劳动能力变成了完全片面的职能,这种片面的职能离开总机构就什么也不是,因此,它完全要依赖于这个总机构。工人本身变成了这个机构的一个简单的零件。”[18]
另外,由于手工制造业的分工是在资本家管理下的劳动分工,它势必加剧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独立的农民或手工业者所发挥(虽然是小规模地)的知识、判断力和意志,……现在只是对整个工场说来才是必要的。生产上的智力在一个方面扩大了它的规模,正是因为它在许多方面消失了。局部工人所失去的东西,都集中在和他们对立的资本上面了。工场手工业分工的产物,就是物质生产过程的智力作为别人的财产和统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19]马克思十分关心工人阶级在企业分工下工作的单调和枯燥状态,他指出:“某种智力上和身体上的畸形化,甚至同整个社会的分工也是分不开的。但是,因为工场手工业时期大大加深了劳动部门的这种社会分裂,另一方面,因为它以自己特有的分工才从生命的根源上侵袭着个人,所以工场手工业时期也首先给工业病理学提供了材料和刺激力。”[20]
二、社会分工
(一)社会分工的形成机制
马克思明确地区分了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马克思指出:“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做一般的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叫做特殊的分工;把工场内部的分工,叫做个别的分工。”[21]由此可见,马克思将分工划分为一般的分工、特殊的分工和个别的分工,其中一般的分工和特殊的分工就是社会分工。马克思虽然没有重点研究社会分工,但是还是指出了社会分工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是社会分工形成的前提。他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互相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变成商品。交换没有造成生产领域之间的差别,而是使不同的生产领域发生关系,并把它们变成社会总生产的多少互相依赖的部门。在这里,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22]
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和国家。他指出:“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产生的分工和社会分裂为单独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也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原始形态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孩子是丈夫的奴隶。……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同时,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23]
因此,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形成了各种所有制形式。马克思指出:“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根据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24]
马克思的研究重点是企业分工,对社会分工没有给予很大的关注。恩格斯在188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则明确地指出了三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此外它又加上了第三次的、它所特有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它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25]
恩格斯证实了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分工导致私有制产生的论断。他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在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财富增加并且使生产场所扩大的同时,在既定的总的历史条件下,必然地带来了奴隶制。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即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至于畜群怎样并且在什么时候从部落或氏族的共同占有变为各个家庭家长的财产,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不过,基本上,这一过渡一定是在这个阶段上发生的。随着畜群和其他新的财富的出现,在家庭中便发生了革命。谋取生活资料总是男子的事情,谋取生活资料的工具是由男子制造的,并且是他们的财产。”[26]
(二)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联系与区别
马克思分析了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联系与区别,并且指出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区别不仅是程度上的而且是本质上的。
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联系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第一,一定数量劳动者的聚集是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物质前提。马克思指出:“一定量同时使用的工人,是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物质前提,同样,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是社会内部分工的物质前提。”
第二,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具有相互推动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工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相反地,工场手工业分工又会发生反作用,发展并增加社会分工。”[27]
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本质区别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分工中,个别劳动者生产商品。但是在企业分工中,许多个别劳动者共同生产商品。马克思指出:“使牧人、皮匠和鞋匠的独立劳动发生联系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们各自的产品都是作为商品而存在。反过来,工场手工业分工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局部工人不生产商品。变成商品的只是局部工人的共同产品。”
第二,在社会分工中,劳动者是通过商品交换发生联系的。在企业分工中,劳动者是在资本家的雇佣下发生联系的。马克思指出:“社会内部的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为媒介;工场手工业内部各局部劳动之间的联系,以不同的劳动力出卖给同一个资本家,而这个资本家把它们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来使用为媒介。”
第三,在社会分工中,生产资料掌握在不同的商品生产者手里。在企业分工中,生产资料掌握在同一个资本家手里。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分工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社会分工则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
第四,社会分工是由市场调节的,企业分工是在专制下决定的。马克思指出:“在工场手工业中,保持比例数或比例的铁的规律使一定数量的工人从事一定的职能;而在商品生产者及其生产资料在社会不同劳动部门中的分配上,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自己的杂乱无章的作用。”[28]
三、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历史地位
在17世纪古典经济学开始形成的时候,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尚未发生,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古典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显然,在科学技术的作用并未显现的条件下,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成为最明显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斯密曾经对企业内部分工作了充分的论述,并将它看作国民财富增长的基本原因。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一篇中,用三章的篇幅论述了劳动分工。斯密以扣针制造业为例,说明在18种操作分别由18个人承担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斯密认为,劳动分工的优越性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减少因工作转换而发生的时间的损失,推动可以简化和节省劳动的机械的发明。
但是,斯密认为企业内部分工的原因是人类交换的倾向,是人类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的倾向。[29]显然,斯密混淆了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企业内部分工是不同的人聚集在同一个企业内来制作同样的产品,但社会分工是人们聚集在不同的企业制作不同的产品。企业内部分工不是由产品的交换引起的,社会分工才是由产品的交换促成的。
马克思批评斯密混淆了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从而忽略了分工的资本主义性质。他指出:“第一类分工是社会劳动分成不同的劳动部门;第二类分工是在生产某个商品时发生的分工,因而不是社会内部的分工,而是同一个工厂内部的社会分工。作为特殊生产方式的工场手工业就是后一种意义上的分工。亚当·斯密没有区别两种意义上的分工。因此,后一类分工在他看来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所特有的东西。”[30]
但是,马克思也肯定了斯密分工理论的贡献。他指出:“斯密考察分工的主要功绩在于,他把分工放在首位,强调分工的意义,同时直接把分工看作劳动(即资本)的生产力。”[31]按照笔者的理解,马克思之所以使用括号,是因为斯密只意识到分工产生的劳动的生产力,但是分工还同时产生资本的生产力。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超越了斯密的分工理论,形成了完整的分工理论:
第一,除了认同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的优越性以外,马克思还指出劳动分工还具有另外三个优越性:一是以前在时间上依次进行的各个生产阶段,现在可以在空间上齐头并进了,这样能够在短时间生产出大量的产品;二是不同生产阶段的空间距离缩短了,节约了原材料运输的时间;三是工序的衔接使一组工人劳动的结果成为另一组工人劳动的始点,从而加强了劳动的强度。
第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克服了斯密分工理论的不足。他明确区分了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正如前文指出的,马克思详细说明了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的联系和区别。另外,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还强调了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资本主义性质。马克思明确指出,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阶段,劳动分工的发展使工人更加依附于资本家,并加剧了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
这样,马克思不但从生产使用价值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分工,而且从生产交换价值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分工,全面揭示了企业分工的性质、特点和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