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理论意义
首先,随着旅游减贫研究和乡村振兴研究的深入,区域产业发展、景区社区关系与社区发展能力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贫困是当今全世界关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人类为摆脱贫困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是保证社会公平持久发展的根本问题。贫困作为世界著名的3P问题(Poverty、Pollution、Population)之一,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形成了“排斥说”“能力说”和“缺乏说”三种不同的对贫困概念的理解,并形成福利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的反贫困理论流派。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以及在欠发达地区如此广泛渗透的产业,旅游业在消除贫困的实践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以PPT(Pro-Poor Tourism)(Ashley,2001)和ST-EP(Sustainable Tourism-Eliminating Poverty)(Sofield,2004)为代表的旅游扶贫理念的出现,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虽然目前国内的旅游扶贫研究在旅游扶贫的概念、模式、效应和案例分析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总体上更倾向于区域层面的产业宏观发展,对微观的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这一核心问题涉及较少。社区居民(贫困人口)是旅游扶贫的对象,其在旅游扶贫中往往扮演着双重角色,即以旅游扶贫的客体和主体的双重身份出现,是旅游扶贫“最有力的内源动力之一”(王兆峰,2011)。在景区的发展辐射下,社区与景区的关系与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反贫与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旅游精准扶贫必须面对的科学问题之一。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实践的需要,深入剖析旅游发展背景下社区发展能力的空间响应,进一步推进反贫困核心问题的研究,即贫困人群的受益与发展,研究视角从宏观产业转向微观空间影响。
其次,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的研究。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其强大的理论解释能力已经获得诸多肯定。但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也面临着新的理论拓展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应用到旅游研究后,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地方旅游业特征进行融合,进而对旅游业发展对地方民生产生的作用进行合理的诠释。在综合考虑旅游业自身发展特征,以及旅游社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对旅游社区生计资本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将社区参与、旅游增权、旅游社区特点与功能、脆弱性等纳入分析体系,扩充旅游社区可持续生计发展研究框架,既是对已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炼,又是对旅游社区研究的补充。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社区的研究集中在旅游扶贫、社区参与、社区增权等方面,本书通过对旅游社区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探讨了旅游社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旅游社区“造血”式发展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