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当我们认为孩子对自己没有要求的时候
提问1:我们能说出孩子的几个兴趣爱好?
什么是兴趣爱好?就是当一个人,谈论起一件事,或者参与到某个过程中,他的眼睛会很有神采,不需要别人或者外界推动,他自己就愿意投入其中,非常专注、忘记时间,同时,他会给自己设立非常明确的目标,做不好可能会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去做。
有一对父母向我们寻求帮助,说自己的孩子对什么都没有兴趣,马上就小升初,他根本没有学习状态。
父母很着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孩子也不愿意跟父母沟通。
当我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聊到“小升初”“学习”这一类的字眼,他就本能地有些回避,不愿意聊。
我提议中间休息一小会儿,在我们的座位旁边,有几盆绿萝,这个孩子很自然地靠过去,看了看,开始点评:“这盆绿萝浇多了水,这盆有几天没有浇水了,要赶快浇水。”
我有些诧异,于是,我试着把话题转向植物,这时,他的眼睛开始放光了。
他告诉我,他有一个很不一样的本领,很多被别人养得快死了的花花草草,一到他的手上,他就可以救活;他和我说,他能够感觉到很多花草树木的状态,好像他生来就会似的;他还说,他非常喜欢古老的有文化传统的东西,他喜欢那些朴素的自然的东西……
他说在自己成长经历中,最感谢妈妈的一件事情是,在他小时候把外面一些奇奇怪怪的树枝树叶捡回家的时候,妈妈不是嫌脏、嫌麻烦把这些给扔了,而是找了一个纸盒子,专门给他收起来……
慢慢地,话匣子打开了,这个孩子就开始自然地说他的一些困扰了。他说:“不是我不想学习,是我觉得这样的学习不是我想要的。从进六年级,爸爸妈妈的眼里就只有学习、学习,考试、考试,我所有的兴趣全都没有了,我的生活里好像只有小升初,他们眼里好像也只有考试,而没有我这个人了。”
“而且,对于小升初的方向,爸爸妈妈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我是真的很希望去读国际学校,我喜欢那种互动的、有体验的学习方式,爸爸妈妈就非常坚持地要考当地的四大名校,我如果犹豫,他们就说我害怕吃苦、不努力,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他们以为我想读国际学校是为了轻松、没压力,我只是更喜欢那里的环境,无论在哪里学习,想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都是需要努力的。但是,跟爸爸妈妈根本没有办法沟通。”
我问他:“假如你的父母尊重你的兴趣,支持你未来去学习你真正感兴趣的,去你真正喜欢的学校去读书,那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他说:“那还用问?好好学习呗,再说了,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面,我也不会觉得辛苦。”
是这个孩子真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还是父母没有发现孩子的兴趣呢?
当我把这样的沟通内容,反馈给孩子的父母,尤其是讲到孩子分享的小时候的经历时,父母才发现,原来孩子一直以来都是有兴趣爱好的,只是自己视而不见。
父母的实践练习:
1. 在你过往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在哪些时刻,能感受到孩子聊到某个话题时会很有神采,会讲得滔滔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此刻,你想不出来可以写下什么,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你看到了孩子有某个兴趣点,回想当时你是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回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无论你写下的内容是填在2还是3,都不要紧,更不需要以此来评判自己,意识到和看到最为重要。更重要的是,接下来,在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这个部分,看看自己还可以去做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2:我们是否知道孩子的梦想?
我们好像都问过孩子,长大了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不仅是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游戏,更是我们了解孩子的一个小窗口。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强烈且清晰地去表达自己的梦想,需要我们有一双感兴趣的、有好奇心的、不带评判的眼睛,一点一点地去发现。
“长大了,我要当一名消防员。”
“长大了,我要当一名科学家。”
“长大了,我要当一位老师。”
“长大了,我要当一位爸爸。”
……
孩子们的回答,有的从来都不会变,有的是从未停止改变,今天这个答案,明天那个答案。
如果我们只是听孩子表面上的回答,也许会觉得天马行空,也许会觉得飘忽不定,但如果尝试去了解,就会发现,在孩子对未来的期待里,一定有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梦想是否会实现,因人而异;但梦想是否被看见,是否被支持,就决定了这个梦想能否成为一个人行动的动力。
8岁男孩小晔的梦想是要当一名公交车司机,他的爸爸觉得这样的梦想有点丢人。每次当孩子这样说的时候,爸爸就会说:“你有点出息好不好?”
小晔眨着茫然的眼睛,看着爸爸,他不太理解,为什么爸爸会这样说。
当这个孩子和我说起这个话题,我问他:“你喜欢当一名公交车司机,是因为什么呀?”
他说:“我妈妈每天都要坐公交车上下班,如果我是一名公交车司机,那我就可以每天接送妈妈上下班,还可以接送很多别人的爸爸妈妈上下班。”
“那你是说,能够帮助别人顺利按时地上下班,是你喜欢成为公交车司机的原因,是吗?”
他点头。
当我把这样一段聊天,转述给小晔的爸爸时,爸爸愣了很久。当公交车司机,只是一种实现的形式,是他向身边的人和世界表达爱的实现形式,在这个形式的背后,是孩子内心满满的爱。
孩子的想法,和我们大人所认为的会很不一样。
孩子的想法往往更单纯一些,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最可爱的样子、最安全的样子,甚至他们自己最美好的样子,可能都寄托在这个梦想的画面里。
父母的实践练习:
1. 观察一下,平时在生活当中,你的孩子有没有向你聊起过他/她的梦想?如果有,这些梦想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你听到孩子的梦想时,你的本能反应是怎样的呢?你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的时候,你有自己的梦想吗?现在你会如何看待你当时的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