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面见贾政
贾政是在荣禧堂见的侯孝康,足以见得贾政对侯孝康的重视。
他回府后得知了贾琏王熙凤夫妻俩,正在自家小院招待侯孝康,没过多思考便决定见见这位侯家大郎。
至于为何贾政如此重视侯孝康,原因不过两点。
前两日散衙时,碰到了自己内兄,两人又聊了许久。
还是经久不变的两个话题,一个就是关心宝玉读书的情况,一个就是之前就谈论过的探春婚事。虽看似这是两件事情,但其实都和一个人有关,也就是自己眼前的这位少年郎。
若要说侯孝康考中举人后的影响,其中对贾政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他本就是一个极为爱书的人,年少时就以科举入仕标榜自己,奈何中间出现了些许变故。
待自己嫡长子贾珠读出书来时,贾政当时觉得眼前一切都是光明的,也在贾珠身上倾尽了心力;怎料天不假人愿,珠哥儿年纪轻轻就殁了,这让贾政备受打击,这也算是这些年贾政一直对贾宝玉宽容的原因了。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让贾政以为读书科举这等事本就是与武勋无缘的。可近一两年这侯家大郎横空出世,让贾政又看到了希望。这侯家大郎年仅十四岁就中了举,得了大周最年轻举人的桂冠。更是在短短时间内,接连得到了多位文科大佬的垂青,前些时间又因几首词火遍京都大街小巷,这一切切让贾政仿佛又看到希望。
所以在得知侯孝康入府后,就急忙让小厮李十儿去请侯孝康过来。
看着门外向前走近的英武少年郎,贾政不由得有些失神了。
虽若单论相貌,少年郎或许没有自家宝玉那般精致,但堂堂七尺男儿怎可能只看面首,终究讲的还是昂扬的气场。
据自己所知,这侯家大郎今年也不过十四,稍长宝玉两岁罢了。但是这一阵气场下来,竟看上去生生的大了宝玉四五岁一般,这还是没论待人接物以及在外的声势上。想到这里,贾政也不由的憧憬往后些时日,待宝玉长大了又会是何等光景。
侯孝康一进门便见着贾政背负双手站在荣禧堂的正中间,拱手深鞠躬:“小侄拜见政世叔。”
“君庸来了?”贾政还是保持矜持,手抚了一下胡须:“都是自家人,君庸不必客气,坐下说,坐下说。”
荣禧堂内的陈设非常考究,这是彰显着贾府的显赫地位的象征。中堂摆放着十把红木灵芝太师椅,这套椅子不仅材质珍贵,而且灵芝寓意着吉祥如意,象征着贾府的美好愿景。此外,还有一套桌面嵌有大理石的圆桌和圆凳,圆桌牙条上的图案是一圈精美的灵芝纹,脚踏是最为常见的传统纹样云纹,寓意着团团圆圆、吉祥如意。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背后悬挂着一幅待漏随朝墨龙大画,画中一条巨龙在云雾海潮中昂首腾跃,气势磅礴。氛围庄重而典雅,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贾府的辉煌与荣耀。
两人坐定后,自然又是一阵老套的嘘寒问暖,然后由贾政引导到了书院的日常生活,到这里话题才算是正式开始了。
其实侯孝康大抵知道贾政找自己做什么,无非就是他的宝贝儿子贾宝玉。
贾政虽然迂腐,但他的确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见着侯孝康读出书来了,难免又对贾宝玉起了心思。只不过贾宝玉的性子贾政也是知道的,读书肯定是要读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该如何读,才能读的出来,万不可以再如他兄长那般因读书最终一命呜呼了。
他一年到半百,再不可曾受这刻苦的丧子之痛了。
一想起自己的长子,贾政的语气也有些哽咽了:“君庸,世叔这辈子也没多大的心愿,就是想给贾家培养出一个真正的读书种子出来,唉!说到这里,你珠大哥也是......”
“......,君庸,你如今也算是光耀门楣了,可是你看这宝玉这般性子,你让我该如何放心,我也不奢求宝玉能做什么大官,只求他能如你这般好好读书,我就别无他求了,......”
侯孝康心里猜到了了贾政为什么找自己,心里自然想好了如何应答:“世叔,您的意思,小侄自然是明白的,想要好好读书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只不过......”
贾政听到侯孝康有主意,眼睛也是一亮,连连点头让其说下去。
“只不过世叔,你可曾想过要让宝玉读到什么程度,又或者说世叔可曾想过读书需要一个怎样的环境?”
贾政叹了口气说道:“君庸,你也不是外人,我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世叔也不怕你笑话,我自然是希望宝玉能像他兄长那般,可是......”
果然是望子成龙啊,不过以贾宝玉这性子,怕是你要失望了,侯孝康自然不会直接说出这般话假装思考后,说道:“世叔,这原本不该是我多嘴的,但是世叔既然问了,小侄也只好斗胆说了。”
“君庸这是何话,你尽管说就是了,不需要有任何顾虑。”贾政认真点头道。
“世叔,大周已经建立百年了,读书科举那是大势所趋。小侄也听说世叔年少时也在家发奋读书,自然知道读书时要减少外物的干扰。我也是听说宝玉房里大大小小丫鬟有十几个,这么多莺莺燕燕围在身边,哪还有什么心思读书了。”
“不过读书也不能操之过急,宝兄弟毕竟现在年纪还小,身子骨还没完全长好。这读书可是个费心力的,不如先请先生来府里设立私学。若是宝兄弟学的好了,也许三四年便会有成效,到那时再找个合适的机会送去书院,最后再差也还可以请王世伯在陛下面前求一个恩荫。”
“不管怎么说,只要宝玉上进,前程不是问题。”当然了,这唯一条件就是宝玉上进,不过就这一个条件也难咯。
侯孝康其实根本就没想过要真正出什么主意,就是一个拖字诀罢了,再过几年谁还知道这贾家还是何光景,反正这一切都与侯孝康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而且这法子大概率贾政也早就想过了,不过来这里求一个安慰罢了。既然人家想要,又是一个动动嘴皮子,对自己毫无坏处,那不妨满足人家。以这种低成本的方式收获别人的好感,稳赚不赔。
至于建议贾政减少贾宝玉身边的丫鬟,纯属是为了替宝玉积善,毕竟跟在宝玉身边的丫鬟最后的结局就没有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