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品成本会计核算详解与实务:内容精解+实务应用+典型案例(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

1.3.1 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

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生产规模的大小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等具体情况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具体来说,开展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几项主要原则。

1. 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

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产品设计的优劣、加工工艺等技术是否先进、在经济上是否合理,都对产品成本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传统的成本会计工作中,会计部门多注重产品加工中的耗费,而对产品的设计、加工工艺、质量、性能等情况与产品成本之间的联系考虑较少,甚至有的成本会计人员不懂基本的技术问题。相反,工程技术人员对产品的技术方面的问题考虑较多,而对产品的成本考虑较少。这种成本会计工作与技术工作的脱节,使得企业在降低产品成本方面受到很大限制,成本会计工作也往往仅限于事后算账,只能发挥核算成本资料的作用。因此,为了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地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上应贯彻成本会计工作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懂得相关的成本会计知识,树立成本意识,而且要求成本会计人员也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具备与正确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相适应的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成本管理上实现经济与技术的结合,才能使成本会计工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

为了降低成本,实行成本管理上的经济责任制是一项重要的原则。由于成本会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价值管理工作,涉及面宽、信息量大,企业应摆脱传统上只注重成本会计事后核算作用的片面性,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优势,将其与成本管理上的经济责任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成本管理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实行成本分级分口管理的情况下,应使成本会计工作处于中心地位——由成本会计人员具体负责组织成本指标的制定、分解、落实,日常的监督检查,成本信息的反馈、调节以及成本责任的考核、分析、奖惩等工作。又如,为了配合成本分级分口管理,不仅要搞好厂级(公司级)的成本会计工作,而且应该完善各车间(各部门)的成本会计工作,使之能进行车间(部门)成本的核算和分析等工作,并指导和监督班组的日常成本管理工作,从而使成本会计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更好地发挥其在成本管理经济责任制中的作用。

3. 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不断挖掘潜力,努力降低成本,是成本会计的根本性目标。但各种耗费产生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各部门、车间、班组和职工的工作质量。同时,各级、各部门的职工群众最熟悉生产经营情况,最了解哪里有浪费现象、哪里有节约的空间。因此,要加强成本管理,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不能仅靠几个专业人员,而必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在成本管理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成本会计人员还必须做好成本管理方面的宣传工作,经常深入实际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与广大职工群众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吸收广大职工群众参加成本管理工作,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成本意识和参与意识,以便互通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而把成本会计工作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