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敕勒川离歌](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53/52712153/b_52712153.jpg)
第113章 君欲做陈胜 吴广乎
“所以,我们要在胡琛、莫折太提等人与破六韩拔陵汇合之前与他痛陈厉害。”
军议最后,高欢与贺拔度拔等人如是道。
但还有一个问题没能解决:
谁来充当这个“说客”呢?
高欢端坐主位,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破六韩拔陵现下手握重兵,此时正是最为桀骜的时刻,要说服他实在不易。”
言罢,高欢转头看向贺拔度拔,语带征询问道:
“贺拔军主,你军中可有合适人选?”
贺拔度拔沉吟片刻,沉声道:
“此事非同小可,说客必须具备足够的威望和口才,才能说服破六韩拔陵。我等虽有武力,但在口舌之争上,却未必能胜过他。”
高欢点了点头,心中正自忧疑。贺拔胜忽地站起身来,面向高欢,朗声道:
“军主,我愿前往!”
高欢微微一愣,随之面色古怪道:
“此行凶险,破胡可要考虑清楚。”
贺拔胜拱手朗声道:
“我贺拔破胡自幼征战,虽未立下赫赫战功,但口才和智谋也略有所长。破胡愿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破六韩拔陵,让他知晓强攻怀朔实是百害而无一利。”
“此事无关口舌。”高欢幽幽一叹:
“那破六韩拔陵能闹起这般声势,显然并不是蠢人,此中利害,他应当本就明白。
他之所以一直摆出一副不全据六镇誓不罢休的架势,不外乎是形势所致,你若是只向其陈诉强攻怀朔的厉害关系,如此非但不能使其退兵,反而会激起其好胜之心。到时,只怕我怀朔再无回寰余地。”
虽然面上这么说,高欢心底却还是希望贺拔胜能够前去,这自然便是私心作祟了,虽然现在贺拔氏与他算是同一战线,可贺拔氏三兄弟是何许人?
那是武川系的领头羊啊!前世正是这贺拔氏几兄弟统合起了武川系人马。虽最后被宇文泰摘了桃子,可这几人说上一句是高王的宿敌也毫不为过。
但一码归一码,高欢还不至于在这里给自己的临时盟友下绊子,这和人品没关系,单纯是原则问题。
一念至此,高欢正要再说些什么,却听到帐外一道清朗的声音清晰无比的传了进来:
“高军主此刻还不撤兵,难道要等破六韩拔陵大军合围吗?”
高欢闻言登时面色转喜,也不顾帐内其余人目光,忙起身离座亲自迎了出去:
“现下情形不明,我正自忧心,令绰此来为我解忧矣!”
说着,高欢快步走出帐外,苏绰见高欢出来,微微一笑,拱手道:
“军主,形势危急,破六韩拔陵的大军已经逼近,若不速决,怀朔危矣。”
高欢点了点头,心中暗自庆幸苏绰的到来。苏绰不仅口才出众,而且智谋过人,最重要的是出身高门世家,破六韩拔陵不敢太过为难与他,正是说服破六韩拔陵的最佳人选。
想到这里,高欢转身对帐内的众人朗声道:
“诸位,令绰先生已经来了,关于前往游说破六韩拔陵之事,大家且听他一言。”
苏绰走进帐内,环视一周,缓声道:
“诸位,若是要劝说破六韩拔陵,帐内诸人均可前往,唯独贺拔军主家中几人万万不可!”
贺拔度拔面带不解之色:
“苏先生素有贤名,在我武川时我贺拔氏也一直将先生奉为上宾。
可今日先生刚一入帐便语出惊人,言之凿凿我贺拔氏不可为说客,却不知先生为何有这等偏见呐!”
苏绰施施然走到帐中沙盘面前,指着武川的方向:
“并非我有偏见,而是贺拔军主已然触了破六韩拔陵的逆鳞,军主可知,那卫可孤与破六韩拔陵情逾至亲,非一般部属可比。
军主前几日方才袭杀了卫可孤,而今再让令郎去游说破六韩拔陵,是嫌他刀剑不利吗?”
高欢在一旁听得心中一动,忍不住道:
“令绰所言极是,贺拔氏确有些许不妥。”
贺拔胜闻言面上虽有些不甘,但见苏绰说得确实在理,也只得点头称是。
“令绰可是要自荐前去?”
“知我者,高领军也!我也无需随从,明日一人一骑便往破六韩拔陵军中,定能说动此人。”
贺拔度拔闻言微微一愣:“苏先生莫非与破六韩拔陵有旧,之前便识得此人吗”
“素未谋面。”
“那苏先生……”
苏绰站起身轻笑一声:“不须贺拔军主叮咛,令绰自有对答之语。”
翌日清晨,苏绰独自一人骑马向武川镇进发,往见破六韩拔陵。
行至破六韩拔陵的临时驻地,只见大门紧闭,守卫森严。
苏绰当即翻身下马,拱手道:
“关中苏令绰,特来拜见大王,有要事相商,烦请壮士通传。”
破六韩拔陵的亲卫远远望见一书生单人匹马前来,心中虽有些疑惑,但见此人气质不俗,也不敢怠慢,将苏绰引至内室。
“关中苏令绰?”
“来人便是如此自称。”
破六韩拔陵沉吟半晌:
“你引他过来便是。”
片刻,破六韩拔陵见亲卫引了一人前来,微微一愣,但随即恢复了常态,抱手道:
“来人可是关中苏氏隽才令绰兄?”
“不敢当大王盛赞,在下正是苏绰。”
苏绰拱手还礼,举止从容。
破六韩拔陵上下打量了苏绰一番,见他身着一袭青衫,面容清瘦,眉宇间自有一股书卷气,不由得展颜开口:
“苏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要事相商?”
苏绰缓声道:“大王,如今形势危急,胡琛、莫折太提等人与大王汇合在即,若此时强攻怀朔,只怕会陷入两难之境。令绰特来为大王剖析利弊,望大王三思。”
“苏先生,你可知我为何要强攻怀朔?”
“令绰虽未亲临战场,但也略知一二。大王此举,无非是为了六镇的百姓,为了让他们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然而,令绰以为,强攻怀朔并非良策。”
破六韩拔陵闻言轻叹一声:
“苏先生此话怎讲?我义军兵多将广,取怀朔覆手可得,何谓不是良策呢?”
苏绰面色肃然:
“大王可知陈胜吴广之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