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9章 新罗婢

长安县衙所在的城西长寿坊,

王里正的兄长就在此坊中买了个宅子,离他上班的户部衙门倒也不远。李逸二人出了皇城安上门,往西走五六坊,便是西市,西市往南两坊就是长寿坊。

“咱们去西市买点东西吧,总不好空手上门。”李逸听说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安西市,便对王乡长道。

长安东西两市,百姓买东买西,买东西就是由此而来。

据说东西两市极为繁华,各占两坊之地,市中各色各样的商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店铺、货栈以及供来往商贩临时居住的邸店鳞次栉比。

光是经营的商品种类就有二百二十行,各品类都集中经营。

“净街鼓都响了,坊市早就关门了。”王乡长笑道:“这东西两市啊,每天中午才开坊门经营,黄昏就闭市关门了。要逛东西市,可以明天中午去逛。”

这让李逸有些意外,

长安城没有街市,市场店铺全集中在东西两坊,不料每天还只经营半天。

“那咱就空手去王令史家么?”

“咱也不是啥外人,我是他族叔嘞,去他家借个宿,空手又咋了。”王乡长倒是很直接,他跟王令史虽说是早出了五服的族人,但因为他这个乡长经常要来长安城当值,所以与在长安户部当捉钱令史的王大郎也是常来往,关系其实是很亲近的,用不着那么客气。

身处长安城中,

仿佛一个巨大的迷宫,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一道道高高的夯土坊墙,把一个个坊都围了起来,只能从坊门进出。街道,真的只是行路的,泥路灰仆仆的,甚至街上的行道树,好多只剩下个桩。

“这些树怎么都被砍了?”李逸好奇问。

“要说起这个啊,那也是有个故事的,叫天子卖柴。”王乡长算是个长安通,在马上跟李逸说起这长安街上树被砍的故事。

去年六月,李渊在太原起兵,很快发兵南下,十一月便攻克长安城。从起兵到入主长安,仅用时五个多月。

虽然军事上非常顺利,但打进长安后,李渊却面临缺钱的困境,他的钱袋子,太原从龙功臣刘义节便出了个计谋,把长安城街道宫苑的树砍了,卖给长安百姓烧,以易帛布,可得数十万。

“这位刘义节很了得,他本并州晋阳人,乃是稽胡族,大业末,补授晋阳乡长,得裴监举荐,投附陛下,从龙起义,成为开国元勋,如今已是右光禄大夫、太府卿、葛国公。”

王及贤是乡长,刘义节也是乡长,

但去年的晋阳乡长,今年已是葛国公了,他王及贤当了十年御宿乡长,现在也还是个乡长,不得不说,人比人得死。

李逸对这个刘乡长没啥印象,他只记得河东有个土豪叫武士彟,以前是贩木头起家的,野史更说他年轻时是卖豆腐的,武士彟隋末掏钱买了个鹰扬府的队正,然后看好李渊,散尽家财相助,也是一跃为从龙功臣。

“王叔可知武士彟?”

“那位也了不得,大业年间营建东都时贩木头起家,如今官拜光禄大夫、黄门侍郎,爵封应国公,”王及贤对武士彟也是一脸崇拜,一个贩木头的,凭着惊人的眼光,结识了当今天子,

太原起兵后,武士彟一直总领后勤,入长安后,李渊赏赐他钱三百万,杂彩五千段,京师大宅一座。等建唐后,又赐他良马两百匹,粟两千石。

“当今圣上待部下赏识最厚,当初从河东起兵的元从,有愿留京畿者,安置于渭北七县,赐予肥沃之地,许父子兄弟相袭,世代为天子元从禁军。

甚至陛下的家奴樊兴、钱九陇等,也同样因战功而封国公、郡公。

当初义军南下,陛下甚至将俘获的隋朝官军释放时,还授他们五品的散实官。”

李逸听了很佩服,李渊这方面确实很大方,也可以说正是李渊这种大方,让他迅速拉拢了很多人心。

相比起来杨广可就小气的多,当年杨广被突厥始毕可汗大军围在雁门,手下一万多士兵拼死守城,杨广颁下重赏,结果解围后,他却只封赏了一千来人。

这也使的去年宇文化及等在江都谋反时,杨广一手打造的骁果禁卫军,反而成了弑君者。

人家李渊把来抵抗他的隋军击败俘虏后,不仅放他们回关中老家,还每人给个五品的散实官。

虽说这散实官也只是个虚阶,又不用李渊发俸禄啥的,但这些俘虏回到关中后,四处一传播,谁都知道唐国公人好,等李渊杀进潼关,没多少人真正抵抗了。

长寿坊,

有坊丁守门,街角还有武侯铺,有武侯士兵当值。

李逸觉得长安城处处都很拘束,还是乡下更自在。

王乡长带着他直奔王大郎家,沿途还给他介绍坊中情况,长安县衙在坊西南隅。

整个长寿坊是个很大的长方形,很规整,中有十字大街,把坊分成了四大块。每块还有个小十字街,再分四块。

十字街北之西,那是酅国公府,也就是原来的代王府,李渊攻入长安后拥立的傀儡天子杨侑,退位后就是居住在此,降爵酅国公。

“那边是阎家,河南阎氏是关陇名门贵族,阎家已故老家主阎毗是隋殿内少监、石保县公,其夫人是北周武帝的女儿清都公主,阎毗的父亲是北周上柱国,隋朝追赠司空的荆州大都督阎庆,”

李逸听他如数家珍,却没半点印象。

“阎毗两个儿子,现在都在秦王府任职,长子阎立德是秦王府士曹参军,次子阎立本是秦王府库真。”

一听到这兄弟俩名字,李逸有印象了,因为这两是唐代有名的大画家,好像他们有个还当过宰相。

他不由的多看了眼阎宅,

这兄弟俩现在官职不起眼,但未来了不得啊,当然,河南阎氏也是有名的关陇贵族名门,底蕴深厚。

王大郎家住在坊东南,在小十字街边,宅院并不算大,一个很紧凑的廊院。

门敲开,是个奴仆开门,见到熟悉的王乡长,直接把他迎进门。

来到前院的厅堂,

王大郎正跟儿子们玩耍,看到王乡长赶紧相迎。

“这是罗家堡的李逸,今天吏部急召他来长安领官告,因天晚,便来你这借宿一晚。”

王大郎有些意外的愣了下,“上次就听二郎说起李郎,不知得授何官?”

“太子正字。”王乡长笑着对族侄道。

王大郎肃然起敬,甚至眼里有些不可置信。

他在长安户部做捉钱令史,其实地位挺低,只是流外吏。

他很清楚朝廷的那些官职,

其中有些官被称为清官,优先授给那些出身高门的士人,而许多寒门出身的人,只能做浊官。

官分清浊,难以逾越。

太子正字、校书,和秘书省的正字、校书郎等一样,都属于清官,那都是名门子弟的晋身之阶,

怎么会授给这个年轻人?

“无逸快把你的官告拿给大郎瞧瞧,吏部那老吏要了二十匹绢告身钱。”

李逸拿出告身,王大郎展开仔细看了半天,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如假包换的官告。

这个十六岁的年轻人,真的是一个敕授的从九品太子正字,清官,既清且贵。

“李郎认识太子殿下?”王大郎试探着问。

李逸摇头。

“我来之前,也根本不知道这事,现在还一头雾水呢。”

王大郎对李逸热情了几分,“你官告领了,但官袍还没领,这个要去少府寺织染方署领取袍、冠。到时,我帮你打听一下。”

王乡长说肯定是李逸的名气传到长安了,说李逸在乡里开办小学,又写出了三字经,还有独树一帜的瘦筋字,连孙伏伽、杜如晦、董秀才等人都交口称赞,传到长安太子耳中,然后征他入东宫为官也很正常。

“恭喜李郎,这可真是鲤鱼跃龙门,从此平步青云,将来前程似锦啊。”王大郎挺羡慕的,他辛苦打拼,却未能跳脱浊吏之流,

虽说流外吏,也能通过流外铨迈入流内,成为品官,但实在太难了。

就算跨入流内,但也不会有什么太大前程。

李逸这个太子正字就不同了,这个官职起家,那真是前程无量。

他赶紧让儿子去告诉妻子,吩咐下人准备一桌丰盛的酒菜,他要好好招待家里人。

“去叫绿珠拿我收藏的那饼湖州紫笋茶来,”他又让二儿子去喊家里最年轻漂亮的婢女来煮茶,甚至心里都打定主意,今晚让绿珠陪李逸。

绿珠很年轻,也很漂亮,煮茶的手法很好。

王大郎有些得意的对李逸道:“绿珠其实不是中原人,她是新罗婢。”

新罗婢,那可是奴婢里的名品,来自海东朝鲜半岛南边的新罗国,这里的婢女以美丽温驯而著称,深受长安贵族的喜爱。

一个新罗婢,往往能卖到数万钱甚至更贵。

王大郎身为小小长安捉钱令史,却拥有一个新罗婢,

这个新罗婢本是长安一个贵族家的,后来卷入一个案子中下了狱。王大郎后来通过关系,花了万把钱把这新罗婢弄回来了。

他原本是想养着,将来送给某个贵人,现在他觉得李逸就是那个贵人,值得把绿珠送出去。

“无逸以后来长安任官,考虑在哪买个宅子?需不需要我帮你张罗,你有什么条件尽管提,为兄我在长安城也还算有些人脉关系,肯定帮你寻一个合适的宅子,而且保证价格合适。”

李逸其实脑子还挺乱,

怎么就授官太子正字了呢,这先前刚拒绝了李世民的秦王府书令史,现在接受这太子正字的话,那很不合适啊。

万一让李世民知晓后多想了怎么办?

毕竟王乡长王法佐他们都只看到李建成是太子,却不知道大唐未来之主是李世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