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草房子发表
吃完一顿值得回味的饭食,在煤油灯下,一家子揉着肚子,听李安讲文化馆的趣事。
李安说起文化馆的食堂:
“偶尔能吃到不要钱的白面馍,一般都是玉米馍,还有一个菜吃。”
李三石震惊的眼眶都睁大了一圈:
“这吃国家粮的单位就是不同,白吃的都这么好。”
这件事情对于常常吃不饱的众人而言是巨大的冲击。
李安接着说遇到的其它事情。李三石和李平沉浸在“食堂”的事情中,他们觉得吃才是最重要的。
李平挺了挺腰板,说道:
“光是能这样吃,二弟去这文化馆就值得。”
陈慧兰赞同的点点头。
夜渐深,小河村变得一片漆黑,众人有了困意,便各自回房睡觉。
次日,天刚亮,李安就骑着自行车匆匆的返回了县城。
在路上,他遇到了熟悉的邮递员--王学文。
邮递员王学文拖着一堆信件和报纸,激动的朝李安喊道:
“李安同志,最新一期的《延河》到了,有你的包袱。”
这包袱里面是一叠《延河》,李安拿了一本出来,然后说道:
“剩下的就麻烦您帮我送家里去。”
王学文连连点头:
“不麻烦,我扫了一眼,上面有您的文章。我晚些,一定好好看看。”
李安微微一笑: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小说,希望你能喜欢。”
2人聊了几句,李安便骑着自行车往文化馆去。
到了文化馆时间还早,李安进到档案室,一个人看起《延河》。
这期的《延河》只刊登了李安《草房子》第一部的一半,剧情只到纸月转校到油麻地,桑桑揍欺负纸月的孩子。
这篇小说刻在了李安的脑海里,但再读时,却还能感到文字间的美和温情。
李安觉得这种好作品,无论放在未来还是现在,都会绽放足够的光芒。
没多久,王琼华到来。
她看到李安桌上放着一本《延河》,问道:
“小安,你这本延河能借姐看一下吗?”
李安把《延河》拿过去:
“您随便看。”
王琼华翻开《延河》,在目录一眼就看到了李安的名字:
“先看看小安的文章。”
她翻到《草房子》的一页,认真看起来。
开头写的主要人物是一个秃顶小学生,名叫秃鹤。他先是拿自己的秃头当宝贝,别人给好处才让人摸。后来,他讨厌自己的秃头,报复嘲讽他的老师和同学。最后,他又在文艺表演中凭借出色的演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故事平平淡淡,像是一碗水,不露痕迹的从嘴里流进胃里。
王琼华不知不觉就看完了这篇小说。
她突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虽然她是在城市读的小学,却在秃鹤、桑桑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王琼华迫切的想知道故事的后续。
她抬头,发现乔洁凑在后边,伸着脑袋在跟看《草房子》。
王琼华说:
“拿去吧,我看完了。”
乔洁欣喜的说:
“太好了,我拿回位子上去看。”
她来的晚,只看到后面的故事,前面的还没看的。
另一边。
何朋义读完了《草房子》,一时间愣在座位上。
他想不到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篇小说,这是与现在的主流文学完全不同的一部作品。
读完之后,他感到一种伤感,但伤感中又有一种鼓励他的力量。
何朋义小声的自语:
“李安,你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个骄傲的作家,可看完李安的这篇小说后,竟产生了一种折服。
同在一片蓝天下。
刘晓霞从一堆繁琐的账目中抽身出来,每天光是记工分,报各种费用,就足够让她头疼了。
何况,有时候,她要充当书记员,随公社领导下乡。
一个女知青笑吟吟的过来:
“晓霞,我拿到了最新一期的《延河》你要看看嘛?”
这女知青巧合之下跟刘晓霞成了朋友。她能从别的知青手里拿到各种书籍、杂志,看完后,都会拿来给刘晓霞看。
2人看完后,还会找空闲的时候,一起聊天。
女知青说:
“李安又有新小说了,我敢说,你肯定会喜欢的。”
刘晓霞一怔,想到了李安那张发着光的笑脸,她心想:
“你在文学的路上越走越远了,我还在原地踏步。”
她感到一阵心痛。
刘晓霞翻到《草房子》认真的读了起来。
里面所有的人物仿佛活生生的出现在她面前,读着读着,她竟然落下泪来。
她代入了纸月,她小时候也常常受到欺负,但是却没有一个“桑桑”替她出头。
女知青眨着眼睛说:
“是不是很好看,你先看着,我去干活了。”
......
在燕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当工人的王晓波,接过好友传来的《延河》。
这本杂志的原主人是谁,已经不知道了。不过半天的时间,边边角角已经翻的发卷。
好友激动的说道:
“李安又发小说了,您快看看,跟现在所有的小说都不同。”
王晓波看了一眼,就让这篇小说迷住了,这里面展现的朴素情感,是他从未在别的小说见到的。
一段时间后,他看完了这篇小说,遗憾的说道:
“可惜了,没有全部连载完。”
同在燕京的施铁生也看完了这篇小说。
看完后,他回忆起自己的年少生活,他羡慕里面的秃鹤和桑桑能够放肆的奔跑,挥洒自己的热情。
他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纸月。”
这篇小说一时间没有像《棋王》搬掀起热论,但传播的速度远超《棋王》。
在短短数日的时间内《延河》就卖出了朝过8万份。
《陕西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草房子》的评论,在文章里称李安为“一个活在童话里的作家”。
胡采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下来。
他对黄杨说:
“李安这小子又写出一篇了不得的小说,咱们《延河》沾他的光,总算走出了陕北。”
胡采庆幸自己冒着风险签下了李安的这篇小说。
......
李安的日子如常,他窝在文化馆里,上班摸鱼,下班写作。
刚开始,文馆里的同事,还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时间久了,也就变得平常了。
不过有一点好处,吃饭的时候,打饭的阿姨会刻意给他多打一勺菜:
“小同志,我女儿看过你的作品,您是个读书人,多吃点。”
这惹的乔洁十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