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闭幕式(求追读,求月票)
开幕式之后,三人就自由活动了。
主要是李念和周杨一起逛街,张颂闻自己去一一看展映的影片。
这些影片中,李念和周杨目前只看了一部《大象》。
是一部关于校园枪击案的美国影片。
也将会是本届金棕榈大奖的赢家。
这部电影应该是对科伦拜恩中学的枪击案的改编。
对真实事件的改编,也是影片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部分。
这其中掩藏在青少年的和平状态下,突然爆发出来的暴力与负面情绪演化而成的杀戮,让“校园霸凌”这个词,成为了多少人迈不过去的门槛。
这不是一个人,一部电影或者整个导演群体所能解决的难题了。
看的都有些郁郁不欢的两个人,在一间意大利餐厅,用鲜美的海鲜好好抚慰了一番。
剩下的时间里,就是纯玩了。
两个人逛景点,吃美食,看到有感兴趣的影片就去展映时间欣赏。
戛纳旅游算是让两个人给玩通透了。
张颂闻也只有在晚上回酒店的时候才能见到两人,也是离了大谱了。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短片展映的那天。
应该是戛纳组委会的安排,这次李念的短片展映放在了另外一部入围的华语影片《紫蝴蝶》的前一天。
这一天也是楼烨、章紫怡、冯元征、刘晔一行人到达戛纳的时间。
在展映影院门口看到脸上还带着疲惫的这行人来支持自己的短片的时候,李念很感动的感谢道:
“谢谢楼导,谢谢晔哥,感谢冯老师和紫怡姐的捧场!”
楼烨摆摆手,“在外,大家都是华国人,华国人自己肯定要团结的。行了,不用在这耽误了,看看你的短片成色如何。”
李念应声道:“好的,几位请!”
不到10分钟,短片放映结束后,响亮的掌声爆发出来。
在场的观众不少,大家都对这部华语短片观感很不错。
有几位观众还过来用李念听不懂的语言对他说出了他们的赞赏。
当然,赞赏这个含义是身边的朱欣欣告诉他的。
“还真不错,继续加油吧!”
楼导拍了下李念的肩膀后,另外三人也没有吝啬赞扬之词。
不过他们没有多待,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确实很累,几人的精神已经有些强撑了,就没多聊。
周杨环视着从身边经过的观众们,有些信心但又有些担心:“咱们应该能拿奖吧?”
李念摇摇头,“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没事,反正展映也结束了,等最后结果吧。”
说完,她看到了门口一位国内的记者在伸手招呼,便走了过去,主动打招呼道:
“你好,是国内的媒体吗?”
“对,我是新浪的记者,能问几个问题吗?”
“当然,问吧。”
“刚才的展映我也看了,短片的质量很高,我看观众们的反应也很支持,李导你有信心拿奖吗?”
“这个问题我刚刚也回答了我的同伴,那就是有没有信心都不影响我对奖项的期待,有奖最好,短片版权也能卖高一些。”
“哦?李导主要是想要把短片卖出高价吗?”
“也不能说是主要目的吧,短片也是影视的一种,也是一种表达创作人艺术观念的一种载体,短片拍完,评价那就是观众的事情了,但同时,参赛短片如果不挣钱的话,那戛纳电影节不是也会失去了对版权拥有者的吸引力了不是吗?”
记者点点头,“确实如此,那么你作为此借电影节唯二入选的华语作品之一,对于国内的观众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这次入选的是短片,下次,我再来欧洲电影节的话,会带我的长片来参加,国内的观众敬请期待。”
“李导这是已经有拍摄长片的计划了吗?”
“是有这个计划,具体的会向观众宣布的。”
“好的,那我也作为观众的一员表示期待李导的长片了,另外祝你能在闭幕式上有所收获。”
“谢谢!”
告别记者,李念三人回到了酒店以后,有一位客人不请自来。
是来自法国MK2电影公司的一位版权交易商。
有意思的是,这是一位意大利人,自我介绍叫安东尼奥。
不出意外,他是上门来问李念是否愿意出售短片的版权。
出价20万美元。
这比李念刚来那两天收到的报价5万美元高出3倍了。
不过李念还是想要等到闭幕颁奖以后。
也许,就能获奖了呢。
那到时候的价格,至少要比现在再多出2倍。
安东尼奥见此也没有失望,20万的确就是一个试探。
今天的展映过后,他就看出这部短片有拿奖的希望,这位来自华国的年轻导演,据他说还在上学,也是一位聪明人,肯定是想要等到最后了。
不过改编权受奖项的影响没有版权那么大。
他同样给出了20万美元的价格。
李念也同样觉得有点低。
两个人就通过朱欣欣这个翻译,你来我去的相互拉扯了1个小时。
最后价格定在了28万美元,只不过安东尼奥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如果在闭幕仪式结束以后,到时有同样的报价的话,MK2要有优先购买权。
李念同意了。
安东尼奥走后,全场没怎么说话的周杨和张颂闻收回了有些惊讶的眼神。
心中迅速算了一个账。
按照现在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率。
那就是...
“这就到手230万了?”
李念摇摇头,“还有税呢,文化行业的税点都不低,到手应该是180多一点。”
“那也可以了,这部短片,我没记错的话,花了20多万是吧?这已经是9倍的收益了,还只是改编权,后边如果能拿奖,那版权交易...”
算完李念也有些高兴的说道:“要不然这些国内的文艺片导演为什么要挤破头的往国外电影节闯呢,在国内撑死几百万的票房,还要等电影下影以后影院那边慢慢结算,再刨除制片成本、宣发成本等,手续繁杂不说,回款时间还慢,而且成本都不一定能收回来,但是往电影节转一圈,影片身价大涨,还是一锤子买卖,现金很快到手。我举个例子,贾章可导演的电影,从来没有给投资方赔过钱,每一部都能赚钱。国内的票房那么低,为什么他还能一直有钱拍电影,而且投资越来越大?就是因为他能赚外国人的钱。”
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周杨和张颂闻,感觉自己这个电影节确实没有白来。
真是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