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数据之前
1. 主体框架
50多年来,我们一直忙于保护数据,以至于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忘记了保护人本身。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们在思考数据治理问题时所运用的框架基本都是数据保护,或称数据隐私。不难发现,这一框架将保护数据置于优先地位,与数据安全思维有着紧密的关联。它所导致的结果,便是一个由思维二元对立、后现代超级个人主义以及过于狭隘的数字宇宙观等错误观念所主导的逻辑。依照这样的逻辑,数字世界是由包含于其中的各个数据包所组成的,与20世纪70年代的数据库性质正相符合。而从90年代开始,伴随着网络和数字生态系统的商业开发,这种观点得到了不断的固化和加剧。
为了理解数据治理的故事以及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研究其历史和相关概念的起源,尤其是隐私和数据保护相关概念随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的历史背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些探索,我们会更容易理解,我们所察觉到的当今数据治理危机,本质上可以追溯到出现数据处理和数据记录计算机化之时代变化的20世纪后半叶,以及网络自由主义思潮大受推崇的互联网发展早期。
上述因素将可能共同塑造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对数据和数字技术治理的思考方式。目前用以在数据库构建的环境和缺少法律约束的网络空间中对数据进行思考的“主体框架”不仅深刻地塑造了数据治理的历史,而且也将对其未来带去同样深刻的影响。而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挣脱这一框架对于我们走出目前所面临的僵局以及构想一个超越数据的未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