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诛方孝孺十族
洪武三十三年。
朱棣直接废掉了建文的年号。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朱棣是从朱元璋手中获得的帝位。
在正式的登基大典开始之前,朱棣还是需要做一件事情,诛杀奸臣,清理建文帝的余孽。
随后,朱棣在大殿接见了方孝孺。
“先生,这诏书,朕还是希望先生可以写下,金山银山,全都在先生的笔下了。”
朱棣看着方孝孺气定神闲,君王的气度已经展现出来了。
这份诏书,能够起到安抚天下人心的作用,所以这份诏书非方孝孺写不可。
这一刻,朱棣很是开心,方孝孺居然应召而来,这是不是臣服于自己的意思?
但朱棣绝不会想到,方孝孺应召而来,并不是给他写诏书的。
他要跟朱棣来一场,继位权的法律辩论。
方孝孺当场就哭了出来,不理朱棣,也不行礼。
朱棣的眼神开始变得凶残起来,他在一边道:“先生不要这样了,我不过是仿照周公辅政而已。”
“好!”
方孝孺也是正在等着朱棣的这句话。
他大声的开口道:“燕王朱棣,我问你,现在成王在哪里?”
朱棣皱眉:“自焚死了。”
方孝孺又问:“成王的儿子呢?”
朱棣有些恼火:“国家要年长的君主。”
方孝孺又问:“那成王的弟弟呢?”
朱棣一脚踹在了方孝孺的身上:“这是朕的家事。”
论领兵打仗,朱棣能吊打方孝孺。
但是,如果是辩论,一百个朱棣都不是方孝孺的对手。
这一刻,朱棣彻底撕破脸皮了,他没有那么多的耐心,让人拿出了纸和笔给方孝孺,逼他写。
方孝孺不写,然后一群人上来殴打方孝孺。
方孝孺写下“燕贼篡位”四字。
朱棣已经愤怒得丧失了理智,发出了野兽一般的咆哮:“你不写,不怕我诛你九族吗?”
“诛我十族又如何!”这是方孝孺的回答。
一边的任以虚心中吐槽:“真他妈的刚,诛杀十族,十族能给你来一句,你了不起,你清高!我们都是白送的?”
朱棣是什么人?
那是真的刀山火海上走出来的。
你跟他说十族,那么,他就一定会弄死你的十族。
就算是没有十族这个说法,朱棣也一定是可以帮助你搞倒十族。
朱棣让人把方孝孺拉了出去。
经历了短暂的兴奋之后,朱棣立刻开始清理建文余孽。
现在,他需要彻底的铲除后患。
“没抓到?”
任以虚看着回来汇报消息的狂妄居士朱高燧,随后询问道:“还是跑了?”
朱高燧也是十分无奈的开口道:“先生,从皇宫到金陵城外还有一条密道!”
“直接就在金陵城外,等到我出去的时候,根本就看不到建文帝的痕迹!”
“我知道了!”
任以虚微微的点点头。
倒是没想到,自己都已经开始这么安排了,居然还是让建文帝给跑了。
真的有密道,还是直接通往城外的。
深宫大殿。
“皇上!”
任以虚拿着一份名单道:“这是刑部拟定出来的罪责,黄子澄,凌迟,灭三族。”
“齐泰,凌迟,灭三族。”
朱棣抬头看着任以虚:“方孝孺呢?”
“姚广孝还是希望,皇上可以将其收为己用,此人,亦算是读书人的领头羊,若是他肯归顺皇上,天下的读书人,自然也就心安了!”
朱棣看着任以虚问道:“先生认为刑部这一份处理结果如何?”
任以虚沉思了一下,随后道:“皇上,若是真的要臣来说,只诛恶首,其余放过,如此才能展现皇上的宽容之心!”
“你不赞同灭族?”朱棣问道。
任以虚略微沉默,而后点点头:“皇上要坐稳天下,靠的并不是一味的屠杀,还有就是皇上的宽容,仁义,爱民之心!”
朱棣点点头,而后道:“先生倒是仁爱!”
“其实,也不全是这个原因!”
任以虚笑着开口道:“皇上,其实,臣不希望诛杀方孝孺十族,是因为臣稍微的算了算,臣好像跟方孝孺,都在这个十族当中!”
朱棣顿时咳嗽起来了。
任以虚继续道:“皇上,在城外的时候,臣曾经跟皇上说过,唐太宗。”
“那唐太宗也不曾大开杀戒,然则文治武功,依旧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皇上圣明,倒是不需要大开杀戒,来震慑人心!”
任以虚笑着开口道:“另外,皇上,臣这里还有一个好东西!”
“什么东西?”
任以虚拿出来了一个长长的布条,而后缓缓的开口道:“血书,足以让方孝孺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矣!”
任以虚缓缓的开口道:“皇上,可还是记得,昔日朱允炆,在耿炳文大败之后,屠杀三万京营将士的事情?”
朱棣点头:“这个,朕自然是知道的!”
任以虚道:“当初,宣读圣旨的乃是方孝孺,亦是方孝孺怂恿朱允炆屠杀三万京营将士,此人,罪大恶极,其心可诛,其行可诛!”
一边说着,任以虚直接摊开了血书,道:“皇上,若是诛杀了方孝孺,日后,只怕是对皇上名声不好。”
“可是,若是追究方孝孺屠杀京营三万将士,如此,便是替天行道,乃是正义之举!”
朱棣摊开了血书,顿时,一股血腥之气扑面而来。
上面还有一个个鲜活的名字,有些人不识字,只能在上面按下了自己的手印。
朱棣看了下去,都感觉有些触目惊心。
“先生这是从哪里弄来的!”朱棣忍不住问道。
任以虚道:“入城之后,臣特别安排的,三万京营将士,臣一点点的找到他们的名字,再来找到他们的家人,最后便是这血书了!”
朱棣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随后,朱棣缓缓的开口道:“先生您来说说看,朕,该如何?”
任以虚略微沉吟了一下,而后缓缓的开口道:“敢问皇上,要坐稳这大明的江山,是靠着千千万万的百姓呢,还是要靠着,这朝廷当中的文武百官?”
“孰轻孰重?”
朱棣点头道:“自然是天下百姓重要,太祖在的时候,勤政爱民,惩处贪官,何尝不是为了这天下臣民!”
“唐太宗也曾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任以虚笑着开口道:“这朝廷当中,文武百官很重要么?”
“不重要!”
“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太祖爷杀了这么贪官污吏,这大明的江山,不也是照样蒸蒸日上?”
“这天下百姓,不也是照样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