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哪个干部经得起这种考验?
苏利民的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
特别是父母住在羊城,又有稳定的事业,比起现在在红旗公社农场的那些知青家庭条件也好多了。
苏利民的母亲胡琴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当初知青下乡的时候,没有想办法让苏利民给留下来。
他母亲把责任全部归结于苏利民父亲苏建康的头上。
胡琴责怪苏建康头脑迂腐,不懂得变通。
政策是政策,执行是执行。
又有几个认真的执行呢?
政策不一定要执行,或者是可以变相执行。
领导给你两毛钱让你买一斤面粉,聪明的买1毛8一斤的自己揣两分钱在兜里,老实的买两毛钱一斤的。
他和苏建康倒好,还自己贴了一毛钱买2毛8一斤的。
非要让儿子去最穷最苦的地方去接受社会主义再教育。
说这是为了儿子好。
结果是苏建康的很多同事的子女都想方设法留在这城里,又或者是只是在附近农村下乡。
只有苏利民跑了那么远,来到了西南边的江州市江城县红旗公社插队。
胡琴心疼的不得了,不断的给苏利民寄东西、寄钱、寄信。
就是希望儿子在插队的时候日子能够好过一点。
刚刚下乡的时候,农场还管的比较严格。
父母寄过来的东西,都被扣在了农场领导那里,除了家书可以送到手上以外,其他的东西一律都不给。
不过这种情况从前年开始就好了很多。
1978年,国家召开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
决定调整政策,逐步缩小上山下乡的范围,有安置条件的城市不再动员下乡。
并且条件成熟的,安排返乡回城市。
虽然上山下乡运动还没有结束。
但是农场这些知青的心早就散了。
农场也不再严格的把关,知青的父母或者是亲人寄来的东西都如数的发放在本人的手上。
苏利民的生活条件一下就好了不少。
糖果、罐头、香皂、牙膏什么的食品和生活用品一直都没有少过。
烟、酒什么的虽然寄不过来,但苏利民有钱可以买呀。
这些东西可以到江城县百货商城以及供销社去买。
买烟买酒不仅要用钱,还要用票。
酒票和烟票,只要有钱其实也好搞。
改革开放之后,民心思动,城里面的不少人已经开始动歪脑筋赚钱了。
有关系,有渠道的人已经开始铤而走险倒买倒卖烟酒票。
苏利民有钱用钱就可以买到。
他看着满满一箩筐的东西,肉痛啊。
五粮液他可舍不得喝。
红塔山他也舍不得抽。
现在倒好了,全部要贡献出去了。
不过苏利民又咬牙牙,只要能回城,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苏利民还是摸了两包红塔山,揣到兜里,他觉得都已经给酒了,再给两包烟就差不多了。
他又把烟和酒放在最上面显眼的位置。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小心翼翼的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再偷偷的左右看了看。
确定没有人之后,他小心翼翼的爬上了2楼,找到了陶军的家,轻轻的敲着油漆成棕黄色的木门。
“谁呀?”陶军果然在家里。
“陶主任,是我,苏利民。”苏利民小声的应道。
很快门被打开了。
“唉呦是小苏呀!快请进请进。”
这几年来红旗公司的知青,陶军基本上全部都认的。
但最熟悉的也只有沈秋萍和苏利民。
沈秋萍的能力很强。
苏利民为人处事会让人更舒服一些。
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处事很见机。
所以沈秋萍在公社这边挂职帮忙,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
而农场里面的知青,基本上是由苏利民在领头带着管理。
领导可能不会用技术能力特别强的人。
但领导一定会用为人处事让他感到舒服的人。
陶军看见苏利民背过来的背篓,心中就比较明了。
“我给你泡个茶。”
苏利民赶紧说道:“陶主任,我自己来就行。”
陶军点点头坐在了沙发上,继续看着报纸。
苏利民泡好茶之后,先是和陶军寒暄了一下,然后才说道:“陶主任,有个事情想向你汇报一下。”
“你说。”陶军递过来一支烟。
苏利民赶紧站起来,微微前倾,双手伸过去接烟。
“陶主任,我爸妈前几天给我来电报,说我爷爷奶奶的身体不太好,特别是我爷爷都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了,可能没有多长时间了。”
“我爷爷他……他老人家,就我这么一个孙子,他每天都念着我……”
“从去年开始,各个地方的知青都开始陆陆续续的返城。”
“我想……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早一点回去,看望看望他老人家。”
苏利民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都有些颤抖,眼睛红红的。
陶军抖了抖烟灰说道:“事情是这么一个事情,政策也有那么一个政策。”
“但要说特殊情况,每个人都有特殊情况。”
“上周姚志明(知青)还来找过我,说他爹快死了。”
“前天陈宏成(知青)也来找过我,说他妈快死了。”
“昨天,李江龙(知青)更是哭着来找我,说他爹和他妈都快死了。”
“你也知道,上面的政策虽然下来了,但是下面的执行还是有时间的嘛,而且燕京那边只是说了,逐步缩小上山下乡的范围,又没有说停止上山下乡。”
“江城县有上千名知青,每个人都有特殊情况,你说县城该怎么搞嘛?”
苏利民听到这话,心里面开始骂娘。
他以为自己应该是努力的,比较靠前的了,没有想到这三个兔崽子比自己还早一步。
而且三两个兔崽子居然比自己还狠。
自己只是说了爷爷重病,希望能看到自己。
这三个兔崽子竟然说爹快死了,妈快死了,爹妈都快死了,怎么不说自己快死了?
苏利民觉得自己再不回去,他才真的快死了。
苏利民急忙说道:“陶主任,我听说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
“去年红星公社有一个知青,就是因为对公社有卓越的贡献,虽然没有名额,但也被特批提前返城了?”
陶军点点头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你说的是李向林吧。”
“前年冬天,红星公社的储木场遭火灾,人家李向林第1个冲在前面,为储木场挽回了损失,县知青办特批他返城的。”
苏利民咽了咽口水说道:“那,那……如果我发明了能够和大城市粮站媲美的碾米机和粮食烘干机,算不算是特殊贡献。”
苏利民说了这话之后,赶紧把竹篓送到了陶军的面前,“我爸从小就教育我,要知恩图报,懂得感恩。”
“自从我来红旗公社插队,陶主任一直关照我,鼓励我!”
“我一直想找机会,感谢陶主任。”
“陶主任对我的恩情,我这辈子都不得忘。”
陶军眼睛往下,看到了五粮液、红塔山、信封,当然还有水果罐头以及奶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