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界的金融大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2章 做大做强 二

第二天的面试,形式上非常简单,就在这家小厂子的门卫室里,因为此地长期有人看守,房间还算干净。

厂里大楼长期无人打扫,里边已经落下厚厚一层灰,对爱干净的向涛来说简直没法下脚!

这边向涛的小金杯刚刚到,就看到大门外已经聚集了好多人,男男女女年纪轻的中年的都有。

现在正是企业改制的巅峰期,下岗职工多得是,这些待业人员都是小厂子属地YP区给推过来的。

门房看老板来了,乐呵呵的打开大铁门招呼向涛对小金杯进入,还在车上的向涛也招呼等候在门外的众人:“都进来,招聘马上开始!谁是陈珂?”

“我,我!”

一个30多岁的青年从人群中走出。

向涛在门房坐定,招聘会随即开始。

第一个就是刚才的陈珂,此人就是魔都理工大宁副校长介绍过来的。

陈珂31岁;未婚;湖南衡山人;今天这么多来应聘的就是他穿得体面,西装笔挺衣冠楚楚,看上去精神面貌极好的!

向涛也爱干净,一眼就感觉不错。

经过一番交流,陈珂对打印机墨水的国产化推崇备至,认为是一桩极好的生意。

和服装鞋帽这一类低附加值高竞争的低端产业相比,目前来看墨水厂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市场前景更是可以放眼全球!

这句话也是向涛心中野望,它彻底打动了向涛。

当即招聘陈珂为自己的助理,每月薪水6000,这在时下相比于平均1000左右的月薪,也算是高工资了。

“谢谢向老板,我一定不辜负您的希望好好干!”

向涛还给陈珂画大饼,要是企业生产好还会有奖金,适当的时候还会给陈珂补贴房租。

这让这个湖南人更加高兴,他很肯定的说:“钱不钱的无所谓,我看中的还是我们企业的独一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很好!”

向涛已经听出陈珂话里的含义,即:他还相当一方诸侯,也就是分厂的厂长!

至于员工招聘就简单多了,会烧锅炉的招聘几个,懂过去干过维修的招聘几个。其他生产线上的工人只要年龄在18到40岁,智商在线无残疾,长相基本过得去,向涛都会吸收进来。

按照庞教授的测算,真正在一线生产的员工;和机器设备的维修工加起来,只需要五六十人即可。

不过向涛是老板,他站得更高想的更远,还是多准备了半套人马预备着,外加办公室的行政财务等管理人员,一共招聘了70多人。

晚上向涛还把属于行政人员的不部分名单带回家里,仔细分析挑拣出好几份简历,准备让他们担任管理人员。

挑选好干部的人选,向涛还逐一给他们打电话,通知他们明天开始正式上班。

第二天早上,还是昨天面试的门房,向涛召集几个干部在门房开了个小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青云墨水厂也是如此。

向涛拿着昨晚上写好的名单开始宣布,陈珂作担任他的助理,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入他不在单位,一切事情都交代给陈珂。

生产科长;申斯伟,原来织袜厂的生产科长,

财务科长;闻静萱,也是原来织袜厂的财务科长,

向涛有将制鞋厂织袜厂合并的想法,这样至少做办公室的行政人员就会多出来好多,这两位也是有点能力的,那就物尽其用吧。

别看他们上班的距离远了很多,当时在墨水厂他们还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销售科长张亮也是一位从私企跳槽过来的,跳槽的理由就是:私人老板眼红张亮能拿到巨额推销提成,直接将其打入冷宫。后果就是张亮跳槽过来了。

此人也是运气好,他是在昨天向涛招聘时,看到大门内吵吵嚷嚷好多人,误打误撞跑进来自荐的。

目前厂子刚刚开始启动,向涛准备采取扁平化管理,生产上暂时不设立工段长车间主任,生产科长申斯伟直接管理各位班长。

开完会,向涛让陈珂带个人一起去买些扫帚抹布啥的,一起动手先把办公室给打扫干净了。

下午,厂里开进来两辆五吨平板卡车,将四台蒸汽锅炉送过来,没一会又来了一台汽车吊,慢吞吞的将锅炉从卡车上卸下来。

向涛看着四台和他差不多高的蒸汽锅炉,心里很高兴,明天维修工一到就能将锅炉安装到位,“小作坊”就能一点点的壮大起来。

锅炉就位了,厂里的搪瓷搅拌杆也就为了,各处管道也换成了不锈钢的,各种原材料纷纷到位!

在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厂里开始试生产。

打印机墨水国产化的研发者庞雪峰副教授;还特意带了两个学生过来指导生产。

庞教授还为宁副校长带话,“等到墨水厂正式投产,他一定过来表示祝贺。”

这都是小事,还是今天的试生产最要紧!

随着陶瓷搅拌缸上方的水龙头打开,锅炉房提早预备好的蒸馏水哗哗的从不锈钢水龙头里流出来。

随后工人们在庞教授的指导下,将黑色颜料粉末;光敏固化剂;颜料粘合剂等一项一项的加入到搅拌缸。搅拌器一开,搅拌缸里各种物资开始互相融合。

根据庞教授的解释向涛才明白,原来打印机的墨水和普通的钢笔墨水区别还是很大的。

打印机墨水含有化学物质有一定腐蚀性,而普通墨水大部分为颜料墨水。打印机墨水是通过紫外线与光敏固化剂反应凝固的,普通墨水一般是通过高温或者自然晾晒。

普通墨水容易干,干了之后会把喷头堵住,打印墨水一般不会。

忙活了一整天,到快下班时间生产科长申斯伟给向涛报告,“截止到现在16点整,一共生产了3000瓶墨水,估计大家熟悉后能每天产七八千瓶。”

这里瓶的计量单位,是以加满一个打印机墨盒为标准。

向涛在心底盘算了下,一天能产七八千瓶,梅瓶成本不过十块左右,那么这家小厂子每天就能产出六七万净收入。

一个月就是20万上下,一年就是200多万呐!

可以可以,非常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