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董卓入京前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83/52626883/b_52626883.jpg)
第99章 河内之战,群雄讨董(一)
(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
……
河内郡,怀县。
此刻府邸内,气氛热烈。
只见袁绍身着华服,面容威严,端坐在主位之上,其目光扫过众人,微微一笑,道:
“诸位,今日我等齐聚于此,皆因一件喜事,白波军首领郭太已明确答应我等请求,愿与我等联手共同对付董卓!”
须知,白波军,作为昔日黄巾军残留下来的余孽,虽多为流民出身,但作战勇猛,人数众多,足有十余万之众。
袁绍深知,有了这白波军十余万人的加入,己方的实力必将大增,再加上此刻白波军所处位置敏感,一旦其顺利拿下河东,便能对董卓的后路造成极大威胁,待来年己方联军三路大军一同围攻洛阳,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到这里,袁绍的心情着实有些不错。
此刻,许攸,逢纪等袁绍麾下的一众文武亦是纷纷起身,拱手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此番白波军的加入,必将助我等一臂之力,接下来我等必能顺利驱逐董卓,匡扶汉室!”
袁绍见状哈哈大笑,起身踱步,道:“董卓逆贼,残害忠良,祸乱朝纲,我等士人,向以天下为己任,岂能坐视不理?如今白波军加入,我等当趁此良机,逼迫董卓退出洛阳,交出朝中大权!”
堂下的王匡见状亦是面露喜色,端着酒杯,兴奋地说道:“袁公所言极是!接下来我等当齐心协力,共讨董贼,在下不才,愿率麾下泰山军为先锋,率军南下,直取洛阳!”
袁绍摆了摆手,道:“王公且慢,董卓老贼向来狡猾多端,其麾下兵马又是当今天下有数的劲旅,我等多需谨慎行事,不可大意轻敌,待稳住阵脚之后,再徐图进取不迟。”
众人闻言皆是点头称是。
突然,一名亲信匆匆而入,附在袁绍耳边低语几句。
袁绍面色微变,随即又恢复常态,道:“韩浩传来消息,董卓突然出兵,攻破河阴县,擒获县令杜阳,在得知杜阳乃是韩浩之舅后,董卓当即以此为要挟,试图说降韩浩。”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
袁绍见状,不由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懊恼,没想到董卓竟然如此迅速地做出了反应。
其深知眼下河阴县的失守意味着什么,韩浩一旦孤立无援,河内防线必将岌岌可危。
就在袁绍思考之时,却见王匡猛地拍案而起,怒道:“董卓老贼,竟如此无耻!袁公,我素知元嗣(韩浩字)为人,其乃是忠勇之人,必不会受其胁迫!”
袁绍见状点了点头,沉声道:“公节放心,公嗣已拒绝董卓要求,且派人前来通知我等,盼我等速派援军。”
“原来如此,公嗣麾下兵马不多,面对董卓大军,恐坚持不了多少时日,我这就率军南下支援!”
袁绍见状,当即拦下王匡,对其说道:“公节兄,我知公嗣为你心腹,你有所心急,在所难免,但切勿慌乱,此事我等尚需从长计议。”
王匡闻言,急道:“袁公,河阴已破,董卓大军正往河内而来,若我等不速发援军,恐河内危矣!”
袁绍闻言强作镇定,抬手示意王匡稍安勿躁:“公节兄先莫要惊慌,且待我等先商议一下对策再说。”
随即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许攸和逢纪身上,道:“元图、子远,不知二位可有良策?”
许攸沉思片刻,率先开口:“主公,依我之见,董卓此次来势汹汹,我军切不可与之正面硬拼,当务之急,是先避敌锋芒,待其锐气稍挫之后,再行对敌!”
“计将安出?”
“主公可先派出一路援军,驻扎在险要之地,扼守住咽喉要道,阻挡董卓的进攻,同时,迅速派人去通知郭太,让他命令麾下的白波军加快汇合的速度,只要白波军一到,我军兵力大增,便可与董卓一决高下。”许攸想了想,说道。
逢纪见状亦是微微点头,赞同道:“子远所言极是,此外,我们还需尽快稳定军心,韩浩将军面对董卓威逼,还能坚守不降,当是我军的榜样,我们应大力嘉奖,以激励其他将士。”
“元图所言甚是,稍后,我便派人前去嘉奖!”王匡当即保证道。
其后,王匡稍顿了顿,眼中不由闪过一丝狠厉,“至于董卓派去说降之人,当杀之,以儆效尤!”
“王公,所言甚是!”
众人闻言,皆是点了点头,赞同道。
袁绍听着二人的建议,思索了片刻之后,心中逐渐有了主意。
当即看向王匡,说道:“公节兄,汝身为河内太守,对本地地形最为熟悉,依你之见,何处最为适合驻军防守?”
王匡闻言,也不由渐渐冷静下来,他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河阳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河内的重要门户,先前我便命元嗣率军驻守在那里,我愿即刻率麾下精锐泰山军,前往河阳津与其汇合,加强防守,想来只要能守住河阳津,董卓便难以长驱直入。”
“王公节麾下的泰山军向以勇猛善战著称,是其手中的嫡系精锐部队,远非众人麾下刚刚招募不久的郡兵可比,即便不敌董卓麾下的凉州铁骑,但想来用防守险要,应是不难。”
想到这里,袁绍当即点了点头,表示认可,道:“好,公节兄麾下的泰山军向来勇猛善战,有公节兄率军亲自前往,我便放心了。
其后,我便率颜良、文丑等几员大将,前往孟津驻守,我在那里牵制董卓,你我二军互为犄角之势,如此,想来应当能够挡住董卓一段时间,为大军汇合争取一些时间。”
颜良、文丑皆是袁绍到河北后,慕名来投的猛将,武艺高强,有他们相助,袁绍相信自己应当能够在孟津坚守一段时间。
商议已定,众人便开始迅速行动起来。
王匡刚回到自己的营帐,便立刻点齐了五千泰山军,这些士兵个个身强体壮,手持利刃,腰佩强弓,在月光下闪烁着肃杀之气。
“兄弟们!”
王匡站在点将台上,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的士兵,面色严肃道
“董卓那老贼进犯我河内,妄图颠覆我大汉社稷,今日,便是我们报效国家的时候!随我前往河阳津支援韩将军,守住我们的家园,杀退敌军!”
“杀!杀!杀!”
士兵们闻言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夜空,士气倒是颇为高昂。
他们多为王匡花费家财在老家招募的乡勇,对王匡极为忠诚,在王匡言语的鼓动之下,眼下,皆怀着对董卓的满腔怒火,只盼着能早日与敌军交战,将敌军杀个片甲不留。
见在自己的鼓动之下,麾下兵士尽皆士气高昂,王匡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翻身上马,手持佩剑,一马当先,率领着泰山军向着河阳津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袁绍也在自己的营帐中调兵遣将。
颜良、文丑二人早已在帐外等候。
只见颜良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文丑则身形矫健,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劲,此刻,二人尽皆身披重甲,威风凛凛。
“颜将军、文将军,此次我等前往孟津驻守,责任重大,务必拖延住董卓的进攻,为我军争取时间。”袁绍严肃地说道。
“主公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若不能守住孟津,愿提头来见!”
颜良闻言当即抱拳说道,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文丑见状亦是也跟着表态:“末将定与颜将军并肩作战,绝不让董卓前进一步!”
袁绍看着二人,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我期待着二位将军的表现,出发!”
随即大手一挥,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孟津进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