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从山西要的
摆在面前那一盘盘香气四溢、色泽诱人的饭菜,此刻在他眼中如同毫无吸引力的糟粕,他瞧都没瞧一眼,转身就像一只脱缰的野马般冲了出去,打算和舅舅并肩作战,一起寻找姐姐。
不单单是科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没了胃口,全家人此刻都如同霜打的茄子,哪还有心情吃饭。
大家围坐在桌旁,原本热闹的氛围荡然无存,空气仿若都凝固了,只有沉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然而,有人默默嘀咕了一句:“不吃饭,孩子也不会自己回来呢。”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沉浸在担忧中的众人。
在科伟父亲的轻声鼓励与不断劝说下,赵梅、科伟他们才勉强端起碗筷,机械地往嘴里扒拉了几口饭菜,可那饭菜嚼在嘴里,味同嚼蜡。
不管怎么说,这一场意外让一家人的心情跌入谷底,整个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时间在煎熬中缓缓流逝,好不容易等到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回家的时候,刚踏入家门,就看见科娟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回来了。
赵梅又惊又喜,眼眶瞬间红了,可还没等情绪平复,她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你去哪了?”科娟眨了眨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一脸无辜地说:“我跟着奶奶去姑姑家去了。”
赵梅一听这话,积压在心底的担忧瞬间化作熊熊怒火,她提高了音量,对着科娟嗔怪道:“你这孩子,不管去哪里,总得跟我们说一声啊!你知不知道全家人都快急疯了,到处找你,就怕你出什么事儿!”
科娟被母亲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得缩了缩脖子,眼眶里泛起了委屈的泪花,小声嘟囔着:“我走的时候,还以为你们看见我了呢……”
后世的科伟,觉得如果要是有人丢了,第一时间应该先问问自己家的亲人,然后再报警之类的。
科伟常常思索,如果再有类似有人丢了的情况发生,第一时间确实应该先问问自己家的亲人,而不是盲目地四处寻找,这样也许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惊慌与担忧。
从那以后,每当家庭聚会时,大家都会不自觉地想起这件事,然后笑着感慨一番。
而科娟也在那次事件后变得格外懂事,每次出门或者离开家人的视线范围,都会主动告知去向,生怕再让家人着急担忧。
这天放学了,科娟、科伟和淑云三个小伙伴如同往常一样,在村子中央的那棵老槐树下尽情地玩耍着。老槐树像是一位忠实的守护者,洒下大片绿荫,为他们遮挡着炽热的阳光。
正玩得兴高采烈之时,淑云像是怀揣着一个了不起的秘密,突然停下动作,小脸涨得通红,眼睛亮晶晶地对着科娟说道:“科娟,我跟你说,我有弟弟了!”那语气里满是按捺不住的兴奋与新奇。
科娟一听,眼睛瞬间瞪得溜圆,满是好奇地追问:“真的呀?那你的弟弟从什么地方来的?”她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各种奇妙的想象,是不是像童话故事里那样,弟弟是从天上的云朵里掉下来的,或者是神仙爷爷送来的礼物。
淑云眨了眨那双灵动的大眼睛,神秘兮兮地凑近科娟,压低声音说道:“是要的。是我爸爸妈妈从山西要的。”在豫城科村,村民们把抱养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说成是“要”,这是村里由来已久、心照不宣的说法。
科娟一听,好奇心愈发被勾了起来,这么神奇的事儿,她可一定要去看看。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拉起科伟的手,就像两个即将踏上冒险之旅的小探险家,脚步匆匆地朝着淑云家里奔去。一路上,科娟的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脑海中不断想象着那个从未谋面的小男孩会是什么模样。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淑云家的院子门口。
科娟深吸一口气,拉着科伟小心翼翼地迈进院子。
抬眼望去,只见院子里一个小男孩正在蹒跚学步,他长得虎头虎脑的,脸蛋红扑扑的,眼睛又大又黑,仿若两颗黑葡萄,穿着一身略显宽大的新衣,看起来十分可爱。
小男孩看到有陌生人进来,也不害怕,反而咧着嘴笑了起来,露出还没长齐的几颗乳牙,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逗得科娟和科伟也忍不住跟着笑了。叫什么名字呢?”科娟瞪大了眼睛,满是好奇,忍不住地开口问道,那目光紧紧地锁在淑云弟弟身上,仿佛想要从这个小小的人儿身上探寻出所有的秘密。
“我妈说,给他起的名字叫建宇。”淑云脆生生地回答道,脸上洋溢着自豪,似乎这个新名字给他们家带来了无尽的喜气。
科娟听完,心中默默记下,回去之后,便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迫不及待地飞到赵梅身边,叽叽喳喳地把看到淑云弟弟以及他名字的事儿一股脑全告诉了赵梅。
赵梅的脸色却微微一变,神色变得有些凝重,她赶紧叮嘱科娟:“不要乱说。”
在那个相对传统且有些观念较为保守的村子里,抱养孩子毕竟不是一件能随意宣扬的事儿,赵梅生怕孩子口无遮拦,引出不必要的麻烦。
当时的科伟,年纪尚小,对于这一切只是懵懂地看着,并没有过多别样的想法。
然而随着时光悠悠流转,到了后世,经历了诸多世事变迁的科伟,再回首这些过往时,心中不禁泛起诸多感慨。
他发觉小孩子起名字这件看似平常的事儿,实则越来越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就像科伟的父亲,由于出生在抗美援朝那个战火纷飞、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热血年代,家人为了铭记那段历史,也饱含着对国家胜利的祈愿,便给他取了小名叫做抗美。
这简单的两个字,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家国情怀,每次叫起,仿佛都能看到志愿军们英勇奋战的身影。
而科伟的两个本家叔叔,更是巧合得如同被岁月特意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