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哪有重生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4章 捉泥鳅

那是一个周末,科娟迈着轻快的步伐,笑声如银铃般清脆,身旁是她的同学红袖,两人并肩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红袖,这个与科娟年纪相仿的女孩,命运却在她儿时留下了残酷的印记。

一场小儿麻痹症,让她身形瘦小,身高不足一米。可她那小小的身躯里,藏着大大的能量,眼神中透着坚韧与温和,宛如寒夜中熠熠生辉的星子。

一路上,两人亲密无间,分享着少女的心事,欢声笑语不断。

然而,每当碰上那些调皮捣蛋的男同学,欢快的氛围便会瞬间凝固。

这些调皮鬼仗着自己的“优势”,对红袖指指点点,甚至做出过分举动。

每当这时,科娟总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像一头护犊的小狮子,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躯挡在红袖身前,目光坚定,语气强硬,与那些男生据理力争,让他们不敢再肆意妄为。

或许正是因为科娟一次次的仗义相助,两人的情谊愈发深厚,几乎形影不离,成了彼此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

在学业上,红袖的成绩只能算得上中等,可每到学期末,她总能被评选为三好学生。

起初,大家虽满心疑惑,却因年纪小、心思单纯,不好意思开口询问。时光匆匆,孩子们升入初中,胆子也大了起来。

终于,几个胆大的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为什么红袖成绩不是最突出的,却总能被评为三好学生呢?”

班主任是本村人,面对这个问题,他脸上露出温和又略带感慨的神情,缓缓说道:“同学们,评选三好学生,并非只看成绩。红袖同学虽在学习上未名列前茅,但她面对生活的苦难,从不抱怨,始终乐观积极。她坚韧努力,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而且,她在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她完全配得上三好学生这个称号。”听到这番解释,同学们恍然大悟,对红袖多了一份敬佩。

五年级的科伟,起初对老师的说法并不认可,毕竟五年级和四年级虽只差一年级,学生心理上却没成长多少。可多年后的科伟回首往事,却觉得老师做得十分正确。

午后,修重风风火火地找到科伟,兴奋得满脸通红:“科伟,我发现村头那条河里有好多泥鳅,咱们去挖泥鳅吧,晚上炸着吃可香啦!”科伟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尽管心里有些害怕,可在修重的怂恿下,还是点了点头。

两人带着小铲子和水桶,兴高采烈地来到村头小河边。

河水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晶莹光芒。修重熟练地用小铲子敲开冰面,在河泥里挖了起来。

科伟有样学样,不一会儿,修重就挖到一条泥鳅,兴奋地大喊:“科伟,你看,我挖到一条!”科伟连忙凑过去,只见一条肥肥的泥鳅在修重手里扭动着,试图挣脱。

受此鼓舞,科伟挖得更卖力了。

在寒冷的河水中,他们的小手被冻得通红,却丝毫未减挖泥鳅的热情。

水桶里的泥鳅越来越多,两人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他们带着满满一桶泥鳅,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回到家,修重迫不及待地准备炸泥鳅。

他把泥鳅从水桶里捞出来放在案板上,熟练地用小刀划开泥鳅肚子,取出内脏。

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解剖好的泥鳅竟还在案板上蹦跶,这一幕把科伟吓坏了。

他瞪大双眼,看着还在挣扎的泥鳅,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与愧疚。

他呆呆地站在那儿,脑海中不断浮现泥鳅挣扎的画面,突然意识到,这些泥鳅也是鲜活的生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

而自己和修重,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竟残忍地剥夺了它们的生命。

强烈的负罪感让科伟难受极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修重却没在意科伟的异样,继续忙着炸泥鳅。

不一会儿,厨房里弥漫着炸泥鳅的香味。

修重端着一盘炸好的泥鳅,兴奋地招呼科伟:“科伟,快来尝尝,可香了!”

科伟看着那盘炸泥鳅,却怎么也提不起食欲,摇了摇头说:“我不想吃了,以后也不捉泥鳅吃了。”

修重十分奇怪,问道:“为什么呀?这么好吃的泥鳅,咋突然不想吃了?”科伟沉默片刻,把心中想法告诉了修重,修重听后,也陷入了沉思。

此后,每当修重看到有人捉泥鳅,就会想起那个冬日,想起被自己和科伟捉来吃掉的泥鳅,心中涌起深深的愧疚。

他也常把这段经历讲给小伙伴听,告诫他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不要轻易伤害它们。

在科伟的成长历程中,这件事成了他心中深刻的记忆。

它让科伟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学会了尊重和珍惜每一个生命。

多年后,科伟渐渐长大,那个冬日的经历始终印在他脑海,成为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或许未来的日子里,科伟还会遭遇形形色色的事情,但这段关于泥鳅的记忆,将永远伴随他,提醒他保持一颗善良和敬畏生命的心。

后来,科伟接触到了佛家文化,更读到唐代诗人白乐天的《鸟》:“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诗中的深意,恰恰印证了他当初的做法是正确的。

或许,他的这种理念与行为,难以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与拥护。

有些人秉持着这样的观念,认为动物自诞生起,便天然肩负着为人类服务、成为人类食物的使命。

然而,只要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便能轻易察觉,这种观点破绽百出。

毕竟,每一个即将被宰杀的生灵,没有哪一个是心甘情愿走向死亡的。

在生命终结的前夕,家禽家畜会惊恐地奔逃、鸣叫,现场一片鸡飞狗跳,它们以自己的方式抗拒着被屠戮的命运,这便是生命本能的求生欲。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与观点都存在差异。

只要这种观点与行为,不会对他人造成困扰,不会给社会带来危害,那么,是不是都应当给予尊重呢?

毕竟,尊重多元的价值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