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假葡萄原是真琉璃
林冲一个箭步上前,从张雍手中接过那串葡萄,仔细端详起来。
手指轻轻摩挲着葡萄的表面,一阵冰凉光滑的质感传来,仿若一股清凉溪流从指尖淌过。
自己此前虽然在博物馆中见过这串琉璃葡萄,但那仅仅是隔着一层玻璃遥望,但现如今竟能零距离上手把玩,也着实让林冲兴奋不已。
虽知这北宋已经开始出现琉璃制品,但如此精妙绝伦、几可乱真的琉璃葡萄实在是罕见至极。
“若我所料不错,这串葡萄可是琉璃所制?”林冲朝张熙微笑问道。
“这……这竟是琉璃所制!”
史进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嘴巴大张,呆呆地站在原地,半晌才回过神来,喃喃道:“这竟是琉璃所制?那当真是巧夺天工、举世无双!我只道是真葡萄,真是眼拙了!”
眼神中满是惊叹与难以置信。
陈到原本还在捧腹大笑,此刻笑声戛然而止,脸上的笑容僵住,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惊愕。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串琉璃葡萄,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倾,似乎想要看得更真切些,嘴里念叨着:“这怎么可能?这琉璃竟能做出如此模样,仿若真葡萄一般。”
张雍也是满脸诧异,看着林冲手中的琉璃葡萄,心中暗道自己几十年官场生涯,也见过不少奇珍异宝,但如此精美绝伦、以假乱真的琉璃葡萄仍然是生平仅见。
张氏作为在场的唯一女性,自是天生对这些玲珑光闪之物无比喜爱,当下目光在葡萄上流连忘返,不忍再挪开分毫。
张熙见在场众人这般神色,心中自是十分得意,只对林冲答道:“林兄不愧是京城官家出身,果然是见多识广。此物的确是琉璃打造。今日便当做新年贺礼送予嫂夫人了。林兄你就委屈一二,待明年我再寻得其他珍奇玩物送与你不迟,哈哈!”
张熙早已将张氏目光收在眼底,哪能不知女人心中所想,当下便做了个不大不小的人情卖予林冲。这一份礼物,既能讨得林冲的欢心,又能在张氏那里落下个好印象,可谓是一举两得。
林冲知晓他也是有求于自己,况且此物张氏确实喜欢,之前一直欠张氏一件珍贵礼物,今日算是圆了这个念想。张熙那边,日后总有还他人情之时,也不用太过着急。
当下也不客套,将琉璃葡萄装起,递与张氏收好。
张氏接着匣子,当下对众人招呼一声,便急匆匆地快步往后堂走去,想是要细细把玩一番了。
陈到望着张氏离去的背影,心中犹如蚂蚁爬树,痒的不行,自顾自地喃喃道:“这小丫头也不知道尊老,此等宝物理应给我这年长之人细细把玩一番才是,这么着急收起来,还怕老夫不还给她不成……”
林冲又饶有兴致地向张熙问道:“不知这打造琉璃葡萄的工匠是何人?有这等技艺的工匠想必不是无名之辈吧?”
“这回林兄可就猜错啦!”张熙得意地笑道,“不瞒各位,打造此物之人并非什么琉璃工匠,也不是什么名人大家。而是我芮城县的一名富家子弟,姓王名康。此人家境优渥,本可一生衣食无忧,尽享荣华富贵。”
见林冲等人皆露出好奇之色,张熙继续道:“可这王康却独独痴迷于琉璃制作,自幼便对那些晶莹剔透的物件着了魔,硬是不顾家人反对,在十三岁那年独自前往州里的琉璃匠铺当学徒,不出两年,技艺就已远超州里的任何一位琉璃师傅。
年龄稍长一点,便瞒着家人在芮城县西北角租下一处宅院,雇人将其改造为琉璃工坊,又请来几个年幼学徒给他打下手,成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一头扎在工坊里摆弄他的各种琉璃材料。
林冲听了,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之色:这富家子弟放着好日子不过,竟如此执着于手艺,倒是难得。远比那些成日里四处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要好的太多了。不知怎得,脑海中总是浮现往日在京城之中,那个高太尉家的傻儿子来。
张熙接过张雍递来的一杯暖手热茶,紧紧捧在手中,接着道:“前阵子林兄不是让我和苏烈在周边搜寻各类工匠嘛,我见他技艺高超,便邀请他开设店铺,对外出售那些琉璃制品,以此吸引芮城县的人流和税收。
但不想此人油盐不进,明明手里抱着金刚钻,但就是不揽这瓷器活儿,硬是不肯开店。我大怒之下,便要对他动粗。谁知这家伙轻描淡写的丢给我这串琉璃葡萄,当时就把我给镇住了。
我张熙走南闯北多少也见过些世面,但如此稀有的珍宝,真的是头一次见。
此人又说这串琉璃葡萄虽然只是他随手所做,其中也有不少瑕疵,他自己是完全看不上眼。但如果拿到市面上售卖,这串琉璃至少可以抵得上数百两白银了。然后问我,是要这串琉璃葡萄,还是让他开店卖些垃圾货?
无奈之下,我只能收了这琉璃葡萄。今日赠予林兄,也算是借花献佛了。”
听完张熙的介绍,林冲心中对这个王康愈发感兴趣。如此精巧逼真、价值连城之物,在此人眼中不过是个失败的习作,如果是他潜心制作的成功之作那该是何等的惊世骇俗!
不过此等技艺只是拿来制作这些玩赏之物多少有些浪费,如果能做出一副望远镜来……啧啧,那日后战场之上,己方队伍岂不是跟开了作弊器一般?
林冲想想就觉得很美好,当即约了张熙,待春节过后,务必要去芮城见一见这位绝顶的琉璃大师!
如此这般,众人又闲谈良久。
此时,外面天色渐暗,鞭炮声也逐渐多了起来。
张氏将店内伙计都打发回家过年去了,本想请陈到也早些回去休息。但陈到称自己孤家寡人,回家了也是一个人吃年夜饭,不如就在这跟大家一起搭伙过年。
陈达、杨春帮着张氏在堂内多燃了几盆炭火,烧得屋内暖烘烘的,仿佛将外面的寒冷都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
接着又帮陈到将早已备好的年夜饭端上桌来。
在陈到忍不住即将动筷之时,朱武掀开湖底捞门口厚厚的布帘,领着几十人,抬着十几口大箱子,迈入大堂之中,兴奋的大喊道:“弟兄们!快给我取杆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