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回归东宫
大明宫。
一路疾驰的廖镛与廖钺率先回到了这里。
在传完皇上的口谕后,他们无意间看到了偷偷在墙角抹泪的三殿下朱允熥。
此时的朱允熥只有四岁,对生死没有太大的概念,只知道那个疼爱他的哥哥永远不会回来了。
于是他难过极了。
“允熥没有皇兄了……”
“以后再也没人陪允熥玩了……”
“皇兄,允熥好想你……”
朱允熥啜泣着,他年纪虽然小,却也知道谁对他好。
他自幼丧母,父亲整日忙碌,后娘又一门心思放在朱允炆身上,对他冷眼相待,自懂事以来,他只有在大哥身边才感受到过亲情与温馨。
可如今,他连最后的依靠也没了。
“三殿下,您这是作甚?”
廖镛廖钺发现了偷偷抹眼泪的朱允熥,于是上前询问。
“我,我,我在悼念皇兄……”
见廖镛廖钺这两个五大三粗的壮汉走来,朱允熥擦了擦眼泪,结结巴巴的开口道。
“悼念?不用悼念了,以后都不用悼念了!”
“三殿下有所不知,皇长孙殿下没薨,已经醒过来了!很快就会回宫了!”
廖镛廖钺咧嘴一笑道。
“啊?”
“真的吗?”
朱允熥抬起小脑袋瓜,暗淡的大眼睛逐渐明亮起来。
“真的,俺们咋敢拿这种事开玩笑呀!”
廖镛廖钺重重的点了点头。
“太好了,太好了!”
朱允熥破涕为笑,转头就跑了,也没说要去干什么。
望着三殿下朱允熥的背影,廖镛廖钺相视一笑,他们知道,三殿下只是一个缩影,当马皇后、永昌侯、郑国公等人知道这个消息后应该也会如此高兴。
……
东宫。
朱允熥蹦蹦跳跳的回到东宫后,立即命人找来一个大梯子,手脚并用的爬了上去。
这可把太监侍女们吓了一大跳。
“三殿下,快下来,快下来呀!”
一群小太监小宫女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围在梯子下面,每个人都张开了双手,准备接住掉下来的朱允熥。
“我不下去,皇兄没死,这些白灯笼不好看,我要摘下来!”
朱允熥倔强道,说罢便张开小手准备将写着‘奠’字的白灯笼摘下来。
恰逢此时,将马皇后送回坤宁宫的吕氏返回了东宫。
刚踏入东宫,她便看到了朱允熥在‘胡作非为’,脸色不由得冷了下来。
“允熥,你在干什么?”
“皇长孙刚刚薨逝,在天之灵尚未得到安息,你怎么能这般胡闹?”
吕氏毫不留情的训斥道。
朱允熥被吓坏了,险些从高处摔落,好在手脚并用稳住了身形,旋即小脸委屈道:
“母妃,皇兄没死,皇兄很快就回来了,白灯笼不好看……”
“他都已经出殡下葬了,永远都回不来了,你赶紧下来,不要胡闹了!”
吕氏眼中闪过一抹冷色。
朱雄英已经死的都不能再死了,怎么可能还回来?!
这东宫从今日起,将正式成为她和她儿子朱允炆的天下!
至于这朱允熥,虽说和那朱雄英同出一脉,有着淮西武将撑腰,但在她眼中却不足为虑!
四岁的孩子而已,她随便养都能养废,而且这朱允熥也没有他大哥那么聪慧,成不了什么气候。
“是谁说的咱孙子永远回不来了啊?”
“谁啊?”
“来,让咱瞧瞧!”
蓦地。
一道浑厚且充满威严的声音在吕氏身后响起。
不远处,老迈的朱元璋背着朱雄英一步步走进了东宫。
“媳妇见过父皇。”
闻声识人,吕氏知道朱元璋来了,于是身子一颤,急忙转身行礼,头始终低着,根本不敢抬起来。
“就是你说的咱大孙回不来?”
“你就这么期盼咱大孙子死?”
“嗯?”
朱元璋居高临下的盯着吕氏,身上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气息,如同深山猛虎般的双眸更是充斥着凛冽寒意。
“皇长孙薨逝,媳妇悲痛之下口不择言,还望父皇恕罪……”
吕氏战战兢兢道,她对朱元璋的恐惧是源自骨子里的。
不光是她,纵观天下,除了马皇后之外,谁不惧怕这位洪武皇帝?
连太子朱标都怕。
连淮西勋贵那群狠人都怕。
就更不要说她吕氏了。
“皇长孙薨逝?悲痛之下口不择言?”
“呵,睁开你的眼睛,抬起你的头,看看咱背的是谁。”
“下次,看清楚了在说话。”
吕氏闻言,心中陡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她缓缓的、僵硬的抬起头。
映入眼帘的,赫然就是‘薨逝’了的朱雄英。
在看到朱雄英的一瞬间,吕氏脑袋嗡的一下,整个人都麻了,脸色也骤然变得苍白。
“朱雄英……”
“竟然还活着?”
“他怎么没死?”
“他为什么没死?”
“他怎么不去死?”
吕氏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她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把朱雄英盼死,结果朱雄英这才死了没几天就又活过来了!
苍天这是在跟她、跟允炆开玩笑吗?
“皇爷爷,母妃看起来好像不是很高兴。”
朱雄英瞥了眼脸色阴晴不定的吕氏,‘怯生生’的开口道。
此言一出,朱元璋目光陡然凌厉起来,吕氏更是心头一颤。
“皇长孙康健,媳妇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会不高兴呢?”
吕氏颤抖道。
“既然高兴,那就带上允炆和允熥来用膳,一家人吃个团圆饭。”
朱元璋脸色缓和了些许,吕氏说到底也是他儿媳妇,虽然不是根正苗红的正室,但他也不能太严厉了。
“皇兄,皇兄!”
此时的朱允熥已经手脚并用的从梯子上爬了下来,跌跌撞撞的跑向朱雄英。
但很快他又停下了脚步,怯生生地站在原地。
他害怕朱元璋,不敢再靠前了。
“允熥,叫皇爷爷。”
朱雄英使了个眼色。
“皇爷爷。”
朱允熥怯生生的呼唤了一声。
“年纪不大,本事不小,敢爬这么高的梯子,倒是有些胆量,好生培养以后说不准也是个征战沙场的大将军。”
“这样也好,允炆从文,允熥从武,一文一武,刚好辅佐咱大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