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从拒绝进城倒插门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创纪录,巨物黄精!(求追读)

狗卵瓜这个名字怎么个形象法。

不宜展开细说。

可以说的是,在鸡冠岭上,狗卵瓜这种野果,还是相当受欢迎的。

原因就在于,这种野果,在成熟炸开之后,瓤肉吃起来不仅是甜,还有一股很特别的风味。

要说唯一让人嫌弃的地方,就是它的果瓤部分在整个果子的占比已经是很低了,在瓤肉内绝大部分还都是黑色的种子。

能吃的肉部分,是相当之少。

吃起来,绝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吐籽这件事情上了。

年少的时候,江宏安就觉得,这玩意为什么要长这么多籽呢,要是没有籽该多好呀。

但如今,想法已经截然不同。

八月炸的果实和根均可以入药。

其中,最常用是采集将成熟未裂开的果实,炮制后入药,中药名预知子。

性性寒,味苦。

归肝经、胆经、胃经、膀胱经。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主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痛经,子宫下坠……

也有直接收集瓤肉内的黑色种子,晒干后炒制碾磨成粉入药的,不过这种比较少见,江宏安前一世也没有采用过。

眼前这株八月炸算是老树老藤了,江宏安粗略的数了一下,光是炸开的果子就有六个,通体变紫果壳饱满,达到采摘标准的更是多达十三四个,再加上还有一些果壳还是棕青色的,整株结的果子有近三十个。

在野生环境中,绝对算是一棵超高产的存在了。

应该是长在这片野树中,这边走的人又少,所以没被发现。

否则被春天放牛的那些鬼崽子看到,哪等得到江宏安来发现,怕是早半个月就已经被采光了。

大山里的孩子,为吃上一顿野果,专门赶个七里路,在这八十年代,那是常有的事情。

剔除那些还是棕绿色的果子,江宏安钻入树林子里,脚踩在野树上,直接采摘了起来。

采摘完之后,无论是炸开的还是没有炸开的,都直接收进了空间里,最后一个炸开的就直接拿在手里。

从树上跳下来之后,江宏安用汗巾擦了一把汗,掰开那炸开的果皮,直接咬住瓤肉就吃了起来。

完全成熟的八月炸,纵使有那些黒籽影响口感,吃在嘴里,那带着特殊风味甘甜仍然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江宏安将黒籽吐在手心,等吃完之后,全部收纳进了空间。

这些黒籽的炮制方法,江宏安在一本旧书上看过,前一世没机会尝试过,这次正好可以试试。

老祖宗留下的中医中药之术,浩瀚入海,前一世四十年摸索学习江宏安也不敢说术术精通、物物熟知。

这一世,还有很多可以学习钻研的。

还没有抵达目的地,就意外的先收获二十多个八月炸,江宏安对不远处那一面背阳的大斜岭更是充满了期待。

脚步加快,踩过后半截茅草地,很快到达到了那一片斜岭下。

在斜岭与七里沟底部连接的地方,江宏安还发现了一个小水沟。

小水沟里面的水虽然不多,但汩汩流动不见断绝,这地方没有泉眼,显然这水就是从斜岭山流下来的。

这说明斜岭不缺水,这可是寻找野生黄姜的加分项。

江宏安精神一振,长呼出一口气,清掉刚才赶路、爬树采摘带来的疲意,盘算好一条平缓的路线往斜岭山走去。

刚往上爬了不到十米,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大片蕨。

是隆山一带最为常见的凤尾蕨,无论是做蕨根粑还是入药,都是挖这种蕨的根。

斜岭山土质较为松软,角度向下的关系,挖起来也比平地上省功夫。

再加上放眼望去,一直到所及的尽头都是这种蕨叶。

虽然还不到最好的采挖季节,江宏安还是默默的在心里打了个标签。

等入了冬下雪之前,来这边挖蕨根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打定主意,江宏安便不再留恋,快步往上,穿过这片几乎完全被凤尾蕨占领的区域,来到了斜岭的腰部地区。

灌木、茅草、刺藤、乱石……

情况跟江宏安之前在后龙山上的时候很是相像。

熟悉的感觉,让江宏安身子重心往下沉,头微微向下低,环视周遭区域,仔细的搜索了起来。

走了也就是二十多米的样子,江宏安看到了熟悉的青绿色的长梗绿叶。

哦,准确的说,应该是一片丛生在一起的青梗和绿叶。

粗略的看了一下,至少有十多根梗叶。

这是……碰上大货了呀!

江宏安精神再次一振。

野生黄精绝大多数为单株单梗,但也不绝对都是这样。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些黄精的鳞茎在生长的同时,也会萌发出新的梗芽,从而长出新梗新枝。

这种多芽头的黄精,因为多了根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会更加促进鳞茎的膨大生长。

就好像是叠加效应……

所以,多芽头多梗的黄精,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大货!

当然,这种多芽头多梗的情况并不多见,像眼前这种有十多根梗叶的情况,更是极为罕见,江宏安前世也只在网络上一些视频中看到过。

所以,眼前这一丛,也极有可能是十来株单头的黄精,因为传播的时候种子密集落地,集中盘生的情况。

不挖到地下,把根茎挖出来,再有经验的采药工都无从判断。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一丛地下的黄精,都小不了。

顾不上多感叹,江宏安快步走了过去,清开旁边丛生的野植,拿起锄头贴着地面一层层的开始刮土。

可能是斜坡不断有泥沙下移,又加上生长年份比较久的原因,眼前这丛黄精的生长深度比江宏安之前挖过的都要深。

刮了十余次,刨出厚厚一层土之后,那鳞茎终于显现了出来。

根据生长的方向,江宏安先用锄头刮出轮廓,然后又换上镰刀,开始细挖。

一片大磨盘般大小的区域,在江宏安的耐心细挖下,如无数条虬龙盘踞在一起的鳞茎,慢慢的被清理出来。

如江宏安最初猜测的那样,这是一棵单株多芽头的黄精。

镰刀贴着鳞茎底部割断根须。

江宏安咬着牙奋力的一提,才是把那磨盘大小的根茎提了起来。

重量,怕是不下五十斤!

好一块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