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人才培养论文集(2023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人才培养理念

“三全育人”视域下“两翼”同向发力构建一体化就业育人体系探析课题来源:西华大学2023年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编号:SZYJ2023-037)
——以西华大学为例

机械工程学院 李强 崔青青 张健豪

摘要:就业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之举。西华大学基于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向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群体全面成才发力的就业育人实践,尝试构建人人参与、时时指导、处处都在的就业育人体系,将“三全育人”理念充分融入就业育人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就业育人

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在2022年第一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致辞中强调:各地各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以就业育人的温度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高校推进实施就业育人工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之举。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主客观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随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提升就业育人实效的实践探索正在积极开展。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与实施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

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第一次提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住育人这个中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认真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等工作,把育人融入学校工作各方面,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格局的要求,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要注重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实施“十大育人”工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也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深化了“三全育人”的理念。通过改革试点,高校育人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三全育人”理念在西华大学的落地实施

西华大学于2019年入选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出台《西华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从强化协同联动,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坚持融会贯通,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深挖育人元素,推动育人全覆盖等方面明确了综合改革建设的总体要求;从具体实施“十大育人”工程的十个方面,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特色创新、加强监督考核五个方面明确了工作保障。2021年,学校有两个学院入选四川省“三全育人”试点学院。

二、“两翼同向发力”就业育人的实践进路

西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成才两翼同向发力,不断推动就业育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一)教师队伍之翼

在教师研学相结合中,学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积极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近年来,团队成员成功立项“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混合式课程建设与实施”等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4项,“十大育人体系视角下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省级教改重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5项。学校依托教育部供需结合就业育人项目,联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等企业申报就业实习基地和人力资源提升等课题8项。学校招生与就业处牵头设立就业指导类专项研究课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成员成功立项就业指导类课题17项,发表各类高水平研究学术论文10余篇。

在教师赛学相促进中,学校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类课程大赛机制,定期在全校范围内举办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师教学大赛,并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四川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近年来,团队成员在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大赛和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教学大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两名教师获“四川省辅导员年度人物”、1名获“四川省名辅导员”荣誉称号。2023年,学校荣获“四川省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金课”1门、四川省第二届就业创业指导大赛三等奖1项。

(二)学生群体之翼

在学生比赛方面,学校狠抓学生“以赛促进,以赛增技”工作。学校联合企业,针对大一、大二低年级学生,每年上半年举办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针对大三、大四高年级学生每年下半年举办全校大学生求职能力大赛。系列比赛的举办,极大锻炼了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近年来,学校选送的优秀大学生参加四川省“点亮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智慧巴蜀”大学生模拟求职招聘等比赛,先后荣获四川省一等奖和三等奖。

在学生辅导方面,学校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开展团体辅导、就业个体咨询、就业能力实训等多个品牌实践活动。基于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联合开展就业育人项目,搭建吉利闪光青年工作室就业咨询平台和西华大学智慧校园职业赋能和就业平台,邀请优秀校友、企业HR等专业人士担任就业创业导师,为学生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指导提供网上测评预约、线上线下咨询,从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求职心理等方面持续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

三、构建一体化就业育人体系初步探析

“三全育人”理念下构建人人参与、时时关心、处处都在的一体化就业育人体系,需要持续以就业帮扶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力度,从而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劳动观。

(一)全员育人:构建人人参与的就业帮扶队伍

全员是育人的主体要素。

在校内,一要建立健全就业工作领导机制,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校层面应成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就业育人工作领导体系,学院层面应成立包括学院领导班子、三办主任、系(部)主任和毕业班辅导员等在内的就业帮扶队伍。从制度上在全院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支持就业”的良好工作氛围。二要积极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就业育人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立足第一课堂主阵地,把就业育人元素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专业课程教学。三要善于发现学生群体中朋辈引领的榜样力量,充分发挥已就业学生群体中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中成立就业帮扶小组,营造互帮互助的求职氛围。

在校外,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就业育人工作空间的拓展与时间的延伸。企业导师最清楚人才需求市场的冷暖寒热,也最了解当前求职应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就业育人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应积极邀请企业代表参与到高校的就业育人工作中来。二要重视家长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就业观念对其自身就业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家长的观念则直接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二)全程育人:构建时时关心的就业帮扶格局

全程是育人的时间要素。

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其自身规律,就业育人工作是贯穿大学学习全过程的一项工作,仅靠毕业时的“临门一脚”往往不能解决学生“慢就业”“盲考研”等深层次问题。高校应将就业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就业育人与学生成长成才和教育教学同向同行,构建全员时时关心的就业帮扶格局。

在校学习期间,一是就业类相关课程的开设应覆盖所有年级学生,潜移默化地将就业观念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就业育人融入课程、实践、管理等人才培养全过程。针对低年级学生,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等课程、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强化学生生涯启蒙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初步了解职场,掌握职业决策的科学方法。二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应充分依托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等平台,以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为抓手,让大学生在事上磨、心上练,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三是高校线上线下生涯发展规划、求职就业类咨询的开设面向对象应覆盖所有年级学生。通过开展“一对一”的学业、就业、职业等咨询辅导,加大精准帮扶服务,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求职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

毕业离校之后,针对暂未就业大学生,高校、政府和家庭的帮扶应继续跟进不脱节。对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相关院系辅导员、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还应从职业指导、岗位信息推介、相关政策推送等方面继续指导与帮扶;对缓就业、慢就业、不愿就业的毕业生,应引导其积极对接地方劳动部门,通过参加政府劳动部门的有关职业指导、政策扶持等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尽早实现顺利就业、满意就业。

(三)全方位育人:构建处处都在的就业帮扶体系

全方位是育人的空间要素。

高校在就业育人过程中应充分整合各类空间资源和环境资源开展就业帮扶。从校内到校外、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等空间和环节,大学生有关就业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的形成都会受到影响。因此,高校需要把握育人空间和环境各资源要素,全方位开展育人活动。

充分整合各类空间资源。从校内到校外,把就业育人与各空间资源相整合。通过就业指导“进支部、进课堂、进云端、进宿舍、进家庭、进企业”等“六进”活动,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一是坚持把大学生就业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筑牢党建引领主阵地和课堂育人主阵地,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和就业育人相联动的育人模式,推进就业帮扶进支部、进课堂。二是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畅通就业指导渠道,拓展就业指导空间,充分发挥云端就业指导智慧性和学生宿舍就业指导深入性,构建线上与线下相联动的就业帮扶模式,推进就业指导进云端、进宿舍。三是坚持家校共育、校企合作促就业,组建“家庭+学校”“学校+企业”就业指导共同体,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就业指导进家庭、进企业。

充分整合各类环境资源。从学生的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把就业育人融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推动课堂育人、活动育人、宣传育人、服务育人、榜样育人相结合,建设高校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全要素协同的就业育人生态系统。构建帮扶学生全覆盖、育人主体多元化、育人时间全程化、就业服务精准化的就业帮扶体系。

四、结语

“三全育人”不仅是高校教育发展方向的指路灯,也是完善就业育人工作体系的“制胜法宝”。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在开展就业工作过程中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理念在就业育人过程的实践,构建一支人人参与的就业帮扶队伍、一种时时关心的就业帮扶格局、一套处处都在的就业帮扶体系,努力开创高校就业育人新局面,奋力推进高等教育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贡献就业力量。

参考文献

[1]首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在陕西西安举办[EB/OL],(2022-08-05)[2024-06-30].http://edu,people,com,cn/n1/2022/0805/c1006-32495760.html,

[2]廉琼,“三全育人”视阈下一体化育人体系构建中就业育人工作探析[J],就业与保障,2022(10):184-186.

[3]我省坚持党建引领促就业以“六进”提升毕业生就业指导“三力”[EB/OL],(2022-05-17)[2024-06-30].http://edu,sc,gov,cn/scedu/c100768/2022/5/17/8de268caf36642d6b6aa8962fc49eecf,shtml,

[4]黄世鑫,三全育人视阈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科教导刊,2021(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