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民办高校良好地发展,关于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截至2023年年底,本书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以“高校教师发展”为关键词,检索出相关文献5 044条,涵盖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以“民办高校教师发展”为关键词,检索出相关文章248篇,研究始于2005年,2016—2017年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针对英语教师、年轻教师、某一学科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发展问题;从生态学、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性评价、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勒温场动力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不同视角展开研究;基于转设背景、大数据背景下对民办教师发展的相关研究。2005—2023年相关文献研究的年度发表趋势如图2-1所示。
图2-1 2005—2023年关于“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文献年度发表趋势
经过对文献资料的归纳整理,得到以下主要的研究角度和观点。
2.1.2.1 关于高校教师发展概念的相关研究
高校教师发展是在高等教育中对指导者实施的专业训练。如同公司为保持和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就必须培训和发展员工一样,大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就必须促进教职员工能力的高度发展。高校教师发展的目的是提高教育的质量,是形成教学观念、教学信仰的过程,是有效地甄别成功的教学经验,谨慎地选择各种新的教学手段、策略和技术,并把包括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软件在内的各种教学技术、手段等综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潘懋元、罗丹(2007)在《高校教师发展简论》中提出:高校教师发展广义上指所有在职大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狭义上讲,大学教师的发展更多强调其作为教学者的发展和提高,也就是强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特定阶段,因为教育发展水平以及认识的差异,它甚至仅仅指新教师培训。
卢辉炬、严仲连(2008)在《美、日、中大学教师发展之比较》中提出:大学教师发展是“为了使教师改进教学内容、方法而采取的努力的总称。此意义包括的范围极其广泛,具体的可举行诸如教师教学相互观摩、教学方法研究、新任教师研修会等”。
2011年,钟秉林发表了文章《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教师发展问题》,进一步从宏观上论述了大学教师对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对策。
2012年12月,《教育研究》发表了一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四篇文章,作者分别是时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吉林大学党委书记陈德文、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他们都提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关键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2.1.2.2 关于高校教师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对高校教师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较多。部分研究学者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划分,这些影响因素主要被划分为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学者在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以定性研究的方法为主,对教师进行采访约谈,概括其所存在的共性。有的学者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或数据搜索,在数据的基础上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部分学者提出的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杨波(2018)在《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A大学为例》中提出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其中,个人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个人的客观情况,包括教师的学历(知识资本)、年龄、教龄、现在的职称等;另一方面是教师个人主观上对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这一行业的理解。学校因素既包括学校的基础设施,如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和投入,也包括学校的文化和有关制度,如学校的历史文化、教师的职称制度、人事升迁制度等,还包括学校领导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以及教研团队质量和协作程度、学校组织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等。人际关系因素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家庭因素主要指家人对教师工作的支持和鼓励、对教师行业的认可等。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上对教师行业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对学科的需求程度、有关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等。
周秋旭(2016)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中提出影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因素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其中客观因素包括在普通高校场域内,地方高校处于弱势地位,以及在地方高校场域内,青年教师处于弱势地位。主观因素包括教育素养不足、教学经验缺失、职业压力过大、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张静(2016)在《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组织因素分析》中提出,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组织因素被归纳为三个:第一,组织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人文环境、学术氛围、硬件设施等。第二,组织管理,通常包含管理方法、制度、人员、风格等。第三,组织认同,通常是个人对组织价值、文化、理念、使命、发展的认可,以及个人对组织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吴陈颖、张静(2013)在《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多地依赖教师个人的自主发展。各种外在的条件需要通过教师主体的作用才能最终发生作用,这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理智地实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当下的行为。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重要的途径,只有不断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提升,才能肩负起新时代的教育重任,才能创造一流教育。教师已不再是教育理念的简单消费者和贮存他人观念的容器,他们是有自我批判意识的主体。教师能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责任,通过对自我身份的完整逐渐认同、自我专业发展使自己的教学调控能力得以提高来实现自我专业化的良好发展。
时迎芳(2010)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中主要查阅了浙江省内各高校的主要出版物,如校报、学报等。其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的归纳如下:第一,内部自主因素,包括教师的信念、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教育、学术研究(时间因素)、教师的道德伦理素养;第二,外部客观因素,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学校提供的条件和支持、团队组织的合作。
杨丹等(2017)在《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发展路径及其影响因素》中采用了文本分析的方法,对41位教学名师的简历进行了分析、梳理和总结,尽可能全面了解对教师学术职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因素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学历结构与学缘结构、学术产出与学术认可、教学学术能力的养成。
徐本锦(2016)在《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和影响因素分析》中提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
梁会兰(2014)在《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中提出了影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因素:在教师层面包括理想信念和教育背景;在高校环境层面包括高校的领导、文化与制度;其他包括时间因素、传统高校教育工作思想倾向于个人而非团体、工作重点在协助学生学习的“教学专业发展”与教师普遍追求的“学术研究专业发展”分离。
2.1.2.3 关于高校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的相关研究
曹中秋、张晨阳(2019)在《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中认为民办高校教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对专业发展认识不足;第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经验不足,专业发展动力欠缺;第三,教师职业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专业发展体系不健全;第四,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倾向于科班,专业发展取向不准确;第五,教师事务性工作过多,挤压专业发展空间。
刘畅(2017)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善建议:以A大学为例》中认为民办高校教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缺少进修机会、工作负担重、经费短缺、职称和职务晋升机会太少、发表学术论著难、工作条件差、领导不重视、人际关系紧张。
王艳艳(2015)在《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中认为民办高校教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教学任务重,科研积极性低;第二,生活中扮演双重角色,科研中处于边缘地位;第三,青年教师自我发展定位不准确,高校缺少对青年教师的关注。
徐本锦(2016)在《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和影响因素分析》中认为民办高校教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以科研业绩为导向的制度弱化了教师的专业情意;第二,教师评价制度不够合理;第三,任务过重导致专业发展不合理。
林曦云(2015)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中认为民办高校教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未树立正确的专业发展意识,导致教师缺乏长远规划与动态调整;第二,未重视专业发展的培育,导致高校培养教师形式与方式单一;第三,未尊重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导致高校机构设置缺乏专业考虑,无专门管理机构;第四,未合理设置教师评价制度体系,导致职称评审等制度遏制教师专业发展。
2.1.2.4 关于教师发展策略的相关研究
周秋旭(2016)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中提出以下三点教师发展策略:第一,观念层面:更新观念、自我发展、科学规划、激发动力,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和养成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激发内在发展动力。第二,制度层面:健全机制、科学评价、有效激励,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建立科学的青年教师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第三,组织层面:成立机构、建设团队、营造气氛,成立专门的高校教师发展机构,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营造良好的组织气氛和发展环境。
刘畅(2017)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善建议:以A大学为例》中提出以下四点教师发展策略:第一,重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发展需求;第二,形成分阶段、分类型的能力提升方案;第三,构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政策保障体系;第四,优化高校青年教师考评机制。
王艳艳(2015)在《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中提出以下三点教师发展策略:第一,青年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学术意识;第二,适当增加青年教师的收入,改变教师评价方式;第三,加强制度管理,强化团队建设。
徐本锦(2016)在《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和影响因素分析》中提出教师发展策略应包括注重岗前培训和专业培训、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充分利用教学促进专业发展以及通过科研促进专业发展和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发展。
林曦云(2015)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中提出以下四点教师发展策略:第一,因地制宜科学设定发展机构与联动模式,创设教师成长成才的提升途径;第二,精选不同阶段教师的发展计划和培训内容,遵循职业生涯动态发展规律;第三,建立教师交流平台,营造高校教师文化氛围,提升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第四,建立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合理改革教师职称晋级制度。
梁会兰(2014)在《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中提出以下四点教师发展策略:第一,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学水平;第二,积极创设条件促进教师教学专业成长,成立教学发展研究机构和制定有利于教学发展的管理制度;第三,积极宣传推广教学促进活动。
陈贤(2014)在《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中提出以下三点教师发展策略:第一,树立专业发展意识,进行自我职业规划;第二,培养反思能力,开展反思性教学;第三,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科研素质;第四,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