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第一阶段: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全面形成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初期面临国内与国际的双重压力,主要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与恢复国民经济。在恢复国民经济方面,我国主要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与发展劳动互助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业农村生产力;二是恢复国内工业生产,这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城市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城市工业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以及资源要素的有限性、资源要素分配偏重城市的倾向性致使工业产值增速与农业产值增速极不匹配。1952年与1949年相比,国内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是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近3倍。
恢复国民经济后,我国逐步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同时给“三农”问题的形成埋下了伏笔。现代化是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核心的,其改变了城市的性质,打破了城乡之间的平衡,所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便是城乡差距扩大。从1953年开始,我国推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实现农产品完全由国家掌控,旨在缓和粮食供求矛盾;同时,通过调控农产品价格形成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延续近40年。资料显示,从1953年10月起,至改革开放前夕,通过“统购统销”,农民为工业化无偿提供了6 000亿元左右的资金。但这违背了市场发展规律,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的完成使农村土地由农民个体所有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解决了土地公有的问题,有利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广大农村普遍建立起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这奠定了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基础,开启了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1958年兴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将农村经济组织和政权组织合二为一,形成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体制,从而对农村和农民实行严格的管理。总体来看,农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最初是以提高粮食产量为出发点的,但最终并没有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此外,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大量补贴工业和城市,从而导致农村和农民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矛盾加剧。1958年,我国建立了户籍制度,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市产业集群程度显著高于乡村产业集群程度;不合理的资源要素配置也使得农业的分工效益被工业吸纳,助长了地方保护意识,阻碍了社会的整合与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