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蒋大纯的皮鞋生意
“哦,你想好了?镜湖大哥可是颇为欣赏你,给你的机会也不错呀。”尹昌衡有些小小的意外。
冉洪苦笑着答道:“从军,我不太合适,至于留在上海滩,我更是从没想过,我是辰都土生土长的,我舍不得辰都,舍不得老汉儿,也舍不得刘大爷刁二爷他们,他们对我的恩情,我还没有报答,总不能为了自己的前途,一走了之。”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勇气拒绝这么好的机会的,尹昌衡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更加有了兴趣。
“小冉,你是啷个加入汉仁公的?”
冉洪一五一十地向尹昌衡讲了自己的过去,尤其重点说了自己搁浑水袍哥,又加入清水袍哥的这段历史。
尹昌衡听了,深有感触,他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对冉洪所说的一切,并不陌生。
“小冉,你的想法没得错,只是要在这乱世出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呀,好自为之吧。
镜湖大哥这边,你无需担心,他虽然看重你,但远没有到非你不可的地步,过几天,我带你去拜访他一哈,说开了就是,没得啥子问题。”
自从到了上海之后,蒋大纯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独自在到处考察他的鞋店。
冉洪忙于申报的文章以及和杜岳生的合作,也很长时间没有和他交流过了。
这天晚上,蒋大纯来到了冉洪的房间。
“兄弟,有没得空?我找你聊一哈鞋店的事儿。”
“要得,蒋哥,你坐下来聊。”
“前两天,我在南京路看见一家‘天禄鞋庄’,里面主营皮鞋,我和他们老板聊了哈,老板答应同我合作,我还是有点儿不放心,你明天方便不?方便的话,陪我一起去看一哈,和老板再谈谈。”
“要得,蒋哥,明天可以,你现在同他们谈成啥子条件?”
“我从他们那儿进货,他们按零售价的七折给我,不过,他们要先款,你觉得如何?”
“去谈了再说嘛,先款压力还是不小,最重要的是运输不便,总不能每次都派人过来进货吧。”
天禄鞋庄是上海较为知名的一家鞋店,相传开办于前清道光年间,其门店位于南京东路462号。
该店自设工厂,生产的皮鞋,向以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品种繁多,规格齐全,穿着舒服且不走样而闻名。
老板是一位看起来就很精明的江浙人,姓谢,年约四十余岁,很是热情地接待了来访的蒋大纯与冉洪。
一阵寒暄过后,冉洪直奔主题。
“谢老板,你知道,辰都离上海实在是太远了,现在又交通运输不便,最好是你能派个做皮鞋的师傅过去,在这个基础上,大家看看怎么合作,有钱一起挣嘛。”
“小兄弟,不瞒你说,我这店的生意还不错,做皮鞋的师傅,平时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之所以愿意和蒋老板合作,也是因为我一直没有找到再开一家店的铺面,不然的话,我也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给你们供货。”谢老板坦言道。
“谢老板,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双赢,就是双方都能挣到钱,你现在供货,给个七折,可路上的人工及运输费用,算起来可是不少,您能否考虑再降点儿价?另外,先款后货,资金的压力也太大了,我们本来就是小本经营,这么多钱用来拿货,我们也有点儿扛不住,你看能不能这样,我们每次付一半的款,下次进货时就给你补齐。”
双方你来我往地一阵交锋之后,最终达成新的协议。
蒋大纯的鞋店,在上海只能从天禄鞋庄拿货,进货价以零售价的六六折结算,第一次进货时,付百分之六十的货款,但需要找上海当地人作保,第二次进货时,将第一次货款结清。
另外,蒋大纯进的货,如果在一年之内未能实现销售,在货物没有损坏的前提下,可以换货。
如果客户需要定做,辰都方面发电报,上海这边及时制作。
协议达成之后,谢老板苦笑着说道:“蒋老板,你这小兄弟真会讲价,我这基本上就没多少利润了,幸亏你们不在上海做生意,不然别的店可怎么活。”
冉洪却知道,谢老板这是得了便宜又卖乖,这年头皮鞋的利润之高,简直难以想象,天禄鞋庄里的皮鞋,最低都是五、六块大洋一双,十几二十块一双的,更是不在少数。
“谢老板,以后你就会发现,与我们合作,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等过几天,我就找人过来作保。”
出了天福禄鞋庄,蒋大纯感激地说道:“兄弟,麻烦你了,你可是帮了哥哥大忙了。”
“蒋哥,你这是啥子话,咱两兄弟,还说这个。”
“兄弟,你说这担保,啷个办?”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给你找个保人。”冉洪一句话,就大包大揽了下来。
这点,冉洪倒是丝毫不担心,此次上海之行,多少还结交了几个朋友。
但是,找谁作保,冉洪还是颇费了一番踌躇,找杜岳生,明显不合适,用这种帮派势力,明显有压谢老板的嫌疑,找方进山方大哥呢,别人一介文人,参与商业活动,似乎也不合适,最理想的,就是找黄楚九黄老板,但这只有等到双方有了合作才好开腔。
忙完蒋大纯的事情,冉洪带着那篇文章,又一次来到了申报。
汇合了方进山,两人一起到了史量才的办公室。
“哦,小冉来了,怎么样,你说的那两篇文章写好了?”史量才从文件堆里抬起头来。
“先交一篇吧,另一篇关于直皖战争的,我再琢磨琢磨,反正也不是太急。”
史量才翻了翻文章,敏锐地发现,文章的质量,明显不如前几篇。
“小冉,你这文章不如以前了呀,怎么,冉郎才尽了?”
冉洪咧着嘴说道:“修公,这五四的题材都被大家写烂了,我这好不容易才找了个角度来写,您看看,要是实在不行,您就别发了,我没有任何意见。”
“不,小冉,读者等着看三川愚公的文章呢,你的文章,我们申报可是非常看重,快把它当做我们申报的杀手锏了,我要对读者负责,你还是拿回去好好修改修改再拿来吧。”
史量才对申报文章质量的把控,异乎寻常地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