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少年游:大唐小神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高力士夜访张九龄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这是盛唐的山河岁月!

此时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的重孙李隆基,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玄宗。

一轮温润洁白的圆月,照临大唐的都城长安。这座城市气势恢宏,建筑雕梁画栋、鳞次栉比;东西两市有一百零八个坊,多年以后诗人白居易曾赞叹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1],坊与坊之间则有二十五条笔直交错的大街连通。其中,位于中轴线的朱雀大街最宽最长,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两部分,分别隶属万年县和长安县。

在万年县南部,有一座坊叫作修政坊,这里靠近曲江,风景优美,因此自唐太宗时期以来,就有不少达官贵人在此地建造别墅。如今居住在修政坊的是一位著名的大臣——中书令张九龄。

张九龄出生于李隆基的祖父唐高宗在位时期,在李隆基的伯父唐中宗在位时期中了进士。现在,张九龄是李隆基最信任的宰相[2]

这天晚上月色特别好,银色的光芒洒满坊内的庭院,花草乔木都看得一清二楚。张九龄毫无睡意,正坐在书房的窗前,趁着幽幽跳动的烛火,和自己最喜爱的小孙女——十岁的张九思玩呢。

“阿九,你想念你的阿爷和阿娘吗?”张九龄问道。

“嗯,想啊,不过我有阿翁[3]呀。”阿九脆脆地回答。

“阿翁也想他们,来,阿翁带你到院子里走走。今晚月色好,咱们赏赏月。”说罢,张九龄一口气吹灭了蜡烛。

“哎呀,蜡烛熄灭了,屋里一下子盛满了月光!”阿九开心地叫道。她顺势牵着阿翁的手,祖孙俩一高一低走向庭院。

一到庭院里,凉凉的夜露瞬间沾上了祖孙俩的衣服。阿九伸出手,手里也盛满了月光。感怀于月色和故乡,张九龄吟了一首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阿九静静地看着当空的月亮,耳边回荡着阿翁吟诗的声音。

“阿九,你觉得咱们大唐最好的诗人是谁呀?”

“当然是李太白啦。”阿九笑道。

“没错,这首诗就是太白几年前写的。我觉得,月亮能让人产生绵绵的思乡之情。在月光下,咱们白天所见到的山呀水呀云呀都不同了,仿佛变了一副模样。你的爷娘虽然身在故乡,但和我们同在这轮明月下。什么时候咱们也能回故乡啊?……”

阿九听着这些,眼睛已经湿润了,呜咽着说:“阿翁,我们明天就走吧……”

“哎……傻孩子,阿翁明天还得上朝呢。小家伙,你早就该去睡觉了,睡着了就能梦见他们了,何必等到明天?快去吧……”

“啊,原来阿翁是要哄我睡觉啊!我不睡,我还精神着呢!”阿九叫起来。

“右相真是舐犊情深!”有个浑厚的声音从屋子里传来,一个儒雅的中年男子随即出现在庭院里。

“浩然丈人!”阿九叫道。

“原来是襄阳先生[4],有什么事情吗?”张九龄说。

“是的,高力士突然来访,说有要紧事,圣人召见右相。此刻高将军正在堂上等候,要接右相入宫呢。”孟浩然答道。

“这么晚了,一定有军国大事!”张九龄立刻收敛了笑容,匆匆回到书房,已经等候在一旁的仆人迅速给他换上了官衣。他快步走到前厅,果然看到高力士一个人站在那里。

“高将军[5]如何不坐?”张九龄不解。

“右相,事出紧急,不敢耽误,故而不坐。”高力士面无表情地行了礼。

“呃,高将军一个人来的?”张九龄又问。

“是的,此事极为机密,圣人[6]嘱咐我不能透露半点风声,只令右相即刻进宫,不得延误。”说罢,他的目光越过张九龄,看向站在张九龄身后的孟浩然和阿九。

孟浩然马上意会,拉起阿九的衣袖,徐徐退了下去。

阿九惊恐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她知道这个时候什么都不应该问,但她实在又惊讶又好奇,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军国大事。


[1] 出自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2] 中书令是宰相之一。

[3] 唐朝人一般称呼父母为阿爷、阿娘,称呼祖父为阿翁。

[4] 孟浩然,襄州襄阳人,常被称作孟襄阳。

[5] 高力士在开元初年拜为右监门卫将军,所以被称为高将军。

[6] 唐玄宗常常被称作圣人,在较为正式的场合则被称为主上、圣上、陛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