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九刺
一、输刺
输刺用针内外备,外取手足内取背。
诸经手足有荥输,脏腑背俞尤足贵。
《灵枢·官针》曰:“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脏腧也。”输刺(《针灸甲乙经》作腧刺)乃外取手足之荥输,内取腰背之脏腧,内外同取之刺法也。如手太阴肺经罹患时,在手可取鱼际(荥)或太渊(输),在背可取肺俞。其余脏腑可以类推。
二、远道刺(《针灸甲乙经》作道刺)
病在上者取之下,远道刺法疾可罢。
头面腑病刺腑腧,手足上下义无二。
《灵枢·官针》曰:“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腧也。”远道刺,乃上病取下,引而竭之之刺法也。《灵枢·刺节真邪》曰:“发蒙者,刺腑输,去腑病也。”故以六腑之病变为宜。足少阳之输在足临泣,足阳明之输在陷谷,足太阳之输在束骨。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头面及上半身属于三阳经之病患,均可在足取穴。
除此以外,其他经穴可以手足上下互取用之者亦多。如列缺能治茎痛、尿血,照海能治咽痛、目赤。《肘后歌》云:“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均为远道刺之类也。
三、经刺
表里阴阳枢纽穴,大经结络经分说。
经刺之法重在斯,足如公孙手列缺。
实者可泻虚可补,不盛不虚以经取。
依经为治正邪宜,汤液灸刺均能主。
这在《内经》中有二义:
其一,即《灵枢·官针》所云:“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乃在人身之大经脉与络脉相结合处行刺之法。“经分”有大经脉在此处分行和在该处取穴之意。如手太阴阳明之列缺、偏历;足太阴阳明之公孙、丰隆;手少阴太阳之通里、支正;足太阳少阴之飞扬、大钟;手厥阴少阳之内关、外关;足厥阴少阳之蠡沟、光明。举凡经脉与络脉相结合处,均为阴阳表里经之枢纽穴,较之各经其他腧穴,尤为重要也。
其二,即《灵枢·经脉》所云:“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难经》第六十九难曰:“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所谓正经自病,即病既不从生我者而来,亦不从我生者而来;既不从克我者而来,亦不从我克者而来,系由于本经自感之邪所致。因之当以本经之穴治之,而他经之穴则不居重要地位。
四、络刺
络刺之法不取穴,视其浮络泻其血。
瘀血郁滞多在阴,刺宜浅点乃要诀。
《灵枢·官针》曰:“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此乃不取经穴,但视其浮络以泻其恶血之刺法。《素问·调经论》曰,刺留血者,“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灵枢·经脉》曰:“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灵枢·寿夭刚柔》曰:“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均是络刺之用也。瘀血之留于络脉者,以身之阴部为多见,如耳后、肘内及膝腘等处。头之颞颥部亦常采用络刺之法。络刺泻血,有去瘀消滞、清热解毒之功。刺时对准青络脉,用浅刺及点刺法,疾入半分至一分,即刻退出,以能出血为度,不闭其孔令恶血自流。如出血变为鲜红,可按针孔以止之。在肘窝或膝腘等处青络脉不显时,可拍击数下则青络自见。络刺与点刺,法既相近,而义亦可通。至于点刺取穴与络刺不取穴,当随宜斟酌,不可强分。
五、分刺
分刺深针分肉间,邪气深藏浅刺难。
臀股肉多皆可用,腹胸胁肋勿轻谈。
《灵枢·官针》曰:“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分肉”即肌肉丰厚而有界限可见者。邪气深藏其间,则浅刺不效,必须深刺方达病所。在臀股及肌肉丰厚之处多可用之。胸腹胁肋等处,肌肉菲薄,如针刺过深恐有刺中内脏之虞,当慎用。
六、大泻刺
脓血深留泻始除,铍针大泻决江河。
脓不畏多除务尽,血宜少见忌其多。
《灵枢·官针》曰:“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大泻刺于痈疽疮疡排除脓血时多用之。脓不畏多,泻之务尽。血宜少见,切忌其多。血多者气夺,血不止者致死。
七、毛刺
痹在皮毛病气浮,针须毛刺刺皮肤。
雀啄连连无问数,落红点点见功夫。
《灵枢·官针》曰:“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浮痹是指风寒湿三气客于皮毛之间,致皮肤顽麻不仁。但其病势较浅,尚未深入,故可用多刺浅刺之毛刺法,随病之所在以取之。针时如雀之啄食,连连而作,只宜平铺,不宜重叠,以患处大小而定,无问其数。针孔以略见血点为宜,但忌血外流,此乃毛刺与络刺之分别也。近世之梅花针法,殆为古法毛刺之流亚欤!
八、巨刺
此现有余彼不足,左右感通候在脉,
气血盛衰互倾移,巨刺得宜功效速。
《灵枢·官针》曰:“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素问·调经论》曰:“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此乃左右易位在对侧取穴之刺法也。病虽在左而右脉能应之者,是因阴阳之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见于寸口。此方有余,彼即不足,故左病而右应之。补左阳之不足,实所以抑右阴之有余;泻右阳之有余,正所以补左阴之不足。由于气血盛衰能左右倾移,故用针之道,亦能左右互治。此乃巨刺左右互取之义也。
九、焠刺
燔针即是火烧针,除痹祛寒效独尊。
瘰疬阴疽常焠刺,慎毋炮烙妄施为。
《灵枢·官针》曰:“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针灸甲乙经》曰:“焠刺者,燔针取痹气也。”燔针焠刺即仲景所谓烧针,今则称为火针。将针烧红立即刺入患处,犹如淬铁,故称焠刺。常用以治痹证、阴疽及瘰疬等。《针灸聚英》言之颇详,今掇集援引如下。
燔针者火针也,常针者气针也。燔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灯上烧之。烧时令针头低下,恐油热伤手。烧令通红,方可有效。若不红,不但无效,且不能入肉。先以墨记好针处,使针时无差。安慰病人勿令惊惧。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则不能去病。唯消息取中,一针便去,不能久留。左手速按针孔,则痛止,不按则痛甚。但如在结块之上,仍须停针慢出,并转动其针,以发污滞。火针甚难,须有屠儿心、刽子手,方可行针。以治瘫痪癥块结积之病,尤宜火针,易获功效。盖火针大开孔穴,不塞其门,则邪从此而出。若气针微细,一出其针,孔穴即闭,风邪不出,故不及火针。凡下火针,须隔日一报之,经一宿身上发热恶寒者,为中病无害也。人身诸处皆可行针,但面上忌之。在夏天血气湿气皆聚于两脚,如误行火针则反加痛肿,不能行履也。温针乃楚人之法,入针于穴,以艾自针尾烧之,亦能取效。
又有所谓太乙针、雷火针、阳燧锭、百发神针、治癖神火针、阴症散毒针等,均燔针之变法,摘录数则,以备选用。
太乙针:治风气及一切内外诸病。寒者正治,热者从治。用艾绒三两,硫黄二钱,麝香五分,冰片七分,乳香、没药、丁香、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白芷、川芎、独活、雄黄、山甲各一钱,火纸卷药末,糊桑皮纸六七层,如爆竹式,长五寸,径圆一寸五分,鸡蛋清刷之,阴干,密收。临用时火上烧红,隔布按在穴上针之。
内府雷火针:艾绒三钱,丁香五分,麝香二分,卷纸点烧,趁热隔纸捺于患处针之。
《本草纲目》雷火神针:艾绒二两,乳香、没药、山甲、硫黄、雄黄、川草乌、桃树皮末各一钱,麝香五分,掺拌,厚纸卷成。
内府阳燧锭:治风气并肿毒,硫黄一两五钱,铜勺内化开,依次加入川乌、草乌、蟾酥、朱砂各一钱,僵蚕一条,冰片、麝香各二分,搅匀,倾于磁盆内,荡转成片,收藏。临用时取豆大一片,粘于患处,灯草蘸油烧三五壮,毕,饮醋半盏,使起小泡,挑破出黄水,贴万应膏。
百发神针:治偏正诸风、漏肩、鹤膝、寒湿气、半身不遂、手足瘫痪、痞块、腰痛、小肠疝气、痈疽发背、对口、痰核初起不溃烂者均妙,用生附子、川乌、草乌、大贝母、乳香、没药、血竭、檀香、降香、麝香各三钱,母丁香四十九粒,艾绒作针,点燃,熏照患处。
治癖神火针:蜈蚣一条,木鳖仁、灵脂、雄黄、乳香、没药、阿魏、三棱、莪术、甘草、皮硝各三钱,闹羊花、硫黄、山甲、牙皂各二钱,甘遂五钱,麝香三钱,艾绒二两,卷成作针。
阴症散毒针:用羌活、独活、川乌、草乌、白芷、细辛、牙皂、灵脂、肉桂、山甲、雄黄、大贝母、乳香、没药、硫黄、蟾酥、麝香各等分,艾绒作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