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家一起写,你会抵御内心的孤独
在我的心理治疗实际运用中,有一点引起了我的重视:不管求助者是为哪种困惑而来,比如工作瓶颈、婚姻危机、亲子障碍,甚至某些症状,比如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这些困惑和症状的背后都有一个相似的部分——孤独感。
孤独感表现在多方面:有的人挣扎于梦想与现实的落差,有的人找不到前进的目标,有的人苦苦思索活着的意义,有的人感受到空虚,有的人对未知世界、对死亡有很深的焦虑。这一切都是孤独的不同表现形式,这些形式难以描述,它们不像诉说孩子几天不上学,或抱怨伴侣冷漠、自私那样有大量实例来佐证。孤独感难以描述。
孤独有很多种体验。
内心很深的地方渴望被理解、被懂得、被包容、被爱,若现实中没有遇见这样的亲密关系,就莫名地哀伤和无奈,这种感受就是孤独。
也许内心有个难以企及的梦想,渴望由来已久,甚至都忘了是怎样形成的,但总会感觉不如意,现实的残酷一点点吞噬梦想,曾经的斗志和动力在平淡琐碎中被逐渐消磨。
或许因为一个场景的触发,或许因为夜深人静独自一人,你感到莫名无奈和伤感,心微微一颤,那一刻,你的体验也叫孤独。
你时常感叹岁月流逝,看孩子一天天长大,心中有说不出的情愫、淡淡的忧伤和隐隐的惆怅。有一天,你端详镜中的自己,看见白发悄悄沾染了双鬓,那一刻,你体验的也叫孤独。
作为地球上的一种高智能动物,人类用了几十万年进化到今天,为维持种族的繁衍与繁荣,人类制造了众多符号,虽然有些符号看起来不像杯子那样触手可及,却真真切切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这些符号十分强大、有力,让人深陷其中,直至死亡。它们有的很具体,比如手机、书本、别墅、汽车、学校、医院,有的只是一个称谓,比如局长、教授,还有些符号,比如互联网、书里面的字、歌曲、运动会,这些都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类设计出来的。
我们把一张张红红绿绿的钞票丢在羊群,或者放在草地上,羊和小草一定视若无睹,钞票根本没有价值。把它们放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可能会把它们当作很好的燃料。但你我都知道,这些不是普通意义的纸张,它们可以换取食物、衣服、别墅,也可以换取酒精、烟草,还可以换取贪婪和罪恶。如此,这些纸就不再是一张张纸了。当人类集体给这张纸赋予了意义,它就变得无所不能,人类的命运也因此改变。同样,当“国家”“职责”被赋予了某种意义,就变得至关重要,它们的价值甚至远远超过生命。
甚至你的肉体、你看见的自己也是某种符号,它像是灵魂、意识借用的一个“房间”。你终生奋斗,只不过为了满足这个房间的全部欲望。而精神、意识、灵魂是看不见的,就像驻扎在你身体的某种气体。
当你像我这样思索,当你看到整个外部世界的本来面目,你一定会问全人类都在深思的终极问题:我为什么活着?又为何死亡?我是谁?此刻,这种体验也叫孤独。
你又问了,这和书写有什么关系呢?
当你的意识、思维游走了太空,回来时,你已变了——你的意识范畴和思维广度大大超越了原来。正因为你有孤独感,你才会本能地想去寻找其中含义,你会渴望一个懂你的人,会平衡梦想与现实,会拼命拖住时间的尾巴,也会让活着变得更有价值。而这一切,都是在试图寻求一种方法,以抵御无所不在的孤独感。心灵书写的神奇之处便在于此。
再次重申心灵书写和普通书写的差异,其实差异就在于一点:心灵书写是滋养和疗愈,一般书写是输出和消耗。所有主动写给外界看的文字(报表、报告、信件、作文、文案、朋友圈、公众号、空间、微博等等)都属于后者,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写的所有文章都属于这一大类。
之所以说是消耗和输出,是因为某种动机,这种动机往往是想让他人看见、看懂,里面包含赚钱、出名、升职、被理解、被安慰、被接受、被爱等需求,这样的文字一定是讨好、索取、牺牲、控制、迎合、付出的……互联网的便利性加大了人们的功利心,如追求十万加、评论、点赞、打赏、转发、阅读量、粉丝量等,导致书写会消耗作者的心血、精气神。即使那些所谓的自嗨也不是真正的、纯粹的自嗨,只要是发布在公众视线之中的,潜意识就一定希望有人看见,至少是需要特定的人看见。越是以书写为生的作者,如果没有适合自己的宣泄途径,书写就越消耗。因为他们写的字代表了赚钱养家、名气、地位等一切满足自我虚空的方式,不可否认会写出好作品,但整体而言,并不利于身心健康。
想想你少年时偷偷写下的第一篇日记吧,那种好奇、兴奋、愉悦、轻松的感受,再想想你为了迎合平台需要、生存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写的那些文章,带给你的感受一定不同。这就是不忘初心为何不被大多数人拥有的根源。
心灵书写也叫疗愈书写,指自己的文字写给自己看,不会让其他任何人看到。这样的书写完全不重视什么修辞手法和书写技巧,只是自我内心的思索和整合。
写完一篇日记和写完一篇发布出去的文章,对比感受,前者一定是长舒一口气,变轻松了,或在写的时候有诸多思考。你就像有了第三只眼睛,看见了自己,所有的不堪、羞愧、焦虑、恐惧、内疚都会跃然纸上,而不会在意任何人的眼光。这种书写可以释放负面情绪、攻击性、压抑等等,有助于能量输入,保持平和的心态。
比日记更有效果的是心灵书写,它可以治病,它和日记最大的区别在于:日记是用大脑写,心灵书写是用心写。前者注重思考,后者注重不思考,注重感受。
关于心灵书写,最最简单的是你漫无目的地在本子上胡乱涂,不用去管有没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记住:你有写出最烂的文章的权利。
心灵书写讲究的是不控制、不停笔、由心而发。反观自己写的字,你会觉得很诧异,好像不是自己写的。正是这些字带你回到内心最深处,让你更多地了解自己,从而达到整合、疗愈的目的。
我们知道了心灵书写有治疗作用,可以滋养内心,抵御孤独感。我已经教了你进行书写练习的一些方式、方法,本篇我要对你说的是:团体一起书写。
既然孤独如影随形,人们为何还要在这孤独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呢?很大一个原因是我们是同类。我们热爱祖国、为党献身、为高考努力,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庞大的群体产生了集体认同。虽然个人特质不容易被看见、个人意愿被暂时搁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再感到恐惧和孤独。这就是团体的力量,当全世界和你一起迎接挑战,你便不再那么恐惧面对。
矛盾的是,此时又产生了另一种孤独:你周围他者和你区别很大。比如素食者不得不置身肉山酒海,喜欢宁静之人整天面对吵闹的同事、家人。你和周围人的差异越大就越孤独,这就是你觉得别人不理解你的原因。身边人千万却无一知己,你被隔绝了,像个异类,从而把身体蜷曲起来,陷入孤独的海洋。
于是,能遇到相似之人是人生幸事。其实,你一直在寻觅,而不论多么庞大的群体,其中一定会有小团体。若不信,你可以随便去一间教室,课间十分钟你就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同类”聚在一起,他们是从班级的大团体中自发形成的小团体。
心灵书写就是把你从大的书写团体中剥离出来。世界上书写的人很多,心灵书写的人很少,用书写探索内心和亲密关系的人更少。而我就是其中之一,我参加过各种书写团体,也正在带领书写团体,那种感觉是全新的、充满生机的,那是心与心真正重逢在当下,重逢在字里行间。
心灵书写有高度的相似性。大家不用语言,只是静默、静坐、静走,而后书写,再静默,再书写。空气中的沙沙声让每个人的内心交织在一起,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每个故事都浓缩了最隐私、最珍贵、最重要的回忆。团体中,我们每个人对生命充满热爱,对当下心存疑惑,对未来充满渴望与深思,对亲密关系力求更加轻松,对自己进行接纳、宽容、慈悲。关键的是,我们都是孤独的人,我们的孤独又是如此相似。
团体成员就是你的很多面镜子。正如你通过镜子看见生理上的皱纹和白发,你心中的皱纹和白发也需要被看见,仅仅是看见就会抵消孤独,若被理解、被懂得,那就是幸福和喜悦了。生活中你被某个人吸引,那这个人一定有你内在的东西,与你高度相似或高度互补,抑或是有你不接受自己的部分。但无论如何,他就像是镜子,照见了你。
团体成员很容易成为你的镜子,是因为你们有同样的目的,你们以同样的方式交流,不像外界的沟通是建立在互相诉说的基础上,人们都在让对方或多或少地接纳自己的观点。书写团体的成员不会,他们和你在一起,只为倾听你、陪伴你、用文字拥抱你。
每当你暴露脆弱,得到的不是漠视、逃开、压制,而是关注、靠近、温暖。你越来越有力量,你的字会看见你,团体成员的字也会看见你。这时,你也愿意接纳对方的内在小孩,最终彼此获得成长。
一面面镜子让你看见了立体的、饱满的自己,你的自信和自卑都被允许,优点和缺憾都被关注,你的每个字都像长了翅膀,飞进每个人心中。你更爱自己了。
大家一起书写会成为你心中的仪式。你们一起吃饭、睡觉、慢走、静心、冥想、朗诵、书写、反馈、对话,这一切构成了某种仪式,形成彼此心中独特的符号,蕴含着理解、力量、温暖和慈悲。
书写团体像是一个透明的、清澈的能量球,随着血液周身游走,滋养你的肌肤、心灵。这个能量球会随着你书写的深入越来越有爱,这份爱不仅存在于团体一起书写的日子,还存在于彼此分别的日子。每次你打开电脑或者拿出纸笔,它就会出现。它陪伴你走过每个春夏秋冬,会在你陷入困境时浮现,让你更关注自己。
其实,相似的人一起书写本身就是幸福的事儿,你若热爱书写,定会找到属于你的团体,彼此滋养、疗愈。就算你不想通过书写获得成长,仅仅就想发表,也不妨碍你约几个或几十个人一起,彼此探讨作品,相互提建议、给反馈,一起写同样的主题,讨论、分享心得和经验。这都是很美好的事。只不过心灵书写注重内心探索,日常书写注重现实欲望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