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别因为内疚,去“爱”一个人
“每次想到从前的好,我就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曼婷想离婚很久了。
她和老公是大学同学,从恋爱到结婚感情一直稳定。自从有了孩子,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他们吵过闹过后,现在基本处于麻木状态。
用曼婷自己的话来说:“家庭就像我们两个人的旅馆,除了必须要交流的事,我们从不说话,连搭伙过日子都觉得累。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觉得舒服点。”
“倒也没发生特别的事,只是对彼此失去了兴趣,就算他在外面有了女人,也和我没啥关系。”曼婷这样说的时候十分平静,“我们一点一点感受不到爱了,更没什么依赖。”
五年来,曼婷无数次想过离婚,也做过努力,试图改变自己、适应对方、适应婚姻,最终都是徒劳。
“那,你觉得是什么还能让你们在一起呢?”我忍不住问道。
“因为内疚。”曼婷的回答干脆利落,“想到离婚就像伤害了什么。我们原来很相爱,刚毕业那会儿,一起度过了贫穷却很快乐的时光。每次想到从前的好,我就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因为内疚,挣扎在没了爱的婚姻里
其实,曼婷这样的婚姻并不在少数。
出于种种原因,两人没了感情,也找不到什么价值感,更谈不上被支持和滋养,却一直在苦苦维系,好像这样就能回到从前所谓的美好。
其实,有一个事实终究是要面对的:两人真的已经不爱了。
之所以还在婚姻里,除了经济成本、孩子、外界评价之外,更重要的是内疚感。这有点儿像贩卖“感恩”的亲子训练营,教练声泪俱下大谈孝道,搞许多“给父母洗脚”“给父母磕头”的噱头,来强化孩子的内疚。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然后要感恩、要孝顺、要懂事,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伴侣之间也是如此。明明已没了爱情,却还要回忆从前的浪漫和海誓山盟,让自己觉得分手就是不道德,就是背信弃义。
因为这个人:
◎ 在最艰难的日子陪过我。
◎ 在重病时照顾过我。
◎ 贫穷的时候不嫌弃我。
◎ 对我家人曾百般照顾。
◎ 在金钱上给过我资助。
所以,就算是没了爱情,也要对他好,否则你就是个没良心的白眼狼。事实上,你不需要因为内疚感去“爱”一个人,那是同情、报答、亏欠,却已不是爱。
有个朋友,眼睛看东西模糊,交往了几个男友都是因为这点而分手。
几经波折遇见了现在的老公,当时他非常痛快,称“只要相爱,我不在乎你的眼睛”。
凭着这份感动,他们走进了婚姻。
如今,朋友很难从老公身上找到当初的感觉,也感受不到他的爱。
老公经常出差,大半年才回家一次,还有几次在他手机中发现了他和几个女人的暧昧信息。即便如此,朋友还是没法开口提分手,就因为当初老公的那句话,那份已很遥远的感动。
如果分手,就背叛了那份“恩情”,为报答老公的“知遇之恩”,苦苦挣扎在没了爱的婚姻里。
无独有偶,我和另一个朋友聊天,他也在如此的挣扎中。
“我们家族三代婚姻都不幸福,但从没有过离婚史。我爸觉得这是家族的骄傲,所以尽管痛苦,我也从没想过真的离婚,想到离婚会给父母抹黑,给家族带来耻辱,我就忍了。”
很多婚姻的维系,除了两个人的内疚,还来自对家族和父母的内疚。
这些影响如此深远,让我们内心某处,被内疚牢牢束缚。
很多人不敢离婚,以孩子为借口。
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怕孩子承受不起父母的分离,实际上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内疚感,结果让三个人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
最近我在看一本书《越简单,越美好》,很认同作者对北欧人爱情态度的描述:“经济的独立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决定了两个本是陌生的男女,因情生爱而组建起来的家庭,绝不会是因为物质、孩子或者双方老人等这样的因素而存在。”
可见,在他们的认知里,孩子并不会作为父母不离婚的借口,也不会成为缓解自己内疚的工具,而是告知真相。没有谁可以剥夺另一个人知道真相的权利。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孩子都会慢慢接受,而不是接受被欺骗。
更普遍的是,我们周围不少离异的家庭,孩子并不知情,甚至多年保持着“离婚不离家”的荒诞状态。
其实,重点不在于离婚不离婚,而在于你人格是否独立,脆弱的人会用内疚进行掌控,维系内心的虚弱与恐惧。
诗人徐志摩公布了和张幼仪的离婚消息,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桩非常著名的离婚事件。
徐志摩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婚姻生活。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
徐志摩在追求着一种心中的真爱,或许这和林徽因无关,因为最终他们也没在一起,这只是徐志摩对内心真爱的勇敢追求。
如今,像曼婷这样被束缚在无性、无爱婚姻里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离婚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勇于面对自己,敢于直视你和伴侣之间已经没有了感情,而不是活在虚幻的想象中。
影片《非诚勿扰》里面有这样的离婚典礼——
葛优扮演的秦奋宣布:“今天见证我们共同的好朋友——芒果和香山结束他们维持五年的婚姻,从夫妻变回熟人。”“芒果,你诚实地回答我,从今往后,不论香山多么富有、多么健康、多么爱你,你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吗?”
芒果:“不愿意。”
“香山,你诚实地回答我,从今往后,不论芒果多么漂亮、多么动人、多么爱你,你都不愿意和她在一起吗?”
香山:“不愿意。”
“下面请二位互相交回戒指。”
虽然这只是电影中的一个情节,也有些理想化,但我们能够感受到分开和在一起同样重要、同样神圣,完全没有苦大仇深,更没有用内疚捆绑彼此。
你的内疚最好你自己承担
如果内疚成了维系婚姻的筹码,爱情就已变质。
强迫自己“爱”一个不爱的人,压抑就一定会通过其他方式呈现。
◎ 比如发生婚姻以外的情感。
◎ 比如把内疚投射给孩子。
“若不是因为你,我早和那个混蛋离婚了”,类似这样的话我们可能并不陌生。当离婚受到良心谴责、引发巨大内疚时,“为了孩子”就成了最好用的借口,为内疚找到了合理的出口。
而这会引发孩子更大的内疚。
曾有一个来访者小方,就是这样被“催眠”长大的。
小方妈妈家境很好,可一场大病让她陷入抑郁,正在那时候,她认识了小方的爸爸。小方的爸爸是个农民,家庭也很贫穷,却无微不至地照料小方妈妈。就这样,他们走进了婚姻。
婚后问题出现了,小方妈妈有思想又独立,也有能力。在小方妈妈眼中,小方爸爸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整天唯唯诺诺,害怕冲突。
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每次吵架,小方爸爸总蹲在角落默默抽烟,小方妈妈更加愤怒,说自己瞎了眼,甚至说小方爸爸根本就不算是个男人。
“要不是当初他照顾我,我才不和这么窝囊的男人结婚呢”,妈妈无数次对小方这样抱怨。
很多时候,小方真的希望他们能离婚。
后来小方也明白,妈妈之所以不离婚,是因为爸爸救过她,离了别人会说闲话,这会让妈妈内疚。
于是,妈妈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小方身上,什么事都要管她,非常严格,称女孩要指望自己,男人都是软弱的,根本靠不住。每次小方成绩不好或不听话,妈妈就会大哭,有几次扬言不活了,活着没意思、没盼头。
如今,小方也面临着离婚,孩子才一岁,她老公也是个软弱的人,当年妈妈的遭遇再次出现在了她身上。
“我哪儿错了,凭什么他们的感情要我来承担?若早一点儿意识到这个就好了。”小方这样说。
现实中,小方父母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他们把对婚姻的不满转嫁给孩子,让孩子来报答。他们通过让孩子内疚控制孩子,控制自己的婚姻。
不得不说,这是可悲的结果。
平平淡淡也许才是情感真相
如果通过各种努力依然毫无进展,婚姻变成了折磨,就像挣脱不掉的牢笼,彼此毫无乐趣,没有交集,或充满了暴力与羞辱,只因为内疚而苦苦支撑,我们不妨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张爱玲说过:“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让彼此分开的。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
重要的是,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情感真相。的确,大多数婚姻都慢慢变成了亲情,没了浪漫与激情,两个人过着平淡的日子。这并不代表婚姻的失败,反而是另一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