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史有学问(全二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毛泽东读先秦史的学问》:老子“搞阴谋,写在了书上”

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取之,必固予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

中国的权谋之术十分发达,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在古代军事学方面出现了军事巨著《孙子兵法》等。就是《老子》一书,据说也可当作权谋之书来读,更不用说其他政治、历史著作里面融会的一些权谋思想和权谋事例了。毛泽东说:“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取之,必固予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1]

《老子》第三十六章写道:“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将这个道理上升到了“国之利器”的高度。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读过《老子》。据他的同学萧子升在《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中回忆说,他与毛泽东在“游学”过程中与拜访刘翰林和山寺方丈时都谈及了孔子和老子,可见毛泽东早年对老子著作就有很深的研究。在毛泽东的读书笔记《讲堂录》中便记有“《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在读鲍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毛泽东批注道:“是故老、庄绝圣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这样一种主张,和青年毛泽东立志改造社会、学习西方的文明,强调人的主观意志和积极力量的主张显然相差较远。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还常读《老子》一书,他在外出时,曾指名带上《老子》。毛泽东最感兴趣的是其中的辩证法。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政局经常处于巨大变革之中,老子从“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现实中,认识到运动与变化是世界的永恒主题。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

在这里,毛泽东教导人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所谓全面地看问题,就是对一件事情不光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以增强危机感,保持头脑清醒。同样,既要看到不利的一面,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以增强信心,鼓舞斗志。毛泽东在这里引用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话,来证明这一点。毛泽东发表这个讲话时,国内曾发生过一部分群众闹事,国际上也发生了匈牙利事件。这两件事都不是好事,但毛泽东却认为坏事可以变好事。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谈到战略退却时写道:“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

这里,毛泽东就是运用了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策略。丧失是为了取得,退却是为了前进,毛泽东对老子辩证法的运用已臻于化境。

1945年,毛泽东在为党的七大作总结时谈到面临的困难和应付的方针时说:“我曾经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的原则是三条,第一条不打第一枪,《老子》上讲‘不为天下先’,我们不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这里的意思也就是先弃后取、先退后进、先让后争,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实践证明这个战略决策是非常富有远见的。

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延安保卫战”也充分运用了这一思想。

当时进攻延安的胡宗南23万大军已对延安形成三面夹击之势,毛泽东认为,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如果跟处于优势的敌人硬拼,我们肯定要吃亏,于是果断决定撤离延安,然后在迂回运动中寻找机会,歼灭敌人,终于取得了保卫战的全胜。

1964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当然,阴谋也是智谋。”

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针对当时美国企图对刚诞生的新中国搞封锁,义正词严地说:“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过去三年内,“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

说明矛盾着事物的两端是可以转化的,不利的一面也可以经过努力,促进它转化为有利的一面。

毛泽东在1949年3月《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引用老子的话说明互通情报的重要:“互通情报。就是说,党委各委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这对于取得共同的语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是这样做,而是像老子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结果彼此之间就缺乏共同的语言。”

下面再看看古人是怎样运用老子的智慧的:

在春秋战国群雄逐鹿、战乱频繁的时期,运用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一思想来获取成功的例子是非常多的。有些十分隐晦巧妙,有些则十分直露俗浅,著名的“宫之奇谏假道”的故事就属于后者。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为了向北扩展土地,就让大夫荀息带上厚礼,去北边的近邻虞国去见虞公,送他一匹极其难得的千里马,还有一只极其名贵的玉璧,条件是借一条行军的道路。荀息对虞公说:“虢国(又名北虢,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三门峡附近)总爱跟我们闹别扭,希望能借贵国一条路,我们开过大军去教训教训他。”这在当时看来是不情之请,对虞国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让别国军队通过自己的国家无异于开门揖盗、引狼入室,况且虞国又是小国,军事力量比晋国弱得多,谨慎自保尚应接不暇,哪敢再有丝毫的懈怠疏忽。但虞公实在太爱这两件宝贝了,一边玩着玉璧,一边看着马说:“可以借,可以借。”虞国的大夫宫之奇是一个很有见识、很有胆略的人,他一听虞公答应借道,十分惊慌,赶紧跑去对虞公说:“这万万不可以,虞国和虢国是近邻,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俗语说得好,‘唇亡齿寒’,我们两个小国原是互相帮助,互相依存,万一虢国被晋国吞掉了,虞国是无法独存的。”

谁知虞公财迷心窍,居然能编出一番道理来。他对宫之奇说:“晋国给咱们送来了这两件无价之宝,那是看得起咱们,想跟咱们结交,难道连借一条道都不肯?况且晋国比虢国强大得多,如果能攀上晋国这么个朋友,失掉虢国又有什么可惜呢?”宫之奇听后觉得虞公越加糊涂,还想诤谏,但被好友百里奚拉住了。

百里奚是虞国的大夫,出身穷苦,后来撇下妻子儿女出来寻求出路,多年未尝夙愿,后被蹇叔介绍给宫之奇,又由宫之奇推荐给虞公做大夫。百里奚为人精明,他见虞公正像当年蹇叔说过的一样,爱占小便宜,不可理喻,就拉住宫之奇不让他再谏。宫之奇出来后埋怨百里奚说:“你不劝虞公倒也罢了,为什么反要阻止我呢?”百里奚道:“跟糊涂的人说正经道理就好像把明珠扔到路上一样。虞公既如此,就随他去吧,我们跟着他也就是了。”宫之奇可没有百里奚那么忠心,他知道虞国要亡,就带着家小逃往他方避难去了。

晋献公派大将里克带兵灭了虢国,回来的路上,住在虞国的都城里。夜里,虞公还在睡梦当中,就做了晋军的俘虏。就这样,晋国不费吹灰之力就顺手把虞国灭了。千里马和玉璧当然完璧归赵,又回到晋献公的手中。

晋献公对虞公说:“我是不能白借你的道的,不过你虞国的道不值这匹千里马和这块玉璧,我就另送你一些东西吧!”献公送了一所房子给虞公居住,又另外送了一部车马和玉璧给虞公玩。

虞公觉得委屈极了,埋怨百里奚说:“当初你为什么不阻拦我呢?”百里奚直率地说:“您连宫之奇大夫的话都不听,难道会听我的话吗?我当初不说什么,就是为了今天能跟着您,好让您知道我对您的忠诚。”

这是一个令人悲悯而又令人发笑的故事。晋国“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而虞公终因贪图小利而亡国。

不过,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方面也有许多高明而又成功的范例,“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晋文公重耳在外流浪避难,曾经受到郑国的冷遇,这次郑国又要同楚国结盟,晋文公感到十分生气。晋文公即位以后,凡是曾经厚待过他的国家,他都有所报答,凡是冷遇或是刁难迫害过他的国家,他也进行了报复,唯有郑国,尚未来得及。所以,晋文公约定秦穆公一起攻打郑国。晋国的军队到了郑国,秦穆公也率领百里奚、孟明视等人从西侧包围郑国,郑国的军事力量本敌不上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怎能禁得起两家合围。郑文公惊慌失措,倒是大夫叔詹很镇定,他推荐烛之武去做说客,想法劝退秦国人,如果秦兵退走,只剩下晋国人就好办多了,郑文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请来了烛之武,没想到烛之武是个十分衰老的驼背老翁。烛之武说:“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能为国家效力,如今已是风烛残年,能为国家做什么呢?”郑文公一听话里有话,就立即道歉说:“像您这样有才能的人我都没有听说,没能起用,实在是我的过失。希望您能宽宏大量。在国家危难的关头出一把力,如能保存郑国,您就建下了不世之功。”烛之武本就爱国,又见郑文公态度诚恳,就答应去试一试。

当天夜里,烛之武就让士兵把他放在筐里,用绳子吊出城外,径直往秦营走去,但秦人不准他见秦穆公,烛之武就在外面痛哭,哭声惊动了秦穆公,就派人把他叫进来问一问。烛之武说:“我在这儿既为郑国哭泣,因为郑国就要灭亡了;同时也为秦国哭泣,因为秦国不久也要灭亡了。”秦穆公十分惊讶,就请烛之武详细谈一谈。

烛之武说:“秦、晋两个大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当然很快就要灭亡。可是,您想到没有,郑国在晋国的东边,秦国离郑国差不多有一千里路,秦国怎样才能占有郑国呢?毫无疑问,郑国灭亡后,国土一定全部归晋国,您这不是做了‘亡郑倍邻’的傻事吗?现在秦国和晋国的国土差不多大小,力量也相差无几,一旦郑国被晋国吞并,晋国的势力可就比秦国强大多了。您如果回顾一下晋国对待秦国的态度,您就会看得更清楚。当初您送晋惠公回国做国君,又在荒年借粮食给他,真是有存亡续生之恩,可晋国每次都是以怨报德。再说,当年晋国灭虞的事您也记得,虞国帮助晋国灭了虢国,晋国不但不图报答,反顺手把虞国也灭了。现在您帮助晋国打郑国,如果晋国强大了,反过头来进攻秦国,您又怎么办呢?像您这么英明的人,我只要提一下就够了,用不着多费唇舌。”

烛之武的这番话使秦穆公听出一身冷汗,特别是“亡郑倍邻”的说法,更使秦穆公佩服。秦穆公越想越对。烛之武看到秦穆公已被说动,就接着说:“如果秦国能撤兵,郑国愿投降秦国,将来秦国有什么事要从这里经过,郑国一定尽力招待帮助,郑国就算作您在东道上的一个仓库或是基地,郑国愿给您当‘东道主’”。

秦穆公听后便下了决心,答应了烛之武的请求,并留下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副将带领两千人马帮郑国守城,自己率大军离开了郑国。就这样,通过艰苦的外交,郑国总算免除了这场灾难。秦穆公不贪小利,终于成为春秋时代霸主。

但应该看到的是,权谋只能起一时的作用,并没有根本的、永久的效果。晋国虽然看准了虞公爱占小便宜的弱点诱其上钩,不费吹灰之力灭了虞国,但这并不能挽救自己最终被秦国吞灭的命运。郑国虽有烛之武的洞悉世事、巧言善辩,也只能暂免于难,终不能持国久远。由此看来,权谋之术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只能在具体的战术之中发挥作用。真正起根本的决定作用的还是治国安邦的大道,即人心的向背。离开了这一点,越是取巧,越是奸诈,就越容易引起反感和敌视,那更是自取灭亡之道。

注释

[1]《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