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们符师都是这样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0章 沉重

符笔安稳之后,李洵才静下心来,静静接收残骨照耀出的内容。

至于符笔,一直呆在识海中,再也没有任何反应。

对于这支符笔,他的心绪很复杂。

这只笔对他很有帮助,助他重生,让他练符,但同样是潜在的危险,无法操控。

或许它席卷走残骨照耀出的大道符文后也会有所作用,能帮他理解其中奥义。

也可能就此席卷,自己演化去了。

但无论如何,李洵都不想将大道符文寄托在它身上,宁愿自己掌控,学习得慢一些。

不知多了多久。

残骨照耀的光芒渐渐弱了,而李洵识海深处则多了一团宝光,光耀璀璨。

终于,残骨的光芒黯淡下来,变成一截看似普通的骨头,依旧悬挂在虚空中。

李洵则闭上眼睛,消化宝光中蕴含的气息。

他能感觉到,这些大道气息并不复杂,或许是残骨特意帮他剖析了,变得简单,对于他来说,并未永不可悟的天书。

但是,需要时间,是水磨功夫,能理解和能动用是两回事。

“大道至简啊。”

李洵感叹着,手中托起一团灵光,手中有一个漂浮的虚幻的符文。

‘镇’字符!

此时的符文不是画在符纸上的,算不得符箓,而是直接由灵光幻化出,效果却比画与符箓上强了不知道多少。

画于符箓上,对纸和墨的材质都有要求,直接幻化将一切都省了,却直指符文本质。

想到这,李洵回忆起和黄易的交流。

“内符术,外符术?”

这种运符的方法,和内外符术是否有什么联系?

以及,残骨道法的映照方法,好像就是符文。

“不是普通的文字,不是如金书般瞬间学会,也不是阵、不是丹、不是剑、而是符文。”

“符文就是远古时代的某种记录方法,是修行感悟的传递之道?”

对于此点,李洵以前就有所悟,这时感受得更加清晰。

阵、丹、剑,都是某种战斗方法,而符,却是文字,是记录,是传承。

如今的各种修行书籍,由文字记载,符文,莫非就是古代的文字,象形文字?

最直接的临摹?

他看向手中这个‘镇’符,和现在的写法不同,有些扭曲。

看得久了,符文好像在变幻,让人头晕目眩,很难受。

李洵闭上眼睛,好一会儿那种难受的感觉才消失,缓了过来。

再看眼前白茫茫的空间,很安全。

想起外面的几尊虚灵,还是携带莫名气息的强大道人,他不急着出去了。

干脆盘膝坐下,手拿残骨,静心明性,静静体悟起脑海中那团宝光。

外界,祭坛坐落的大殿内。

身形矫健的断臂女修拿起金书看了一眼,面露喜色,朝着入口的石道疾驰而去。

就在这时,一股莫名的气息从背后袭来,她心中一慌,咬牙加速。

“你要往哪去?”

几个字说出,就如轰隆天雷在耳边炸响,她的动作停住,整个人顿在那里,眼睛惊恐地睁大。

“我要拿金书给少主。”

她不自觉地说出,无比渴望向前逃亡,却丝毫不能动弹,眼中闪过深深的惊恐和绝望。

“不用给了。”

道人从她身后转过来,轻轻地取走她手中的金书,又用手在她脸上一抹,她的面庞便层层皲裂,整个人好像琉璃一般碎裂成块,摔落在地。

“金书,终于收回来了。”

看向手中的金书,道人满意地一笑。

“接着,便是找出虚空中的那只小虫子。

“不久之后,一切都将落幕。”

他带着金书朝石道往外走,在路上又遇到几波修真界人士,皆还未靠近,就已经层层皲裂,倒在地上。

一路上不知倒下多少人,道人未曾看一眼,速度丝毫不停,朝着远方巨大的山体而去。

走到一处,他停下了脚步。

前方是一个身高三丈的巨人,周身裹着灰雾,手中提着一盏灰惨惨的红灯笼,正在四面不断的徘徊。

见到这人,道人心中本能的厌恶,仿佛无数年前曾经见到过,让他想起了一个故人。

他冷哼一声,庞大气势勃发,一手探出,向前拍去。

下一刻,他就惊恐地缩回手。

这时,提灯人转过头来了,面对着他。

无尽灰雾席卷了过来,将道人尽数包裹。

白茫茫的空间内,李洵睁开眼睛。

这确实是一处打坐的宝地,可以助人心思清明,就这么一会儿,他就将宝光蕴含的内容领悟了个开头,并且把其中的内容梳理成册。

结束打坐站起身来,忽然脑海中宝光突变,变幻形态,不断收敛光华,竟然变成了一本古朴旧书。

李洵可以给书命名,思索片刻,书下六个大字。

“原始符文真解!”

“简称《原始真解》!”

六个漆黑古字显现在古籍外皮上,同样是歪曲的古字,古朴、老旧,和现在的字很不一样。

“仿佛连这六个大字都有不一般的力量啊,可惜现在还无法运用。”李洵看着脑海中书籍的封皮,若有所思。

将书籍命名后,他就要离开这道光芒绽耀之地。

外面还有很多事没有收尾,不知道这里时间流逝如何,不能耽搁太久。

想着要出去,一步踏出,李洵就走了出去,外界热浪滚滚,好像身处熔炉内,又像在太阳之中,正是大山生灵的巨大眼珠之内。

在他走出白茫茫空间的一瞬间,白茫空间竟然无限塌缩,瞬间塌陷成了一个点,刺入他的左手手中当中。

李洵呆住,这是什么情况?

那么大的一个空间,怎么形成了一个点,而且里面还有那位的残骨呢!也在里面没有取走!

他本意是不想取那残骨的,已经提取了其中的知识,不如把这份机缘留给后来人,这样万一他出了什么意外,修真界不至于断了传承,以后还能有天骄来到此地,接触到残骨,或许能再次临摹出金书,传下后世。

可是现在,残骨进入他的左手,金书又被道人取走,相当于传承尽在于此了!

想到这里,李洵顿时感觉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压力有亿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