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天下太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吧?

仲春之季。

楚州与泗州的冲突,在扬州都督府录事参军山巨野的斡旋下,终于告一段落。

泗州所付代价是沉重的,一千套兵甲、三百牛马、三具炮车、两具车弩、伏远弩等若干,拱手送给了楚州。

令狐禅此举,虽然有些丧气,却保住了即将陷落的临淮县,让大郎令狐密免去被包围之苦。

得失之间,只有他自己才能权衡了。

原本兵甲不怎么充足的义军,瞬间换了焕然一新的兵甲,淘汰下来的兵甲,盐团也不嫌弃,捡来就用。

这一次配合义军出战,让盐团跟义军的关系更密切一些了。

盘孝忠乐呵呵地换上一套步兵甲,感受沉甸甸的份量:“换上这家伙,箭雨里本校尉都敢钻!”

步兵甲的防御能力,可比皮甲强多了。

唯一的缺陷是重,四十斤的份量压到身上,短时间征战无妨,时间长了体力消耗过大。

所以,各团都索要了一些挽马、马车,尽量负载甲胄、兵器、装备。

丰朝军中十人出六驮的规定,在江淮一带是没法实施的。

江淮地带倒是相对富庶,能承担得起驮马的靡费,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不是什么牲畜产地,离盛产马匹的陇右、北胡也过于遥远。

义军右果毅都尉、楚州司马史难得叹息:“所以,江淮兵原先是以弩、陌刀著称。”

只不过,经过一百五十年的安逸日子,整个江淮已经忘了这个传统。

陌刀凶猛,但长柄陌刀对陌刀手的身体素质要求太高,不是孔武有力之人玩不起来。

安平敏锐地捕捉到关键信息:“司马之意,楚州以前也有制弩的匠人?”

史难得点头:“艺多不压身,总有一些匠人家里传承了制弩技艺。”

问题只在于,一百五十年前的技艺,可能落后于时代。

安平顾不上考虑这些,能够制作弩弓就不错,落后的问题,可以慢慢追赶嘛。

实在不行,泗州赔偿的弩弓,让匠人们拆着玩嘛,反正不怕他们安上去会多出几个零件。

宫南北悠悠开口:“自本朝立国,制弩的好匠人收归兵器监,民间不许擅自制作枪、甲、弩、旗,抓到最少是流三千里。”

“所以,匠人的后代有几分制作能力,还真不一定。”

制作弩弓,对材料的要求必然比普通兵器还高,解决不了材料问题,全白瞎。

楚州倒是接收了冶监,可本地的铁矿含硫量偏高,制作的铁器易脆,不适合做弩弓的原料。

所以啊,还得从邻州想办法。

“张贴符文,让所有庶民知道,楚州重金聘请能制作弩弓的匠人。”

“匠人每月二贯钱,匠师每月十贯钱,有贡献的可转为吏员,特别突出的可给予流外官身份。”

“安薪这一头的鞭炮匠人,也同样待遇。”

安平一连串地发布命令。

符文不是指道佛两家祈求神佛的符箓,是下行公文,通常是朝廷下给州、州下给县、县下给里村的。

吏员、流外官,这两个词能够让人趋之若鹜。

匠人在丰朝的地位卑下,类似于乐童、杂户之类的半自由身,连一般的庶民都比他们高半截。

能获得官府的认可,甚至可能获得官身,匠人们自然会来应征。

“铁矿这一头,命人送关牒给寿州,让他们贩卖生铁给楚州。”

安平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引进生铁资源。

扬州都督府不会给生铁,泗州肯定不情不愿,还是寿州好邻居容易商量些。

游奕校尉曹叔森失笑:“寿州不能理会我们吧?”

安平笑容灿烂:“就跟寿州说,他们当初以邻为壑的事,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吧?”

要挟是肯定的,但楚州又不是不给钱。

不给钱就不算瓢……

串词了,反正是公平交易,两州之间眉来眼去、暗通款曲,明面上还可以表态势不两立。

实在不行,两边各推出一个商贾当白手套,事发了就拿白手套顶罪。

寿州扭捏一番,必定会答应楚州的条件。

就是丰朝边境,跟北胡作战的藩镇,依旧有大量走私换取北胡的马匹。

封锁之类的话题,很多时候就是个笑话。

了不起,多花点钱、多绕几个弯子而已。

-----------------

在安薪跟盘孝忠的推动下,楚州刺史、义军都尉安平的婚事快速推动,许多细节已经跟丰朝习俗脱钩了。

安平着垂青珠六旒、服饰上有三组图案、佩剑、革带、大带、红袜、红鞋的絺冕,乘轺车,从山阳县出发去秋氏盐场迎亲。

威严的甲团护着安平,威风凛凛地前进,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不是去迎亲,是去抢亲的。

楚州司户参军兼盐令宫南北一身青色官服,手执一纸任命文牒。

咳咳,按照正规程序,官员的任命都应该通过吏部,六品以下旨授为官。

可楚州是在义军的控制下,不听丰朝号令,任命官员当然就安平自己来了。

反正文牒上盖的,是正经八百的刺史官印,又不是啥萝卜章。

秋氏盐场虽然喜气洋洋,男男女女却执着棍棒列在两边,让人恍然觉得,这是两个山寨合伙了。

秋剑眉发髻上插金银钗,穿青色连裳,着自制青衣带、鞋袜,这一套就是庶民女儿出嫁准穿戴的花钗礼衣。

催妆诗那一套文人的做派,秋剑眉不屑为之,一切简简单单。

宫南北借机宣读楚州文牒,任命秋剑眉的弟弟、十六岁的秋稳为楚州从九品下盐丞。

虽然不伦不类,却让来观礼的诸位盐场东主熄了不该有的心思。

秋氏的女婿势大都不说,秋大郎还占据了盐丞一职,恰恰是各盐场的顶头上司。

县官不如现管,秋稳要是想想当年受过的气,稍稍整治一下某家盐场,比如下一个累死全盐场人也完不成的产量指标,看看哪家能不哭吧。

秋剑眉跟父亲、弟弟辞别,登上轺车,凌厉的目光最后扫视了所有盐场东主一眼,一言不发。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东主们憋屈地低下了头颅。

不认怂不行,秋剑眉现在不仅自己有武力,还变成了义军都尉娘子,真惹急了,调义军来屠上一两个盐场,一点问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