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恋爱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越懂自己,越懂人性,越懂爱情》:你为什么谈不好恋爱

我以前走过一条弯路。每当我更想了解人性的时候,我会查阅很多书籍、跟很多人聊天、观察很多人,但始终还是不够了解人性。后来,我不看那么多研究人性的书了,也减少跟人聊天。我开始转向研究我自己、了解我自己。神奇的是,当我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我也越来越了解人性了。

我们从小到大,接触过很多人、了解过很多人,但是大多数人是很陌生的,甚至明明是陪伴自己最久的人,却不了解。而在我的咨询经历中,我也发现,谈不好恋爱、处理不好感情的人,往往都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也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他们“不认识”自己。

我见过无论是学历、收入、长相都很优秀的女生被一个各方面不如她的男生“支配”,所有人都在为她打抱不平、感到可惜,可她自己还时常会担心对方离开自己,总觉得自己吸引不了这个男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恋爱本身是一种亲密的社交行为,而从心理学上来说,行为是受我们的观念影响的。比如,同样是伴侣迟到,不同的观念会让我们处理这件事的方式大不同。对于持有“迟到就是不尊重人”观念的人来说,迟到这件事会唤醒自己不被尊重的感受,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吵架。而对于持有“迟到这种小事不值一提”观念的人来说,迟到根本不是事,只要人到了就行。

所以你看,不同的观念,就会带来不同的行为结果。而谈不好恋爱的人,大脑里往往存在一些根深蒂固、迂腐极端的非理性观念,比如“爱我就一定会给我花钱”“不联系就是不爱了”“主动就一定会掉价”等。在这些非理性观念的支持下,就会发生大量不利于关系发展的行为,像“让对方给自己花钱”“必须保持高强度、高频率的联系”“再喜欢也不会主动”等。

观念的形成来源于我们如何评价自己、如何评价现实世界。而一些非理性观念之所以能在我们的大脑里根深蒂固,是因为我们自己并没有根据客观情况形成坚定的观念,更多是接收了源于他人评价、社交媒体灌输、身边人言传身教的不坚定观念。这些观念由他人强行灌入我们的大脑,虽然经过高频率灌输后会让我们信以为真,但那始终是根基不稳的观念。可没办法呀,谁让我们没有自己的坚定观念呢?非理性观念会让我们看不清自己、认错自己,最终导致在亲密关系中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要么高看对方,要么低看自己。

在后文中,我会谈谈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你越了解自己,你在亲密关系中便会越舒坦。就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你得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不然方向反了,只会与目标渐行渐远。而一个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人,一定是将内在评价和外在评价都充分客观参考的人。过度依赖外在评价,容易失去自我、随波逐流;过分依赖内在评价,容易变得过于自我、墨守成规。

后文中我会介绍两种认识自己的方式,但这两种认识自己的方式,单独来看,无论哪一种都会存在风险,即认识的过程不一定能够做到客观、全面,有时候会出现认识偏差,导致错误地认识自己。在生活中,如果认错人的话,顶多就尴尬一下而已。但如果在人生中“认错”自己的话,就会多走很多弯路。

你喜欢用星座来指导爱情吗

“你是什么星座呀?”这是很多人在交友时,都会提的一个问题。但是这种提问却逐渐成了一种刻板印象的绑架。

我是处女座,每当别人知道我是处女座时,都会摆出一副震惊的表情,接着就会来问我,你是不是有洁癖?自从流行解读星座以来,处女座似乎已经跟“洁癖、吹毛求疵、完美主义”等标签挂钩了。别人只要一听到我是处女座,哪怕是第一次见面,对我的第一印象都或多或少受到“处女座”三个字的影响。

星座不仅用来定义别人,也被用来定义自己。我在读高中时,经历过一段很粗暴地了解自己的时光,就是通过解读星座,然后代入到自己身上。比如,处女座有洁癖,我自己是处女座,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洁癖的人,并且还会在跟人互动过程中标榜自己有洁癖,以此来突出自己处女座的特质。

这种属于给自己贴标签,然后再自我“洗脑”的过程。类似于先射箭,再画靶子,已经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想法,再去进行归类总结。

准不准呢?只能说,有一定的可参考性,但是不能作为依据。就比如洁癖,正常来说,人处于肮脏、混乱的环境中,都会不舒服,人脑天生就喜欢干净、有序的东西。恰巧处女座有一个洁癖的标签,而我又是处女座,我就会对这类归因有强烈的归属感。

解读星座这种社交方式反映出一个倾向,就是我们正在通过“外部”来认识自己。

那些别人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

有一次在做咨询时,我问来访者:“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告诉我:“朋友都觉得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请注意他的回答,是从朋友评价的角度来回应我的问题。在我的提问中,我强调的是“你认为”,就是想知道他如何评价自己,但是他并没有正面回应我,反而用了朋友对他的评价来回应我的提问。

他是故意不回答我这个问题吗?不一定。更多可能是,他一直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在我自己十来岁的时候,还像个小孩一样,有人夸我,我就会开心,觉得飘飘然,一旦否定我,我就难过,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会容易过度在意伴侣对自己的评价,甚至达到一种不健康的状态,会因为伴侣一句不认可的话就郁闷一整天。这种情况,就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对自我的认知,更多是源于他人的评价。正如开头所提到的来访者,他对自我的认知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这个自我认知,并不是因为他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也不是因为他观察到自己很自然就出现大大咧咧的行为,而是因为周围朋友都在说他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

这就是我们认识自己的第一种方式——照镜子式自我认知,依靠外在评价认识自己。

别人的态度、别人的评价、社会给自己贴的标签,这些外部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模样。有时候这是平面镜,能反映出真实的自己,但有时候会变成哈哈镜,会反映出扭曲、不真实的自己。

我刚毕业时,也是一个看不清自己的人。那时候刚刚参加工作,想着自己是个新人,基本什么活都接过来干,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分内事。和同事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就会给我贴一个“热心”的标签。当时听到这个评价,我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了绳子一样。

你能想象那种感觉吗?本来我眼里一团迷雾,但是突然有人帮我拨开了这层迷雾,还在我面前放了一块镜子。以前我根本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现在突然有人告诉我,你很热心,然后我就恍然大悟,原来我是个热心的人啊!我压根儿不管这个评价是否真实,我也不去问自己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我要努力去维持这个“热心”的标签,甚至还一度将自己的微信昵称改成了“热心市民”。

溺水的人,根本不会管扔下绳子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只想着抓住那救命的绳子。后来我的标签也越来越多,勤快、努力、听话……可是我也越来越累,因为我需要维持的标签越来越多了,而星座又何尝不是个标签呢?越是透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就会过得越累。因为每个人的评价都不一样,我们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期望。

我们能用经验来指导爱情吗

我爬楼梯步子迈得太大摔了一跤时,我知道了上楼梯要一步一步来,不能走太快;我考试不及格被爸妈骂时,我知道了考试不能低于60分,不然会很麻烦;我谈恋爱因为过度付出反而遭人嫌弃时,我知道了对别人不能盲目付出,不然会影响感情。

以上这些“知道”并不是我真的知道了什么,而是我在现实中碰了壁,为了保护自己,总结出了一些避免自己再次受到伤害的经验。经验有时候很管用,比如自从我上楼梯不再一步跨两个台阶时,我真的没有再摔过跤。但有时候经验也不总是管用,比如我因为害怕在恋爱中过度付出又惨遭嫌弃,直接就不付出了,反而让对方觉得我不用心。

这些经验就像太阳眼镜,它让我免受阳光刺眼,但也让我看不到这个世界的色彩。过度依赖经验的人,就像一直戴着太阳眼镜的人,不仅看不到色彩,天黑了还容易摔跤。

经验就像保护行为,既保护了我,又捆绑着我。举个例子,有一次出门我差点被车撞到,我很害怕,在这种极端恐惧的情绪下,我产生了一个经验:只要我不出门,我就不会被车撞。于是,我就天天躲在家里,也不去上班。这个经验管用吗?一方面,我不出门确实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自己不会被车撞到,获得了暂时的安全感,但另一方面,这个不出门的“经验”,似乎是在用更大的声音告诉你,你出门就一定会被车撞。这就会导致一个结果,我越不出门,越安全,我就越相信不出门就是安全的,导致我彻底不敢出门。

很多人喜欢在感情中参考各种各样的“经验”,来源可能是过往的经历、自己的感悟、他人的告诫、社交媒体的带领。而这又反映出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太过依赖自己的经验,反而导致故步自封。

有一次在饭馆吃饭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小孩子手伸进饭馆的鱼缸里去捞鱼。小孩子的父母看到后,立刻制止了他,并且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子天真地说,小鱼在水里面待太久了,会憋死的,我要救它出来,让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听到这里,在座的人都哭笑不得。

看着这个场景,我陷入了沉思。在小孩子的眼里,他们所理解的世界,就是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小朋友知道自己不能在水里待太久,不然会溺水。所以他认为鱼也是这样,完全不去理会鱼本来就是活在水里这个客观事实。

虽说长大后我们变得更加理性,但是进入亲密关系后,一些童年时期的固执视角似乎又释放出来了。

我有一位读者,每次跟男生接触的时候,都不喜欢主动,因为在她看来,过于主动会掉价,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太好追。在这个观念的支撑下,她的异性缘一直不太好。后来有一次,一个男生实在憋不住,于是对她说:“你一直不主动就是有价值吗?不是的,有价值的人是本身就有价值,而不是做什么才有价值,你根本不能理解。”这段话对我这位读者而言,就像突破了次元壁,看到了自己完全感受不到的世界一样。而她之所以会有“主动就掉价”的经验,是因为在之前的恋爱经历当中,自己就是一个主动的人。但是主动换不来爱情,只换来了不被珍惜。于是她就将原因归咎到了主动身上,认为只要主动了自己就会掉价,于是她越喜欢一个人,就越不会主动。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主动与否的问题,更核心的问题是,前任对她的不珍惜。就像一百元钱掉到了地上,被很多人踩了,但只要有人看到了,就一定会捡起来。一百元不会因为掉到了地上就因此变成了五十元,它掉到哪里,都值一百元。

过度的反思,会将自己的总结当成具有普适性的经验,可经验终究是主观感受,并不能一直成功指导客观行为的执行。不主动就不掉价,这也许是她过往经历给自己带来的经验,或许这个经验给她带来过一些好处,但是这个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把个别表现当成普遍表现,是会吃大亏的。

这就是我们认识自己的第二种方式——反思式自我认知,也就是对自己的内在评价。

你就像一个摄像师,把自己的习惯性行为、遇到挫折时的反应、过往经历的总结、对他人的评价统统录下来,然后定期回顾反思,通过回顾来认识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遇到挫折了,你观察到自己的反应是回避退缩。你开始意识到,你并不是一个可以做到迎难而上的人。而你对自己行为反应的主观解读,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是如何认识自己的。但这种方式并不客观,也不全面。

照镜子式和反思式两种认识自我的方式都有优劣。

外部评价可以从自己看不到的视角来观察自己,但如何区分外部评价的客观程度,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你加班到很晚,回家后躺在沙发上,伴侣看到了你躺在沙发上的模样,马上说你这个人真懒。那么你能否区分自己是懒,还是想休息呢?从伴侣角度来说,只看到你躺在沙发上,就认为你确实很懒。但是从你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是一个懒惰的人,你还会加班到很晚吗?这就是外部评价的局限所在。

而内部评价虽然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进行经验总结,但是有时难免会在消极情绪的影响下进行过度反思,得出错误经验总结。如何避免过度反思,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突破两种评价之间的局限性,接下来我会详细展开聊聊。

高敏感人格与过度反思

我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敏感多疑的人,为此还烦恼过一段时间。我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有一次我复盘自己的经历,发现自己非常敏感,别人的一个否定用词、一次皱眉、一次黑脸,我都会自动归因成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比如,有一次我满头大汗地做了一顿饭,女朋友吃了一口青菜后,突然说:“今天的青菜好咸。”听到这句话,我的第一反应是她在怪我放太多盐了。过了一秒钟后,我又觉得自己这个想法也太“敏感”了吧。

其实,这种“敏感”时刻在亲密关系中很常见。大多数人很容易将别人的感受,当成对自己的指责。

比如,女朋友来“大姨妈”心情不好,这本来是生理反应导致的情绪不稳定,但是我感受到之后,很容易产生一种“她是不是在怪我”的想法。又比如,在吵架时,她的语气稍微重了一些,我就会觉得她是讨厌我才会说这么重语气的话,丝毫不会去思考她只是因为处于争吵状态中,很容易愤怒而已。

适当反思自己,有利于自我成长,有利于关系的优化。但是过度反思自己,反而会导致自己走弯路。过度反思容易在客观的事实基础上得出错误的经验总结。

比如,我对自己的敏感行为进行了经验总结,认为自己是一个敏感多疑的人。这客观、全面吗?不太够。更客观的说法是,我拥有高敏感人格。它只是一种人格特质而已,人群中有15%~20%的人属于这种人。

高敏感就好比在普通人的感知能力基础上加装了一个显微镜,任何事情、情绪都会被放大到分子级别,所以我对任何事情都异常敏锐,能感知到一般人感知不到的点。也正是因为感知能力太强,好的事情会被放大得更好,而坏的事情也会被放大得更坏,于是就非常容易被环境所影响。

太宰治说过一段话,精准描述了高敏感的特质:

“我想一辈子做个钓鱼人,像个白痴一样生活。”

“你做不到的,你太容易理解鱼的心情。”

高敏感人格并不代表着什么,也不是一种病,就是一种特质罢了。甚至在合适的环境中,高敏感还是一种天赋。

比如,我的高敏感在咨询过程中,简直是“开挂”一般的存在,能够让我高效而精准地识别很多细节和多角度思考问题。这种超强的感知能力,是非高敏感人群需要通过刻意训练才能做到的。

但是如果放到一个不适合的环境中,比如需要强社交的环境中,对于高敏感的人而言,就是灾难了。我高一第一次尝试住校时,躺在宿舍的床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浑身不自在。后来,当我清楚意识到我的敏感反而是一种天赋时,它就不再是我的负担,我甚至还为之自豪。我的性格特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我还是那个高敏感的人,但是停止过度反思后,一切都变了。

过度反思容易让我们只盯着敏感的坏处;客观反思会让我们既能看到敏感的坏处,也能看到敏感的好处,做到充分又全面地认识自己。

“恋爱脑”是不是一个问题

其实我觉得“恋爱脑”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赤诚、热烈,简直就是小说中的美好爱情人格。可不能否认的是,“恋爱脑”在关系中所带来的影响,也确确实实存在。很多人觉得这种影响不好,就想着去解决掉“恋爱脑”本身。

这就跟认为解决掉提出问题的人就没有问题了一样,治标不治本。我认为有“恋爱脑”没关系,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被“恋爱脑”影响自己的心情,影响当前的关系。怎么避免呢?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听完这个故事,你就懂了。

我的前同事谈恋爱了,但是有个问题,她这个人一谈起恋爱,满脑子都是对方,天天要聊天,以对方为中心。时间久了男生也吃不消,于是对她说:“其实你也可以自己找点事情做。”她一听,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觉得自己总是贴着对方也不行。她也是我的忠实读者之一,于是就来找我,希望我教教她如何摆脱“恋爱脑”。

其实在“恋爱脑”的循环当中,很关键的一环是,对方是自己的大部分乐趣来源。如果能降低这个占比,可以有效缓解“恋爱脑”带来的影响。但是我并没有给她分析“恋爱脑”的逻辑,也没有教她具体做什么。我开始想,有什么事情可以丰富她的乐趣来源。然后我想到了她之前喜欢心理学,也想进入这一行,但是没人带她。

有了!

我就跟她讲,摆脱“恋爱脑”的办法很简单,我到时候教你。不过这一阵子有个任务要给你做。她无精打采地问什么任务,我就说,你不是想进入心理学这一行吗?现在有个机会,我可以教你怎么做。她很兴奋地答应了。因为她自己本身就有点基础,而且也有互联网运营经验,于是我就教她用什么样的逻辑去发布内容。

整个过程她投入了大半个月的时间,然后她问我:“对了,你说的教我摆脱‘恋爱脑’的办法呢?”我就反问她:“你看你最近还有‘恋爱脑’的样子吗?”她笑了笑。后来,她再也没有来问过我关于恋爱的问题。其实道理特别简单,就是别让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个人身上。一开始她的自我价值感几乎都是从男朋友身上获得,于是就只能天天“榨干”她男朋友。后来在我的协助下,她完成了一件她一直想做的事情,她的一部分价值感来源分配到了入行心理学,于是她就不会天天惦记她男朋友了。就像你没事做、无聊时才会不停地刷短视频,当你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够沉浸到一件事情当中获得快乐,你哪里还有时间去刷短视频呢?

我这位朋友没事情做之前,天天想着分析她男朋友。“哎呀,我天天找他,他会不会烦我?”“我一直发消息,他会不会觉得我无所事事?”现在呢,她会问我:“哎,有没有认知疗法的书?”“写文章卡壳的时候怎么办啊?”“找不到好的选题,有没有办法?”前后一对比,我感觉她现在一直钻研的样子真的非常有魅力。而且她明明既没有去讨好男朋友,也没有学习什么聊天技巧,却和男朋友的感情变得更加和谐了。

其实很多找我咨询的人,特别是咨询“恋爱脑”的人,虽然诉求是奔着如何解决自己“恋爱脑”的问题来的,但是说十句话,起码有九句话都是问对象会怎么想。而有趣的是,会有一些咨询师真的投入进去一直帮其分析。这岂不是在加深原有的“恋爱脑”思维习惯吗?尝试跟来访者聊聊,当下有什么是他已经做得很好的,让他适当强化关注自己,这样才能慢慢扭转原有的“恋爱脑”思维习惯。又或者找到来访者的兴趣来源,让他释放一部分精力去靠自己获得快乐。只要尝到恋爱以外的事情所能提供的甜头,他就不会再那么依赖对方了。人呀,只要见过光,就不会那么怕黑了。

“恋爱脑”本身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脑的问题,而是行为的问题。有“恋爱脑”不会让感情产生毁灭性打击,过度依赖对方才会。与其说是“恋爱脑”的问题,不如说是过度依赖带来的问题。

别被“灵魂伴侣”这个概念坑了

你相信有灵魂伴侣吗?大家对灵魂伴侣的理解是,跟自己最契合的人,最懂自己的人,不用说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就能秒懂自己内心世界的人。或许世界上真的会有这么一个跟你高度契合的人,但我发现,相信有灵魂伴侣的人,反而遇到了也发现不了自己的灵魂伴侣。

因为大多数相信灵魂伴侣的人,对于灵魂伴侣的期待是,这个人不用跟自己磨合,一个眼神就能消灭感情中所有的分歧和争执。灵魂伴侣似乎具有解决自己当前所有痛苦的功能,只要找到灵魂伴侣,自己当下所经历的苦难,都能够被解决。

这种与其叫“灵魂伴侣”,不如叫“欲望综合体”。自己从小到大未被满足过的欲望,寄托到缥缈的“灵魂伴侣”上,当这位虚幻的“灵魂伴侣”身上寄托了足够多未被满足的欲望后,它就会蜕变成一个“欲望综合体”。

“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很像你。”以前我看到这句话觉得很美,现在我看到这句话觉得不寒而栗。

我有位读者,跟前男友在一起半年,只是因为她长得像前男友的前任而被表白。后来才知道,原来前男友还是喜欢他的前任,要分手去追回他的前任。她很受伤,觉得自己成了别人的情感替代品。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不同男女之间。多少人把在前任那里得不到的需求,变成了对现任的要求,继续编织着自己心里灵魂伴侣的梦?但梦终究是梦,梦与现实碰撞的时候,我们就会做出大多数人都会做的选择——挑那个条件最接近灵魂伴侣的人,然后改造对方。

而改造想法的源头,就是不合理的期待。

当我们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后,会不自觉地对伴侣产生期待。这些期待会让我们觉得伴侣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本身没什么问题,有关系自然就会有期待。可如果期待超越了当前关系,就会变得不合理。不合理的期待,会让你无法客观认识你的伴侣,只会让你爱上想象中的伴侣。

那么亲密关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不合理期待呢?

把对象当成爸妈,托付终身

有一次,我跟女朋友去爬山,爬到一半时,她对我说:“好累呀,你帮我背一下包好吗?”我答应了,因为我觉得她是我女朋友,帮她背一下包无所谓。我们又爬了半小时,女朋友对我说:“我好累呀,你背我上山好不好?”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看了一眼面前的坡,我压力很大,也觉得无法理解、难以接受,因为这个期望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

我们对伴侣的合理期待,就像是伴侣让你背个包包,你觉得不沉重,你也愿意分担一下这份压力;而我们对伴侣的不合理期待,就像伴侣让你背着他整个人,你会觉得沉重,无法分担这份压力。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对伴侣的期待并不是背个包包那么简单,而是希望伴侣完全托住自己,希望自己可以安心挂在对方身上。这种期望有一种说法,叫作托付心态。什么是托付心态?简单点说,就是把自己的人生、责任、喜怒哀乐全盘托付给别人,让别人来承担这些本该由你自己来承担的事情。

只有还没长大的小朋友,才需要别人的“照顾”。而一个成年人,应该懂得照顾好自己。我经常在网络上分享一个观点,就是不要过度暴露你的负面情绪给伴侣,这对关系的影响很大。对于我这个观点,经常有一些读者会质疑:如果对象都不能接住我的情绪,我还要这个对象干什么?

我想严肃解答一下这个问题。不妨先将负面情绪想象成一个很重的沙袋。有一天,你遇到一些烦心事,这让你非常不开心。这个时候,你的肩膀上相当于扛着一个很重的沙袋,你扛了很久,很累。然后你回家了,看见了你的伴侣,这时候你想将沙袋完全放到对方的肩膀上,让他帮你扛着。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同样是成年人,你扛不住的压力,伴侣怎么就能扛下呢?最后的结果是,一个情绪沙袋,把你们两个人都压垮了。

但是如果你让伴侣来帮你扛一半的沙袋,分担你身上一半的压力时,你会发现,你们两个人同时顶住了这份压力。因为是你们两个人一起背这个沙袋,而不是伴侣背着沙袋,你边看边喊“亲爱的,有你真好”。

其实我想说的是,自己的情绪,本该自己负责,作为你的伴侣,可以帮你分担一部分情绪,但最终还是需要你自己来直面困难。摆脱消极情绪之后的受益人是你,那么这个就是你自己的事情。

当你期望伴侣替你完成本该你自己完成的任务时,这就相当于你把自己肩上的沙袋完全架到了伴侣身上,这是一种高压,多少关系都是被这种高期望压垮的。

比如,在亲密关系中,常见的“沙袋”有“我是你的人了,我下半辈子就是你的了”“我女儿的下半辈子就交给你了,要好好对她知道吗”。你应该清楚意识到,过好自己的人生是你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承担。作为伴侣的对方,可以帮助你,也可以跟你一起面对,唯独不应该期望伴侣帮你扛下这一切。

还有一些读者会以“你要对我好”为由,要求伴侣将自己的下半生全盘接下。比如,结婚后不愿意去工作,希望伴侣完完全全地“养”自己。这里我希望大家意识到,对你好不等于要把你全盘接下。两个人成了伴侣,对对方好一些是正确的,但是不应该把对方的所有都接下。

比如,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本质上是自己的事情。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除了你自己,没人有义务为你的情绪负责。就拿不开心这件事情来说,你不开心了,找伴侣诉苦,可以理解,这是陪伴价值。但是你要分清楚,“不开心”这件事,始终是自己的事情,你可以要求你的对象来哄你一阵子,但是你不能指望对方能够为你消除不开心。你的不开心是你的事情,不是你伴侣的事情。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应该学会区分自己的责任和别人的责任。

就像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多巴胺上头,对方对你无微不至,甚至巴不得饭都喂你吃。这个时候你要感激,而不是觉得理所当然。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对方会有自己的事情,不能完完全全照顾你。如果你总抱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去要求对方,接受对方的好,对方迟早都会开始反抗你。因为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人可以一直做到将你的所有承担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不想让你们的感情毁在托付心态上,正确的做法是摒弃托付心态,拥抱真正的情感心态。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心态呢?

首先就是,明确自己能照顾好自己,谈恋爱不等于你完整拥有了对方。你不能因为自己现在过得不好、情绪不好、混得不好、没有安全感,就找一个对象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是你自己的问题,找一个对象,也不能解决你自己的问题,只会让这些问题成为你们感情的毒药而已。

举个例子,你给对方发消息,说:“宝贝,我想你了。”对方不回你,你很急。这是爱吗?不是。你真正期待的是,对方回你一句:“宝贝,我也想你了。”因为这句话可以让你验证对方是爱你的,从而缓解你内心的不安全感。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不安全感是你自己的课题,并不是你对象的课题。你不能期望通过你的对象来满足你的安全感。因为安全感的本质是确定性。想要一个人给你100%的安全感,你只有通过控制这个手段。因为只有控制了对方,对方的行为你才可以随意安排,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确定性。但感情中一旦有了控制行为,就离破裂不远了。

你得先自己充满安全感,才能在一段感情里充满安全感;你得先拥有让自己开心的能力,才能在一段感情里获得开心;你得先学会爱自己,才会在一段感情里被爱。被爱是谈好一段感情的结果,而不是开启一段感情的目的。

把对象当成孩子,终身保护

最近跟朋友聚会,结束的时候蹭朋友的车回家。因为我们两个人都喝了些酒,于是就让朋友的老婆做司机。我这个朋友一路上一直指挥他老婆:给油呀,刹车呀,别跟太近,走黄埔大道呀。可他老婆不听他的,就按照自己的风格去开车,并且叫他赶紧闭嘴。他很无奈,也不多说了。

事后他跟我“吐槽”说,每次他一开口,他老婆就很不耐烦的样子,真的特别讨厌她这样。然后我对他说,你有没有想过,你对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想控制她。

不知道看到这里的你有没有发现,我这位朋友的角色,很像部分强势的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控制欲强,什么都要管,以爱的名义,追求在关系中掌握绝对的控制权。

我有个女性朋友,就习惯在关系中当“妈”。我们是广东人,因为当地湿热的气候,特别喜欢喝汤,认为汤水是祛湿热的万能解药。我这位朋友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对煲汤情有独钟。然而她男朋友并不是广东人,既没有喝汤的习惯,也不喜欢喝汤。但是我这位朋友并没有理会她男朋友的需求,在她看来,喝汤有益,你就要喝。我这是爱你的表现,你不能不领我的情。于是她男朋友就因为喝汤这件事,特别崩溃。

以上例子中的两位朋友,在亲密关系中都将伴侣当成了“孩子”,他们认为伴侣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需要自己的支撑。他们希望伴侣在生活当中,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执行,比如开车必须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身体不舒服了必须喝汤。

这类人不仅会让他们的伴侣很难受,还会让自己非常难受,因为他们时刻处于一种“想要控制一切,但是发现一切都不受控制”的痛苦当中。

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的说法叫控制错觉。意思是对于非常偶然的事情,人们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可以支配。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是由于平日的生活都能用自己的能力加以支配,而把这种错觉扩展到了偶然性的事件上。

简单点说,就是你觉得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被控制的,同时你还觉得自己能够控制住这一切。包括感情中那些没完没了的要求,比如必须秒回微信、过节必须送礼物、每晚必须说晚安等。这些事情做了并不会让对方更爱你,甚至有可能产生反效果。这一切都是在让自己产生控制的错觉,觉得做了之后,一切就会变好。以为让对方做一些看似表达爱的事情,就能让对方多爱你一点。

我们理解了控制错觉的运作原理,就知道在感情中,控制欲很强的人都在想什么。一切都源于他们对于关系发展的焦虑。他们经常在内心有个想法,觉得自己再不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和伴侣的关系就要恶化了,然后就要分开了,接着就进入无限焦虑的状态。

比如,你觉得对方不爱你,你觉得你无法控制他对你的爱了。于是你开始强迫他做一些你认为是他表现爱你的事情,然后通过这些事情来获得控制感。这些控制行为,会让你获得暂时性的信心,但是很快又会再次进入焦虑状态,因为对方压根儿不会受你控制。

于是你不断在“失控—焦虑—控制—失控”状态中往复循环,痛苦不已,从而没有时间去思考为什么你们的关系会发展成这样。你只是不断在救火,却从来不去考虑为什么会着火。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请你时刻记住,如果你总想控制一切,那么你最终将会毁掉一切。

伴侣不是孩子,是一个成年人,是一个会独立思考、为自己负责的成年人。伴侣不需要你像孩子一样照顾他,你也不必活成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