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斗争是必然的结果
商老板今天给送的是羊肉泡饼,看见李二在此,还特意多给了一碗。
柳书辰把羊肉夹到了小雅的碗里,李二也笑呵呵的把肉给了小雅,小丫头低头吃的很生猛。
“到底啥事啊这么犯愁?”
李世民言道:“听说秦王要去洛阳了,陛下说还给天子仪仗,只要不造反就行。到时候我们这些人都得跟着去洛阳。
现在秦王府里走了好些人,我这心里也不舒服。想着你不是说要抱紧秦王大腿吗?现在还需要抱吗?”
柳书辰微微一笑,心里知道二爷这是迷茫了。
纵观历史,这个造反,那个造反,说起来跟喝水似的,但是谁知道,任何人造反都是要经过极大的心理考验的。尤其是到了李世民现在这个级别,想要造反,顾虑的东西就更多。
“抱啊,怎么不抱?你就记住了,秦王不可能去洛阳,别的不用想。”
李二放下筷子:“胡说,秦王都答应陛下了,怎么能不去洛阳?”
“我怎么就胡说了,常言道,计划没有变化快嘛,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对于秦王来说,京城也是战场好吧。
再者,要是让秦王去洛阳,那对太子和齐王来说,无疑是放虎归山,蛟龙入海。
万一等皇帝走了,到时候谁能挡得住秦王?长点脑袋的,都得想尽一切办法把秦王留在长安。
假如你是太子,你会任由一个比你厉害的人脱离你的掌控吗?何况还有齐王,别看他嚷嚷着站到太子一队,这家伙等着捡便宜呢。
所以,太子和齐王是不希望秦王离开长安的,一定会想尽尽办法留住秦王,并且要瓦解秦王的力量。”
柳书辰看了看窗外,小声言道:“秦王洛阳肯定是去不成了,要么就是留在长安等死,要么……”
柳书辰的眼神不言而喻,剩下一条路就是造反了呗。
要说李世民还是很了解两个兄弟,如果自己是太子,也不希望李世民回到洛阳。不过还是问道:“秦王都退出了,他们也不放过?”
柳书辰心道,李建成和李元吉啥样你比我都清楚,我连一面都没见过,还来问我?
可是柳书辰还不能不说,毕竟眼前这位二爷还是值得结交之人,该表现还是要表现的。
“现在不是放不放过的问题,这不是断案,这是活生生的你死我亡。
皇权的斗争,走到这一步是必然的,不死不休也是必然的。
就算现在秦王放弃一切权利,遣散了府邸众人,他也活不成,或许只能死的更快。
除了当今陛下,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准许秦王这样的人存在,包括太子和齐王。再者,现在不是秦王一个人的事情,他身后跟着一大批人啊。
他死了,身后的人也会跟着死。亦或者投靠太子,万一太子容不下,这帮人又该何去何从?
秦王手下那么多将士,那么多官员,都眼巴巴的看着秦王,所以要是有机会,你得劝劝秦王,早做打算。洛阳肯定是去不成了,留在长安,必死无疑。小二,给我来盘羊肉。”
李世民点点头,自己的处境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也相信柳书辰的判断。
现在好多人都在劝自己造反,作为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李世民也知道这条路的艰辛。
今天前来,不过是想从柳书辰的嘴里听些意见而已。父皇的话语还在耳边,这是李世民最不愿意想到的。
“一定要你死我亡吗?“
柳书辰呵呵一笑:“二爷,这是皇权啊。不是闹着玩。”
“陛下打算让齐王去江苏,三兄弟分开。”
柳书辰用一种白痴的眼光看着李二:“你信吗?假如我是齐王,我就不走,谁能奈我何?有太子帮着说话,陛下肯定睁一眼闭一眼。
再说,就算齐王走了,兄弟彼此书信往来,不犯法吧?要知道,齐王不傻,他表面上忠于太子,但假如太子跟秦王两败俱伤呢?这可是渔翁得利的好机会,去江苏,开什么玩笑!
对了,问件事。听说秦王手下有个叫尉迟恭的,专门擅长空手夺马槊,据说齐王马槊使的出神入化,他俩谁厉害?”
李二想了想:“应该是齐王吧。尉迟恭夺马槊确实厉害,本将的马槊他也能夺取。齐王马槊本事比我强……说不好。
有一次宴会之上,齐王倒是说过要跟尉迟恭比试一番,尉迟恭当场甘拜下风,本将想来,应该夺不下去。”
柳书辰翻个白眼,玄武门齐王就被尉迟恭给弄死了,估计那家伙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当然,肯定是比自己强。
李世民许久没有说话,突然问道:“你说的那个朱棣怎么对待朱允炆的?朱允炆自杀了吗?”
柳书辰摇摇头:“朱棣当初在龙江驿等着,就是想让朱允炆自杀,又或者跪地求饶。可惜,他小瞧了他爹朱元璋。”
看着李世民懵懂的眼神,柳书辰微微一笑:“敌军进入京城,朱允炆不知所措,后来有人说先帝留下了一个盒子,等到绝境的时候打开。
结果里面有三张度牒,三个袈裟,一把剃刀和十两银子。所以,朱允炆当机立断,出家,跑路!”
李世民惊讶的问道:“跑了?怎么能跑掉?”
“人家是皇帝啊,身边有的是人,带了二十二个臣子一路向南,重整兵马,讨伐不臣。
所以,朱棣在造反过程中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拿着靖难的名号,没有斩草除根。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祸患。
乃至后来一辈子,都在这个事情上较劲,他也想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向世人展示自己得位正统。如果能找到朱允炆,让他下个传位诏书,是不是就圆满了?
可惜,朱允炆不给他这个机会,他就一边治国,一边承受着篡逆的名头被人骂,一边暗中派人去上山,下海的寻找。”
“那最后找到了吗?”
柳书辰站在窗前有些无奈:“找到找不到,有什么区别了?江湖传言二十年后找到了,也有传言一辈子都没找到。总之,朱棣在临死之前,还在惦记这个事情。
其实造反这种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罢了,而当权者总想着又当婊子又立牌坊。结果闹成了半生不熟的地步。
造反吗,无非就是这点事,干了就干了,一辈子骂名而已,再骂又能怎么样?能忍就忍,忍不了就杀呗。”
李世民点点头,没有再说话,他现在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