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重回1987
1987年初夏。
下午四点多,陈曜坐在自家的土炕上,不停的打量着破旧而又熟悉的屋子。
“这真不是做梦?”
难以置信的陈曜不禁掐了一把自己。
随之而来的疼痛感让他感觉无比的真实。
重生回来已经十多天了,可是陈曜依旧不敢相信。
“爸爸…”
“爸爸…”
两声呼喊将陈曜的思绪拉回来现实。
一男一女,两名三岁左右孩子,是他一对龙凤胎儿女。边跑边喊着。
“哎!”
陈曜脸上露出了笑容,急忙叮嘱道:“慢点,别摔了。”
女儿陈允琳,小名叫困困先扑进陈曜的怀里。
“爸爸,刚才小卖部好多人。”
“都种完地了,没啥事,去那儿卖呆呗。”
“不是。”
小困困摇晃着小脑袋。
这时儿子陈允承,小名叫闹闹接过话茬,稚嫩的说道:“听他们说,柱子舅被百脚儿咬了,都上卫生院了呢。”
“是吗?那你俩出去跑,可得加点小心,这时候那玩意儿多。”
“嗯。”
懂事的孩子们乖巧的点了点头。
看着儿子,女儿身上的破衣烂衫,陈曜心里很不是滋味。
却也无可奈何,这一切都是命运的捉弄。
他并不是北河庄的人。
陈曜三岁左右的时候,由于贪玩,跟着父亲赶集的时候走丢了。
恰好北河庄的林志国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他,苦寻无果后,这才收养了他。
林志国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由于声带受了伤,变成了哑巴。
那时候五十多岁,无儿无女,也没有妻子。
陈曜十岁的时候,在学校遭受到嘲讽,打了对方一顿后,再也没去上学。
跟着哑爹学习跑山。
别的技术没有,倒是有一手好枪法。
1983年生产队的时代结束了,爷俩的日子也好了一些。
无奈天有不测风云。
同样的初夏,那天突然下起了雨,雷雨天气,林志国带着陈曜急忙往回走。
刚到北河,还没过桥,就看到有人骑自行车掉进鱼塘。
村子里有自行车的只有林书雪家,她也是村子里唯一考上中专的人。
林书雪不仅学习好,长的也漂亮,十七八,二十啷当岁的小伙子,谁不稀罕?
陈曜也不例外。
林志国跟林书雪不仅是本家,跟她父亲林志刚更是一起参军,一起退伍的好兄弟。
不等哑爹催促,陈曜急忙跑了过去,一头扎进了水塘里。
好在发现的及时,林书雪并无大碍。
等到陈曜转身去捞自行车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水塘里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撕扯着他的腿,慌神的陈曜不停的扑腾着。
见状,年近七十的林志国,义无反顾的跳进水塘里。
随着林书雪的呼喊,一些村民跑了过来。
林志国上来时,已经没有了呼吸。
虽说陈曜得救了,却也落下了残疾,一条腿废了,呛水也伤到了肺。
正是因此,林书雪这才辍学嫁给了他,第二年生下了这对龙凤胎。
这些年也多亏了林书雪对他的照顾,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借钱也要给他治病。
…
突然,陈曜眼睛一亮。
“对啊,百脚儿能卖钱,这个季节林子里可有不少。”
打定主意后,陈曜笑了笑,看向儿子,道:“闹闹,你和妹妹去姥姥家,爸去北河边上的林子里看看有没有兔子。”
听到兔子,困困露出了小白牙,欢喜道:“兔子,好吃。”
陈曜宠溺的揉了揉女儿的小脑袋,笑道:“小馋猫。”
闹闹点了点头,带着妹妹,风一般的跑了。
“慢点儿。等你妈下班,告诉她,我可能回来的晚点,别让她惦记。”
“知道了。”
“爸爸,多打点。”
…
望向孩子消失的方向,陈曜摇了摇脑袋。
拿起外屋地碗厨旁边的一根钢管。
拎着桶,顺手带上火钳和水电,关好门,朝着林子方向溜达着。
百脚儿,是当地人对蜈蚣的称呼。
这个季节不冷不热,正是抓蜈蚣的时节。
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但是它也可入药。
蜈蚣入药功效有很多,常见的就是治疗小儿惊风、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等。
据说,蜈蚣风干研磨成粉,对治疗蛇毒也很有用。
有些跑山人会习惯性的装上一小包随身携带,只是陈曜没有这习惯。
蜈蚣品种有很多,常见的有红头、黑头、青头三种。
这边主要以红头的居多,红头蜈蚣是三种当中体型最大,性情相对温顺的。
与此同时。
北河庄小学,随着几声“铛铛铛”的敲铃声,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跑出校园。
貌美如花林书雪也下班了,她很美,美的似乎不熟悉这个年代,只是身上的穿着有些寒酸。
“二妈,做饭了吗?”
“冬梅下班了啊,家坐会儿不?”
“不了,有空的吧。”
“四婶,这是干啥去?”
“去你老叔家买块豆腐,冬梅下班了啊。”
“嗯。”
…
林书雪朝家走去,路上不停的跟熟人打着招呼。
路过村子里碾石场,一群孩子们在疯跑着,有些大人坐在树下,扯着东家长,西家短。
跑的满头大汗的闹闹,看见妈妈下班后,兴奋的喊道:“妈妈。”
听到哥哥的声音,困困这才注意到妈妈回来了。
急忙起身跑了过去。
“妈妈。”
林书雪看着脏兮兮的女儿,不仅笑道:“看你埋汰的,一点都不像小姑娘。”
“哥更埋汰,你咋不说他。”
“都埋汰。”
林书雪应付一句,随后开始和群人打招呼:“三姑,六婶,二爹…”
董桂芬看着女儿,说道:“孩子说小曜去北河边上的林子逮兔子去了。”
“这才好几天,瞎折腾。”林书雪的语气透着一股担忧。
“闹闹,困困,你俩是跟姥姥在这玩,还是跟我回家?”
“回家。”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道。
回到家,林书雪先给孩子们洗漱后开始做晚饭。
晚上做的粥,贴的玉米饼,天色越来越暗了,不见陈曜回来的林书雪心里难免担忧。
“天都快黑了,咋还不回来?”
听着妈妈的自言自语,闹闹接话道:“爸说回来的晚。”
“爸给抓兔子去了,兔子,香!”
“噗呲”
听着女儿的话,林书雪没忍住,笑了出来,道:“你就知道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