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1645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江阴

第二十二章江阴

一人身着锦衣,富丽堂皇进来说道:“学生程璧,拜见大宗师。”

程璧虽然口称学生,但其实是商人,不过是有一个功名在身上,好行事而已。

他是江阴人。江阴起事,他捐家产是三万五千两。乃是江阴城之中第一。

也正是因为常年在外行商,熟悉周边路径,广有人脉,这才派他出来求援兵的。

刘宗周立即问道:“城中主事之人是何人?”

“是前任典史阎应元。”

“阎应元。”刘宗周心中一动,随即细细问起了江阴之事。

多尔衮是六月十五日下剃发令,传到了江南,已经是闰六月初一。

当时,清廷知县河南人方亨,就带了四个护卫,谎称是八旗大兵,就掌控了江阴县衙。

闰六月初一,方亨下令剃发,宣称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一时间江阴上下大哗。

次日闯进县衙,杀了方亨四个护卫,将方亨关进牢房中。几日后斩首。

鞑子派刘良佐来攻,城外数交战,皆败,退守城池。乡绅合议,请阎应元入城主兵事。

屡挫刘良佐。

但敌我悬殊太大。刘良佐合围江阴城。

只能派人请援。

沈廷扬有些为难,说道:“督师,这该如何是好?”

救援江阴。沈廷扬力有不逮,这都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沈廷扬麾下号称两万之众,大多是水手,水战还能派上一些用场。

让他们去陆地上,根本不行。

更不要说,朱以海制定的原则。就没有与鞑子正面交手的想法。

而不救。

今日江上举事,见死不救。下面的人如何看他。

刘宗周心中一动,说道:“既然如此,请沈大人坐镇崇明。我去江阴。”

刘宗周有这个想法,自然有他自己的考虑。

身为督师,总览大局。大江上下举事在即,总要以鼓舞人心为上。

江阴既然举事了,就必须支持。

但怎么支持?

崇明岛上这一点本钱,是万不能投入任何一座城池中的。

有的只有名分大义。

有什么比他刘宗周亲赴前线,与将士同生共死,更鼓舞人心吗?

然后就朱以海的话。

他说阎应元是将才。

刘宗周必定要细细考察,如果阎应元真是一员将才。刘宗周自然要为国家保全人才。

这也是君命。

最后才是他的私心。

他很清楚一件事情。大江上下,十四城通举义。在如今局势下,很难有什么好下场。

刘宗周多年来游学江南,这里不是他的故乡,胜似他的故乡。

这些听到他的旗号,奋起抗清的人,就是当年在讲台下面,称他为老师,向他请教学问的人。

刘宗周一辈子以儒学自诩,日日教人做忠,令人为孝。

一生学问都在“慎独”两字。

纵然死去的学子们不怪他的。他刘某人宁不独愧于心?

他过不了内心这一关。

他很清楚江阴的未来,与江南很多义军一样。是看不见胜利的曙光的。

会迎来腥风血雨。

但,在刘宗周看来,却是他能心安的地方。

吾心安处是吾乡。

在他看来,此身何足惜,唯愿此心安。

当老师的,总要给学子们打个样。

常有人说刘宗周沽名钓誉。

但是这个名,他刘宗周真要了。

刘宗周心意已决,谁也劝不动。沈廷扬只能亲自护送刘宗周去江阴。

须知,此刻的江阴城已经被鞑子重重包围,从里面突围不容易,想要进去也不容易。

“大人,万万不可啊。”沈廷扬,陈子龙等人,大惊失色,连忙劝阻。

刘宗周说道:“我意已决,我本不通军国大事,一切事务由沈廷扬,陈子龙相机处置。如有不决禀报杭州便是了。”

左右劝说不过,只能听令了。

*******

江阴城外长江上。沈廷扬的船队悄悄的停驻。

江阴城距离长江只有两里。

自古以来都是江上锁钥,要害之地。

黑暗中,隐隐约约看到城池轮廓,以及城外连片的灯火,那是鞑子军营。

倒是从江阴到长江边上,一片黑暗。

沈廷扬对刘宗周说道:“大人,刘良佐对江上,并没有太过在意。似乎是围三缺一之计。”

刘良佐不想啃硬骨头,所以放开一条逃跑的路线。

刘宗周说道:“沈大人,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江阴城距离长江只有两里,江阴城的护城河与长江连通,江阴城还有水门。要想进去,只需趁着夜色,乘小船直入江阴城中就行了。”

“只是刘良佐不是傻子。这一次快去快回,他来不及反应。可就没有下一次了。”

“他一定会用弓弩火铳封锁河道的。”

沈廷扬说到这里不说话了。

但用意已经很明白了。

进去容易,出来可就不容易了。

刘宗周却好像不知道沈廷扬言外之意,说道:“好。事不宜迟。程璧,你先走一趟,给城中报个信吧。”

“是。”程璧说道:“不知道见了与阎大人。该说什么?”

沈廷扬无奈,说道:“今夜子时,会有船队直逼江阴北门水门处。让他们接应就行了。”

*******

七月初三,子时。

天上无月,群星暗隐。

黑暗如流水,淹没了所有的空间。

阎应元是北直隶通州人。乃是北方大汉,此刻就在北门。他担心引起鞑子注意,不敢张灯举火。与往常一样,只有几个火把,渲染出一片黄晕。

阎应元身边的人,也靠在城墙上。影影绰绰,不敢多呼吸一声。

“来了。”

不知道谁说了一声。

阎应元也听见了,船破开水面的声音

阎应元说道:“点火。”

阎应元知道城门处,有鞑子日夜监视,此刻已经根本隐藏不了了。

无数火把举起,阎应元果然看见数条大船已经靠近了水门。

阎应元细细观察,确信是明军的船只。而不是鞑子诈门,这才下令开城门。

阎应元匆匆下了城楼。

在水门外的码头上,看到刚刚靠岸的船只,一个老者走了下来。

正是刘宗周。

刘宗周盯着这个阎应元,只觉得齐宇轩昂。身材高大。一双眸子在昏暗的灯光中炯炯有神。

“末吏拜见督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