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端前的思考
“平京时间2024年8月15日早上8点30分,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全国天气预报。接下来为大家着重播报即将到来的大范围降雨情况。”
“根据最新的气象监测数据和模型预测,一场大范围的降雨即将席卷整个华夏大地。从明天开始,一个大型的降水云系将自西向东逐步推进,给我国多个地区带来较为明显的降雨过程。”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流域将迎来较为密集的降雨。苏江、徽安、北湖、南湖、西江等地会出现中到大雨,部分地区可能会有暴雨。这场降雨将对缓解南方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气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会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带来一定的压力。例如,汉武、京南、甬上等城市可能会出现道路积水的情况,市民出行需要提前做好规划......”
张然重新睁开眼的瞬间,他便听到电视里传来的天气预报声,那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让他有些发懵。
他揉了揉眼睛,视线逐渐清晰,电视屏幕上的气象图显示着大片代表降雨的蓝色和绿色区域。
他的大脑还有些迷糊,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的情景里,因为他深刻的记得,还在前一秒钟的时候,自己的胸膛处还插着一把匕首。
那把匕首带着彻骨的寒意,鲜血从伤口处不断涌出,他的视线逐渐模糊,意识也在快速消逝。可现在,他却完好无损地躺在这间记忆中的房间里,听着天气预报,这一切太过荒谬。
张然猛地坐起身,环顾四周,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让他心跳如鼓。
这是他的家,每一个角落都摆放着他记忆中的物品,可他分明记得自己应该已经死在了那个阴暗潮湿的洞穴里了。
难道这是临死前的幻觉?或者是死后的世界?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胸膛,那里没有伤口,也没有血迹,皮肤光滑如初。
他有些颤抖地站起身,走向卫生间,看着镜子里那张熟悉又略显苍白的脸,张然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打开水龙头,用冷水泼在脸上,冰冷的触感让他稍微清醒了一些。
他回到客厅,电视里的天气预报还在继续,主持人严肃地提醒着人们应对降雨的注意事项。张然却无心再听,他的脑海里不断闪过自己自杀时的场景。
因为他再也忍受不了末日世界饥饿和寒冷对他的折磨,他选择了自我终结。
哪怕他其实已经比其余人幸运的太多,竟然在末日世界里,独自存活了十余年。
他想起了那些漫长而残酷的岁月,每一天都在为了寻找食物和躲避严寒潮湿而挣扎。
世界在末日的冲击下变得面目全非,曾经繁华的城市沦为废墟,人们或死于灾难,或在相互抢夺资源中丧生。他见过太多的死亡和绝望,自己也曾无数次徘徊在生死边缘。
那洞穴本是他最后的避难所,在那里,他耗尽了所有的希望。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让他最终选择了拿起匕首,结束这无尽的苦难。可如今,他却回到了这里,回到了末日之前,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
张然坐在沙发上,陷入了沉思。
如果这是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他该怎么做?
是再次鼓起勇气面对那未知的末日,尝试改变命运,还是这只是命运的一个玩笑,一切仍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
他看着电视里还在播报的天气预报,心中五味杂陈。
这场该死的雨,又一次遭遇了呀。
蓝星末日的开端,便是从这场雨开始。
人们本以为,这不过是一场普通的雨,虽然持续的时间久一点,雨量大一点,但它无非也就是一场豪雨罢了。
但谁都没想过,这雨一开始下,会下整整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的降雨如同末日的前奏,奏响了毁灭的乐章。
随着雨不停地下,洪水开始泛滥,城市的排水系统迅速崩溃,街道变成了湍急的河流,无数的车辆和房屋被冲走,人们惊慌失措地寻找着高地避难。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雨水淹没了农田,粮食供应迅速紧张起来,物价飞涨,社会秩序开始混乱。
张然清楚地记得,在那末日初期,人们还试图相互帮助,可随着资源的日益匮乏,人性的丑恶逐渐暴露。暴力、抢夺、厮杀成为了日常,道德和伦理在生存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而之后,暴雨带来的潮湿环境让各种病菌滋生、蔓延,瘟疫如同死神的使者在人群中肆虐,带走了一批又一批生命。
如今,他提前知晓了这一切,心中有了一个坚定的想法,那就是如果这个末日未来无法改变,那么就让自己个人,更好的活下去。
张然深知,想要在末世环境中更好地活下去,光有物资储备远远不够,他需要一个庇护所,合格的批护所来保证他未来的生存。
上一条世界线里,护佑了他十多年的洞穴,看似凑合,但其实存在诸多致命问题。
洞穴的位置虽然隐蔽,但地势较低,在长时间的降雨和洪水冲击下,周边的山体结构变得极不稳定,随时有塌方的危险。
而且,洞穴内过于潮湿,通风条件差,这不仅让他长期饱受风湿之苦,也加速了物品的腐烂速度,让有限的资源更难保存。
更重要的是,洞穴的空间有限,无法进行有效的功能分区。他在上一次末日中只能勉强在里面堆积一些物资,却没有合适的地方处理伤口、烹饪食物,这一切都让生存变得无比艰难。
这一次,他需要一个全新的庇护所,一个真正能抵御末日侵袭的安全港湾。
而且张若还知道,这个末日环境的特点,那就是水,全世界会有越来越多的水,直至滔天的洪水可能把一切都给吞灭。
所以这一次,张然寻找庇护所的关键在于防水性,或者能确保庇护所能在满是水的环境下存在下去。
当然了,所有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船,一艘足够大且坚固的船似乎是应对洪水世界的理想选择。
但张然深知船也有其局限性,它漂泊在茫茫水面,缺乏稳定的物资补给,也容易受到水上恶劣天气和其他幸存者的威胁。而且,如果洪水带来大量的杂物和漂浮物,船的航行也会面临巨大的阻碍。
当然了,除了船以外,海上的那些石油钻井平台或许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些巨大的钢铁结构原本就是为了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屹立不倒而设计的。它们有着完善的生活设施、强大的支撑结构和一定的物资储备空间。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改造和加固,无疑会是一个绝佳的水上庇护所。
但张然作为一个真正在那个末世环境中生存了十多年的资深幸存者,他太清楚石油钻井平台这类存在的短板了。
石油钻井平台虽然结构坚固,但它们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石油开采作业,并非长期居住和抵御末日危机。
首先,平台的空间利用并不完全符合生存需求。开采设备占据了大量空间,重新规划布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他只有自己,而且末世暴雨即将开始,他完全没有过多的时间将它们进行改造。
其次,这些平台的通信系统是面向作业需求的,在末日环境下,与外界完全失去联系可能意味着错过一些关键信息或救援机会,但要改造通信系统使其适应末日环境,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技术难题。
他虽然是一个资深的幸存者,但十多年生存经验,并没有让他学会改造通信系统的这种技术能力,他更偏向于自身的那种野外生存能力,类似于贝爷的那种能力。
再者,石油钻井平台在物资储备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它们有大量的工业用油、钻探工具等,但生活物资储备极少。在洪水淹没世界的情况下,补给物资将变得极为困难,他无法保证在有限的储备耗尽之前建立起稳定的补给途径。
而且,平台上的医疗设施简陋,仅仅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工伤,对于在末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疾病和严重创伤,根本无法应对。
最重要的是,石油钻井平台是一个显眼的目标。在末日的混乱中,当其他幸存者发现这个相对安全舒适的地方后,必然会引发争夺。
他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抵御大规模的攻击,一旦平台被攻破,他将再次陷入绝境。
所以,尽管石油钻井平台有其优势,但张然知道,他必须继续寻找更合适的方案,一个能够真正让他在末日洪水中长久生存下去的庇护所。
而幸运的是,张然曾经在末世世界里,见过一个最完美的庇护所载体,那就是潜艇。
潜艇,那是隐藏于深海之下的钢铁巨兽。在张然的记忆中,它宛如末日汪洋中的一座移动孤岛,兼具隐蔽性与安全性。
潜艇的设计本就是为了在极端恶劣的水下环境中长时间生存。它的外壳坚硬无比,能够承受巨大的水压,这对于对抗末日洪水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而且,潜艇内部有着完善的密封系统,防水性能极佳,可以确保在满是水的世界里保持干燥的生存空间。
在物资储备方面,潜艇拥有较大的空间可以被合理利用。他可以将其改造成储存食物、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仓库。
并且,潜艇通常配备有空气净化和循环系统,这在末日环境下,能够保障内部有新鲜的空气供应,避免因通风问题导致的健康隐患。
医疗设施也有可拓展的空间。张然可以在潜艇内设置一个相对完善的医疗舱,储备充足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伤病情况。不像石油钻井平台那样受限于原有结构,潜艇内部的空间规划更具灵活性。
更重要的是,潜艇的隐蔽性。在茫茫大海之下,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幽灵。其他幸存者很难发现它的踪迹,这极大地降低了被攻击的风险。
即使在末日的混乱中,它也能悄然隐匿于深海,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然而,张然也清楚,要获取并改造一艘潜艇并非易事。他需要找到一艘合适的退役潜艇,或者在末日来临之前,想办法从军方那里得到一艘。
至于操作潜艇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倒不用担心,因为张然本就是潜艇兵退役的,而且退役前,他就在华夏某潜艇处服役了将近十年,而且还是驾驶员的身份。
潜艇的驾驶、导航、维护等一系列复杂的内容,虽然很久没碰,但张然知道自己应该能很快恢复把握。再说了他重生回来的是2024年,这个年代的潜艇,基本都完成了智能化和科技化改造。
他有信心,自己单独一人,在潜艇操作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将其驾驶运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