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秦始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强国的自傲

嬴安话音方落,儒家学子们齐声高呼喝彩,人人喜形于色。

只因嬴安反驳韩非的言辞,清晰地表明了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有力地强调了以德育人的必要性,切实驳斥了韩非那“一断于法”的偏激思想。

然而,韩非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又怎会轻易被这几句话难住?虽说在真实的过往中,韩非不善言辞甚至有些结巴,可是韩非一旦论道,就能言善辩、巧舌如簧,仿佛是变了个人一样。

只听韩非慷慨陈词:

“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大力施行变法,魏国由此强盛,在七国中独占鳌头。”

“秦孝公坚定支持商鞅之法,才有了如今强大的秦国,得以对六国虎视眈眈。”

“数百年来,七国之中皆有依靠变法而强国一时、称雄于世者。然而,在这些强国所推行的变法之中,可有哪一国的君王是凭借‘德制’与‘礼制’来实现国家富强的?”

“为政之要在于法,纵观古今强国,皆是专注于法而非致力于德。由此可见,孔子的那些学说实在是误导众人!”

此刻的韩非再无保留,言辞犀利地批判儒家思想,对孔孟更是毫无敬重之意。

而韩非的这番言论,自然激起了在场儒家子弟的满腔怒火,他们纷纷怒目而视。

嬴安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暗自慨叹,真想对韩非竖起大拇指夸赞一声“厉害啊韩非”。

要知道,这里可是明德山庄,乃是天下儒宗之所在。

作为荀子的弟子,也算是儒家弟子的韩非,竟敢这般公然辱骂祖师爷。

就冲着这些向来注重道德礼仪、长幼尊卑的儒家弟子们没有当场发作,将其乱棍处置,也足以说明他们学业有成,能够以“仁”来克制心头的愤怒了。

不过,那一道道充满杀意的目光是藏不住的,显然,这些儒家弟子此刻都恨不得将韩非除之后快。

韩非却对这些充满敌意的眼神毫不在意,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嬴安,一心想要看看嬴安会如何反驳。

韩非刚才那番话暗藏玄机,主动提及商鞅变法。

在韩非想来,嬴安身为秦国公子,断不可能说自己国家的不是。

所以他认定,嬴安只能承认“法家”才是治国的正道,是能让国家走向强盛的学说,而非儒家倡导的道德与仁政。

如此一来,嬴安所推崇的德刑兼备之说便可不攻自破。

嬴安自然知晓韩非话里有陷阱,但他毫无惧色,从容不迫地说道: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道。当下之世,礼崩乐坏,七国战乱不止。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商鞅之法的确能让国家强大。”

“然而师兄所推崇的法术之道,乃是国强民弱之法。国家的强盛,并不意味着国民的昌盛。老师曾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严苛峻法与苛政如猛虎,皆是百姓最为抵触的。若国家前进而百姓倒退,长此以往,这名为国家的舟船必然倾覆!”

听到嬴安这番义正词严的话语,韩非却并未放在心上。

这是时代的局限所致,身为韩国王族的韩非,虽怀有仁义之心,见到国民生活困苦会心生悲悯,也想在韩国变法图强以改善底层民众的生活。

但他并不认为底层民众能够颠覆国家,毕竟在这个战国年代,从未有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此刻,唯有伏生满心欢喜,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深知,荀夫子的这几个弟子,必定会名留青史。

身为儒家掌门人,能听见嬴安所引典故,多数皆源自荀子的著述,将荀子与孔孟相提并论。

至少这表明在嬴安眼中,自己的老师德才兼备,对于儒家之人而言,这已足够。

嬴安这时再次看向韩非,语气沉稳,缓缓说道:

“况且商鞅曾言,治理国家不能一成不变,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必遵循古法。如今各国争斗频繁,商鞅之法无疑是最契合这个时代的法则。”

“易曾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商君之法,可应一时之急,却难行一世之久,当变之刻,必当改弦更张。”

韩非闻此,神色大变,忙问道:

“那何时方为当变之时?”

嬴安昂首,纵声大笑:

“自是我大秦一统六国之后!”

此言一出,山间平地仿若时间停滞,静谧无声,唯有清风拂过,流水潺潺。

但转瞬之间,如沸水炸开,儒家学子们一片哗然。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求学问者多出身不凡,这些儒家子弟来自各国,贵族居多。

嬴安此番惊世骇俗之语,直欲灭他国,如何能不让他们震惊。

众人中,有两人心思尤为复杂。

其一为李斯,身为荀子弟子,他与众人同坐。

闻嬴安这等豪言壮语,李斯双拳紧握,目光炽热,似是在嬴安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而韩非,脸色惨白如纸。

韩国本就弱小,又正处强秦东出的必经之路。

若秦欲东进,韩国首当其冲。

其实他也认可嬴安的观点,但此刻他都深知自己一败涂地。

只因嬴安此番所用,正是法家精髓中的“势”与“术”的完美结合,这是以国势压人!

此“势”非寻常权势,这一战,他没有输在嬴安的“德刑兼备”下,而是那磅礴浩荡的国之大势的法家之术下。!

以法家之术将他这位法家集大成者制得死死的,他怎能不败?

韩非唯有苦笑,拱手道:“师弟之法术,已登峰造极,韩非认输。”

学子们陆续离开山间平台,有人满脸兴奋,似看到了新的天地;有人则满面愁容,仿佛预见到了未来的风云变幻。

嬴安的那番话,如巨石投入湖中,在他们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身为秦国长安君,此等言论,是否暗示着秦国的勃勃野心?

其实,秦国的虎狼之心,天下皆知。

想当年六国合纵抗秦,不就是因为惧怕强秦的野心。

只可惜如今,列国之间争斗不休,君王们或昏庸或无能,再也难现当年苏秦挂六国相印,合纵抗秦,令秦国多年不敢出函谷关的局面。

如今各国皆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以求一夕安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