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灵气革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9章 自发配合

“总旗,我发现蒙古探马了。”

“真的假的,多久没碰上了,不会是来投降的吧?”

“不是,这群人装备齐整,小心翼翼,不是投降的。”

“太好了!终于来活了,这几年都闲出鸟来了。”

此时碉堡内的灵通响了,总旗接完电话满脸疑惑。

这也是巡逻部队减少的原因之一,各碉堡之间通了电话,一旦有异常可以马上与后方联系,平日里可以节省大量军费开支,故而大明势力范围外围都是这种碉堡。

“总旗,怎么了?”

“上面让我们权做不知,按兵不动。”

“这怎么能行!”

“是军镇传来的命令。”

军镇可以说是辽东边军最高指挥部,要是不算燕王的话,由军镇亲自下达命令,肯定不单单只为了小猫两三只。

“总旗,看来有大仗要打。”

“好好好!”

“总旗,怎么办?”

“听命行事,我们没看到什么蒙古探马。”

“是!”

董成桂他们的举动根本瞒不住人,明军这些年的改革不是白改的,组织架构愈发严谨,除了提高士气、战力,军中发生的任何事都无法隐瞒,就算军官想要隐瞒,底下的士兵也会将消息传上去。

辽东开发后,杨文代替一众老将成为辽东军镇都督,燕王驻地则担任佥事,共同掌控辽东军队。

杨文治军严谨,有力支持朱雄英开发辽东,令辽东成为关外江南,因多次扫灭女真,多次全歼蒙古军队,被朱元璋封为含山侯。

杨文也是朱元璋新册封一批勋爵的代表人物,昭示大明并没有停下开疆拓土的脚步,昭示朱元璋不是只杀不封的吝啬帝王。

杨文等人的授勋同样是刺激军中求战的原因之一,其他途径封爵太难了,要么能够有重大发明,要么有神迹一般的双手成为顶级工匠,这些都需要脑力,而战功封爵是最简单的,只要杀人就行。

“平同知,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无令私自调兵形同谋反!”当杨文得知底下军官胡作非为,大惊。可不等杨文做出反应,副将都督同知平安带着一群人来请求杨文给他们一点时间。

平安是滁州人,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之子,更是朱元璋养子,随杨文一起镇守辽东,当副手。

“都督,我们没有私自调兵。蒙人奸诈,从山中钻了出来,儿郎们没有防备,才让其得逞。”

“放屁,这种话你们相信,你以为陛下会相信吗!燕王殿下会相信吗!”杨文说道,“敌人不是一百、几十,是上千兵马,草原上一览无余,是个人都能看到。

届时陛下怪罪,就算不定谋反,也是失职之罪。”

“都督,近些年海军部在太孙殿下的率领下高歌猛进,开疆拓土,立功无数,而我陆军部寸功未立,让我等军人情何以堪。”

“什么海军部、陆军部,皆是我大明将士,皆是同袍。”

“年前军部议会、授勋,海军部那群人趾高气昂,蔑视我等,都督你不是没看到。”平安说道,“我将士皆憋着一口气,这口气不出,军中将有巨变。”

“什么巨变?谁敢变!”杨文大怒,“我看变的是你们!”

“都督,我辽东儿郎求战久矣,不日又是老兵退役之时,这批老兵不比前些年,前些年还有军功,这批老兵是真正的寸功未立,他们拒绝退役,联名上书请愿。”说着平安拿出一纸血书,请求延长服役期。

“军纪就是军纪,岂能随便更改?”杨文说着一愣,“平安你平日不善言辞,今日怎么说了那么多?”

“末将为民请命,不得不多说两句。”

“不对,你在拖延时间!”杨文反应过来了。

当杨文知道底下异常的时候,巴杜鲁的军队已经穿过大兴安岭山脉进入辽东,若杨文继续与平安纠缠,或许巴杜鲁已经劫掠完成逃走了。

杨文的推测没有错,巴杜鲁在西辽河边上找到了一处村落,尽情劫掠残杀,随后扬长而去。

巴杜鲁有脑子,他清楚他的兵力和战力无法与明军抗衡,不敢深入。巴杜鲁也没有脑子,他也不想想,西辽河以前是兀良哈草场,怎么突然有一个孤零零的村落在这。

其实这些人都是死囚,他们被明军从大牢中提出,给了他们一个选择,只要在村落中活下来,他们就不用死了。

这个村落就是明军给巴杜鲁,准确的说是鞑靼本部设的套。

“都督,不好了!蒙古人劫杀村落,百姓死伤无数。”

“混账!你们……你们……”

正在杨文想要抓捕平安等人的时候,朱棣来了。

“参见殿下!”

“这里只有朱佥事,没有燕王殿下。”朱棣说道,“我听说蒙古人又皮痒了?”

平安抢在杨文之前说道:“佥事,蒙人残暴,竟残杀我大明百姓,我等身负保家卫国之责,已失职,必要为百姓报仇雪恨,戴罪立功!”

“好,这才是我大明儿郎,传我将令,各部齐整兵马,随我出征!”

“是!”

这下杨文终于意识到这一切并非只有军官胡来,或许朱棣才是那个主谋,可他没有证据,更不能胡说。

别看朱棣嘴上说着没有燕王只有佥事,可他到底是燕王,如今皇位上的也到底是朱元璋,那个对自己儿子无限宽容的朱元璋。

要是杨文敢公开与朱棣顶嘴,都不用想,基本可以告别军队,回家养老了。

杨文还有野心,侯爵不够,他想成为新的国公,他的年龄(五十多,又修炼内功,正值壮年)也支持他追求更高。

“杨都督,辽东不能没有老将镇守,女真多有骚乱,不能不查。莫如请老将军镇守辽东,由我统领大军出征?”

“此乃军国大事,没有陛下圣旨,末将不敢胡来。”

“此乃正理,我即刻向父皇禀报。”

朱棣公文送到京师,锦衣卫和东厂的调查也一并送到,虽然都没有写燕王主使,但各基层明军对战争的渴望写得很多。

堵不如疏是治理的最佳办法,朱元璋很清楚再不让明军动一动,或许就会憋成内部矛盾。

本来朱雄英改革后大明就成了开疆拓土的形状,是因为安南、南洋战略用掉了大量物资,所以北方暂时休战。

正好蒙古各部内斗,明军也不适合出战,以免刺激蒙古各部团结。

此时瓦剌、鞑靼两部各自内部已经相对稳定,虽然两者依然内斗,在朱元璋看来不过小打小闹,确实到了明军动一动的时候。

朱元璋圣旨下达,军部文书送达辽东。

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