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智慧教职场:度人则度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职场 社交的心态:了心则了事——无怨

1 无怨

《论语》看重无怨。无怨,才能避免人际关系冲突,利他互惠型的职场生态才能维持。

孔子说:“穷但是不怨,能做到这样是很难的;富但是不骄于他人,做到这个则容易。”

孔子认为人应该无怨。如果人带着怨气,那么福气就会被驱散。

孔子说:“没有人知道我啊?”子贡说:“怎么会这样,有这么惨吗?”孔子说:“不怨天尤人,从下等知识中寻找上等真理,谁知道我是这样的啊?只有老天吧?”

孔子不怨天尤人。如果遇上不顺的事,被别人顶撞,要从自己这里找原因,这样就能无怨。

孔子还举了颜回作为不怨的例子,孔子特别喜欢颜回,颜回就是贫穷但是不怨。

孔子说:“贤哉颜回。一竹箪的饭,一瓢的水,在陋巷中生活,别人不堪其忧,颜回不改其乐。贤哉颜回!”

颜回不因日子过的干巴而烦恼,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颜回有较高的精神生活和主见,不以他人的标准和物质标准作为衡量人生的尺子。

被别人疏远,也会怨,因为有被排除在外的感觉。人渴望被群体接受,纳入人际网络圈,否则就没有安全感,这可能是从远古古猿时代就刻入基因的。人都喜欢被纳入社交圈,特别是女性对社交联系的愿望更强。孔子还说有“远之则怨”的问题。

那怎么解决呢,就是求己。可以用个人事业有成来获得自我认可,而不再以他人是不是接纳你来证实自己。

孔子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就不会被别人抱怨了。”

人要薄于责人,而向自己这里找问题,有了这个心态,就不会心含怨气了。

【本节的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宪问》第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第九章

注:箪,音dān,是盛饭的竹器。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第34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第13躬自厚,后面隐去了“责”字。】

2 知道妥协,则办公室无乱

孔子说:“如果人厌恶贫苦,那这个人就会惹乱子。如果对不仁的人憎恨得很深,很过分,也会引发社会的乱。”

在职场中,对于不仁的人,你对他太憎恨了,他就会报复你。这一点也是常有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你惹不起坏人。有时候,对坏人口诛笔伐得太厉害了,这些人就开始铤而走险,更不讲理了。

比如,明朝灭亡后,建立南明朝廷,其中的正人君子、东林党人,对宦官一党口诛笔伐,后者被搞急眼了,于是大肆迫害杀戮。最终,南明因此而亡。

所以,有时候政治和社会,都要讲妥协。对于坏人,除掉其首恶就可以了,非要全面清除,则有这样的教训:司徒王允和吕布联手,杀死了董卓。接下来,王允要杀掉董卓所有的部将。这种爱憎分明固然可以理解,但是董卓的李傕等部将,干脆造反,一起带兵攻破长安,杀了王允,劫持了皇帝,又开启了一轮军阀政治。

如果王允给他们一个活路,不是非得扫清,只杀其首恶,就不至于此。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第10

3 俭以养德,淡泊才能明志

我们常有个误解,认为人追求上进,志向高,是因为贪欲大,对物质财富渴求越强烈,越能创业成功。其实相反,要有大志,反倒得是对物质方面不在意的人。创业成功者的驱动力不是贪欲,而是好胜心。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厌恨自己吃穿不够好,这样的人,不值得谈论。”

这就是说对物质条件太关注,反倒无志。

项羽带着诸侯,占领秦朝的咸阳后,就放火烧了咸阳。这时候,有人跑来对项羽提合理化建议:“关中内里全是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基础好,四围险山高隘,黄河浩荡于其右,素有山河表里屏障之誉,乃是个霸王之基,您应该扎根在这里啊。”

项羽一看,咸阳城内外的宫室已经被烧得残破了,你现在才让我扎根这里,怎么不早说啊。于是项羽说:“富贵不回故乡,如衣绣夜行,谁能看得见你穿的阔气和时尚啊?”

这是句很有文采的话,却显得没志气。意思是自己成功了,还是要回东方老家去显摆。

合理化建议者垂头丧气地走了,回头就对别人讲:“人说楚人是沐猴而冠,虽然戴着个冠,却也是个猴儿,今日果然。”意思是志意短浅。项羽听说了,就找了个大锅,把这人煮了。

衣服的本质功能,只是御寒,但是社会赋予了它新的价值,就是好的高档衣服,穿着可以得到被人的尊重。

人得到一件好衣裳,就会愉悦,因为归根结底它能带来别人的艳羡和尊敬。但是,醉心于这个虚荣,反倒使得项羽表现得没有大志,证据就是不知定都咸阳。

这就是,贪图好衣裳,反倒没有大志。特别看重吃的穿的好,就是这样。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斋《里仁》9

4 不记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不记仇),于是在他们的影响下,人们之间的怨恨就少了。”

伯夷的故事是这样的。孤竹国君有两个儿子,分别叫伯夷、叔齐。老国君更喜欢小儿子叔齐,于是临死时命叔齐继位。但是叔齐觉得这是不悌的,也是不仁的,就不肯,让给哥哥伯夷。但是伯夷觉得这是不孝的,要听老爸的意见,于是就逃跑掉了。叔齐想了想,终于不肯不悌不仁,也跑掉了。

俩人听说陕西的周文王善养老,就投奔那里了。到了之后,正赶上周武王要发兵讨伐商纣王,俩人于是劝阻,认为这是以暴易乱,又说臣子不该讨伐君长。周武王没有听。俩人于是不肯吃周国的粟,就向北跑到首阳山,活活把自己饿死了。这就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

如果老爸更喜欢叔齐,伯夷就记仇了,那怎么还会有让位呢?所以孔子说伯夷的特点是不记仇。

记仇是人际关系中,最不好的一种。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冶长》第23

5 以德报怨?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您觉得怎么样?”

孔子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该如何报人家的德呢?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你怨恨谁,应该以直来报应他。直,就是相应公平、对等地去报,不要因为有怨的情绪就报得过刻深,要公平、客观地报。

报复得过度,导致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但孔子也不主张以德报怨。这是因为,以德报怨,还会余下大怨。因为你总觉得自己是吃亏了,后面慢慢还是会怨起来。这是以德报怨的问题,即内心失衡:凭什么啊。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第三十三章

6 疑惑、忧虑、恐惧和修心

孔子说:“有智的人,是不会疑惑的;仁的人,是不会忧虑的;勇敢的人,是不害怕的。”

智者,指理性的人。比如说,忌妒就是一种惑。理性的人就会想,别人过得比我好,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的目标达成虽然和别人有关,但忌妒对目标达成有什么作用呢?理性的人,就不会有忌妒。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