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父亲对猪血的喜爱
下课后!
教室的门瞬间被打开,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飞了出来。
他们背着小小的书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
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跑向老师,高高举起小手,大声说着:“老师再见!
与此同时,耳边传来了卖幌子的声音,“卖幌子咯,卖幌子咯。”
原来,是卖猪血的人来了!
记得,幌子的价格极为亲民,仅仅只需两块钱便能换来满满一大碗。
那实惠的价格,让父亲能够时常满足他对这道美食的喜爱。
小时候,每次只要那熟悉的“卖幌子咯,卖幌子咯”的吆喝声在街头响起,父亲便会立马唤我前去购买。
在我的家乡,猪血一直被亲切地称作幌子。
似乎这个独特的称呼里,蕴含着乡亲们对这一食材的特殊情感和熟悉的亲昵。
那时,我会满心欢喜地攥着钱,一路小跑着奔向那辆停在大场子上的摩托车。
卖幌子的人,稳稳地把摩托车停在大场子上,摩托车上放置了一个精心编制的大篮子,篮子被巧妙地隔开成了左右两边。
一边放着热气腾腾的猪血,另外一边则满满当当装着诱人的卤肉、鸭翅,还有那金黄的豆腐皮。
他手里拿着提前录好的大喇叭在大场子上宣传,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他一边地吆喝着,一边用眼神热切地期待着顾客的光顾,那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与期待,仿佛在邀请每一个路过的人都来品尝他的美味。
时光匆匆……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去买过了。
这一次,我怀着如同小时候般的期待,满心欢喜地递上了那两张一元纸币。
可没想到,岁月不仅改变了我的模样,也改变了幌子的价格。
卖猪血的人微笑着告诉我:“小姑娘,现在可涨价啦,四块钱一碗咯。”
听到这话的瞬间,我不禁微微一愣,心中涌起一阵感慨。
原来时间的脚步,在这里也留下了清晰的痕迹。
我买了一碗回家。
……
吃完饭!
周末放假回家的弟弟就会在我们村大场旁边的篮球场上打篮球。
村里那些热爱打篮球的年轻人,总会在闲暇时光聚集于此。
他们身着轻便的运动装,活力四射,尽情地在篮球场上奔跑、跳跃、传球、投篮。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脸上却始终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呼喊声和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整个场地。
傍晚闲暇之余,父亲便会扛起那个他亲手用竹子编制的竹篓,迈着沉稳的步伐,向着那条流淌着岁月故事的河流走去。
父亲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被拉得修长,他身上那件洗得微微发白的粗布衣衫,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摆动。
那竹篓编织得极为精巧,每一根竹子都经过父亲的精心挑选和打磨,光滑而坚韧。
竹篓的边缘还被父亲用柔软的藤条细致地缠绕,以防止划伤他的手臂。
此刻,竹篓在父亲的肩头微微晃动,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来到河边!
父亲先是静静地站在河岸,凝视着河水,观察着水流的速度和鱼儿可能出没的位置。
河水在晚霞的映照下波光粼粼,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沿着河岸的陡坡走下,踏入那清凉的河水中。
河水没过了他的小腿,他却丝毫不在意,稳稳地站在水中,然后弯下腰,将竹篓缓缓地放入水中。
他的动作轻柔而熟练,生怕惊扰了水中的鱼儿。
接着,他慢慢地移动着竹篓,凭借着多年的经验感知着水中的动静。
偶尔,父亲会停下动作,屏气凝神,专注地等待着鱼儿游进竹篓。
当他感觉到竹篓中有了重量,脸上便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迅速地将竹篓提起,只见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在竹篓中欢快地蹦跶着。
夕阳渐渐西沉……
父亲带着一点点收获上岸,那竹篓中的鱼儿仿佛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