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趣味语文(青少年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神童佳作篇

咏鹅

骆宾王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他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学习,7岁时就能写诗作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家中的一些客人来了之后,都爱试试他的诗才。

有一次,家中远道而来的一位客人,对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儿能作诗,不太相信,就问他:“听说你会作诗,是真的吗?”小宾王一听,有些生气:“这还有假,你要问就问吧。”客人心想:这娃娃口气不小,大概是真有些学识,何不出题考一考他呢?于是就说:“那我就出个题目,看你能不能做出来?”

小宾王毫不胆怯地回答说:“可以,什么题目?”客人四下一看,见池中几只白鹅在戏水玩耍,说:“就以这鹅为题吧!”小宾王对客人挑剔的口气,有些不满,正想露一手,于是点点头,思索片刻,便高声吟诵出了《咏鹅》一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客人听了,连连赞扬道:“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咏鹅》一诗,通俗晓畅,色彩明丽。开篇“鹅,鹅,鹅”,的呼叫,表达了小诗人对“鹅”的喜爱。

第二句“曲项向天歌”,写出了鹅昂着曲颈,引吭高歌的美姿,仿佛使人听到了鹅清脆优美的歌声。

接下来,白毛、绿水、红掌、清波,色调极为鲜明,白毛“浮”在绿水上,红掌“拨”着清波,形象又是十分生动。这幅“白鹅戏水图”,真是绝美至极。

送兄诗

唐朝时期,女皇武则天听说一个叫“南海女子”的小姑娘很有才华,很想见见她,于是就下令召她入京。但是南海女子年纪刚刚7岁,又没有出过门,便由她哥哥陪着到了长安。

到长安后,武则天看到这个小姑娘小小年纪却聪慧异常,很是喜欢,就打算留下她多住些日子,让她哥哥先回家。在她哥哥走的那天,武则天让她以送兄为题作首诗,这位眼泪汪汪的小姑娘就写下了这首《送兄诗》: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别路云初起”是说兄妹分手时,天边刚刚出现了云;“离亭叶正飞”,是说在饯别处的亭子那里,又起了风,树叶纷纷落下。这两句,秋云、黄叶,写出了凄凉的季节,悲伤的景色,衬托出了这位小姑娘与哥哥分别时的那种难舍难分的悲痛情感。

这时,从头顶上传来一阵雁群的鸣叫声,一群大雁排成“一”字形,从天空飞过,这情景更增加了小姑娘的伤感,她想如果人能像大雁一样,就可以与兄长一同回家了。但是,人不同于大雁,不能一同归去,兄妹只得分手告别。

此诗从眼前的景色写起,表现了自己的离愁别绪,字字扣人心弦,句句饱含泪水。据说武则天听罢此诗,深受感动,就让小姑娘和她哥哥一道回家去了。

咏柳

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小时候读书非常用功,所以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很有名气。贺知章10岁那一年的春天,他和小伙伴们一起上街游戏,看到株株丝柳,便诗兴大发,出口咏出《咏柳》一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枝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全篇都运用了比喻手法。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柳树的亭亭玉立。一树绿柳,高高地站在那儿,好像是用碧玉装饰而成的。

第二句“万枝垂下绿丝绦”,“丝绦”,就是丝带。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使人仿佛看到了柳枝的随风飘拂。

第三句与第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细细的柳丝叶儿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吹绿的。

这最后两句,用剪刀比喻春风,把肉眼无法看到的春风用“剪刀”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般的春风,裁出细叶、剪成丝绦、妆成碧树,剪破寒冬笼罩,裁出万紫千红,想象很美,很奇,新鲜别致。

正是因为这首咏柳诗,人们称赞他是千百年年来写柳写得最好的一位诗人。

除夜

史青是唐朝湖南零陵人,他小时候非常聪明,博闻强记,吟诗作文,十分敏捷。他十几岁时向唐玄宗上表自荐说,我听说曹子建(即曹植)7岁之时可以七步成诗,我觉得7步太多,如果陛下考试,我在五步之内就可以做出来。

于是,玄宗召见他并出了诗题《除夜》,果然,史青未用五步,这首诗便应口而出: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来。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回。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摧。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除夜”,就是除夕之夜,新年前夕。小诗人把握住了除夕的这些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句比一句写得精彩,引人入胜。

他首先写新旧岁月的交替,冬春的代谢。“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这两句,不但内容准确恰切,而且对偶也非常工整。

接着从天色的改变写到人的容颜的变化,春天来了,气象天色已在空中改变,容貌颜色也在暗地回转,表现了春暖大地万户欢的情景。

最后写春光已悄悄来临,人却没有觉察,只有后园里的梅花首先知道,它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结尾两句,既含蓄又富有深意。

这首诗,语言朴实而技巧高明。它不但写了景物而且还写了人物,不但写了冬去而且还写了春来,展望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气象,确实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玄宗听完史青的吟诵,大为赞赏,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咏戴竿诗

现代杂技里有个“顶竿”的节目,表演者顶着竿翻腾跳跃,做出许多优美的动作,令人惊奇叫绝。其实,这种“顶竿”的技艺早在唐代就有了,不过那时不叫“顶竿”,而叫“戴竿”。这首《咏戴竿诗》就是歌咏这种技艺的。

楼前百戏竞争新,惟有长竿妙如神。

休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着人。

该诗的作者刘晏,是唐朝曹州人,他3岁就开始读书,极其用功;5岁以后,就能写诗作文;7岁时被举为“神童”,唐玄宗封他为秘书省正字(官名,负责校正书籍)。

在刘晏10岁那年,有一次在勤政楼前举行娱乐大会,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观看演出。当时教坊(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有个叫王大娘的杂技演员,善于顶竿,竿上还站有一个小孩拿着竹棍做动作,而王大娘仍然歌舞不停。此刻,因为杨贵妃对小刘晏万分喜爱,刘晏正被杨贵妃抱在膝盖上坐着看表演。

杨贵妃看到高兴之余,让一向聪明机灵的刘晏咏一首王大娘戴竿的诗,刘晏脱口而出吟成此诗,唐玄宗听了十分高兴,赏给他黄袍马褂一件。

这首诗的前两句说,在楼前献演的各种歌舞杂技节目争奇斗异,唯独王大娘表演的戴竿特别精彩,奇妙如神。

王大娘的戴竿到底“妙”在哪里呢?后两句就具体写这个“妙”字。你看,这位身着绮罗的女子,顶着竹竿,翻转腾挪是多么有力,可是她还嫌负重太轻,还要让竿上再站一人舞动不停呢。

10岁的刘晏,能触景生情,吟出这样的好诗,形象地描绘了王大娘戴竿表演的高超技艺,真是不可小觑。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一提起白居易,谁都不会陌生,他是山西太原人,是唐代中期一位伟大的诗人。白居易自幼跟母亲学习,五六岁便学作诗,八九岁已懂得声韵。由于他刻苦勤奋,所以,16岁时写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就已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首先描写了送别时的景物。春满大地,绿满郊园,茂盛的春草,四处蔓延。清香的气味笼罩了古道,闪光的绿色连接着荒城。“古道”、。“荒城”这些荒凉而遥远的景物描写,虽未明写离愁,但情在其中。结尾两句,借景抒情,表现了送别的主题。缕缕芳草也满含离情,更何况人呢?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景抒情,深蕴哲理,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写出了野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强盛的野火,将枯草烧掉,但来年春风送暖,万物复苏,野草又重新萌芽破土而出,更加繁茂。

这两句诗不仅高度概括了一种自然现象,而且通过这种自然现象,颂扬了一种虽受挫折而不屈服的乐观豪迈精神。

高轩过

唐朝著名诗人李贺,早在六七岁时就因所作诗歌极具才气,而名气轰动一时。当时唐都长安的大文豪韩愈和他的学生皇甫湜(shí),听说李贺年纪这么小竟然能写出好诗,有点不大相信,于是两个人一起骑马到李贺家去拜访,想看看这个小孩是不是如传说的那么有才学。

他们来到李贺家,敲门而进,从室内出来一个头上两边扎着小短髻,身上穿着结带衣,大约六七岁的小孩,问,您二位找谁呀?韩愈和皇甫湜说,找一个小孩叫李贺。这个小孩眨了眨眼睛说,我就是李贺。

韩愈一看,这个小孩眉清目秀,聪明灵动,便问,听说你的诗写得好,能不能给我们当场作一首呢?李贺问:“以什么为题呢?”韩愈指了指自己和皇甫湜说:“就以我们来访为题吧。”

李贺听了,毫不犹豫,即刻挥笔写下了《高轩过》这首诗。也正是因为此诗,韩愈、皇甫湜与李贺成了二老一少的忘年交,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高轩过”,这个题目出语不凡。“高轩”是指大官,因为韩愈和皇甫湜当时都是官职很高的大人物。“过”就是来访的意思。

接下来,全诗分三个层次来描绘韩愈,皇甫湜的来访。开头四句说的是韩愈和皇甫湜的穿戴和骑马入门时的神态。他们穿着是那么的华贵高雅:青葱翠绿的长袍,玲珑秀美的玉佩。他们的举止是那么威武气派:隆隆的马蹄声隐隐入耳,入门下马豪气如虹。

接下来的六句是对韩愈、皇甫湜学识文章的高度赞扬:你们二人是长安都城无与伦比的才子和文豪,天文地理装在胸,元气精华贯通其中,金殿作诗声震长空,笔力遒劲苍天也自愧不如。

最后四句写出了诗人对这两位大人物来访的感受和愿望,他希望韩愈和皇甫湜对自己多加提携,以实现自己的宏图大愿。小诗人以将死的小草又得到春风,翅膀低垂的小鸟依附高空翱翔的鸿鸟来比喻两位客人来访对自己的帮助和提携,结尾一句,抒发了小诗人的远大理想和雄才大略。

咏架上鹰

崔铉(xuàn),在唐代中期曾两次担任宰相,很有名气。他在儿童时期,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志向远大,决心长大了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他八九岁时,跟随他的父亲崔元略去拜访画家韩滉,韩滉知道他会作诗,就指着鹰架上的鹰,叫他以此为题,作诗一首。崔铉没有多加思索,就咏出了这首诗:

天边心性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诗的意思是说,雄鹰生来就是要飞向天边的,但现在却被紧紧地挂在架子上,要想展翅高飞却没有机会。不过它终究要飞上万里长空的,只是不知道谁是解开挂在鹰身上的绳索的人呀。

在这首诗里,作者以雄鹰自比,寄托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写得很有气魄。最后一句“不知谁是解绦人”,既有希望韩滉提携的用意,更充满了自信将来定会出人头地的豪情。

芭蕉诗

你会相信吗,有一首诗,在写好后的第二天就得到全城人士的交口称赞,而且这首诗的作者还是一个7岁的孩童写就的?

《芭蕉诗》就是这样一首诗:

一种灵异苗,天然体性虚。

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

该诗的作者是路德延,唐朝人。这首诗具体、形象,写出了芭蕉的特点。第一句,诗人就指出芭蕉了是一种具有与别的植物不同灵异的植物。

接下来,诗人围绕芭蕉的“灵异”二字来描绘。芭蕉的叶柄互相合抱如茎,它的假茎质地松软,因此说它“天然体性虚”。芭蕉的叶子长大,像纸一样,叶脉如纸上的格子,所以诗人称它为“叶如斜界纸(界纸:画有方格的纸,现在称为格纸。)”。芭蕉的假茎是一层一层的,很像卷起来的书,当它的新叶从假茎顶端中间抽出,就好像卷着的书从中间抽出一页一样,因此说它是“心似倒抽书。”

这首小诗,用准确新奇的比喻,写出了芭蕉的神韵。以“斜界纸”比喻芭蕉叶,以“倒抽书”比喻芭蕉心,实在非常别致,令人耳目一新。

小松

发地才盈尺,蟠根已有灵。

严霜百草黄,深院一株青。

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

谁于千岁外,吟倚老龙形?

《小松》的作者叫齐己,唐朝末年人,本姓胡,名得生。齐己,是他当和尚后改的名字。他聪明强记,读书过目不忘,5岁时就能吟诗作赋。因为体弱多病,父母亲便把他送到一个庙里当和尚,为的是让佛祖保佑,健康成长。

到了庙里,老和尚听说来了个神童,便想考考他,就问:“听说你会作诗,是真的吗?”他点了点头。老和尚指了指庭前的一棵小松树说:“就以它为题,写一首诗吧。”齐己随即吟诵了这首诗。

诗的大意是:这棵小树虽然才一尺多高,但是像龙蟠一样,已经扎下了深深的树根。严酷的秋霜过后,百草都枯黄了,只有它在深深的庭院中傲然挺立,青翠可爱。后半夜山风吹来,小松枝叶摇动,发出萧瑟的声音,只有空旷的台阶下的蟋蟀在叫着。这情景是多么的孤寂、凄凉,但小松却毫不在乎,依然顽强地生存下去。几年之后,小松树长高长大,枝干盘屈成老龙的形状,威武苍郁,而哪个人能活到千年,倚着这株老树吟诗呢?

这首诗,歌颂了小松坚贞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从小松身上寄托了小诗人投身佛门,甘愿寂寞而又胸怀高远的理想和抱负。从小松身上又显示了新的生命力的顽强,前途的远大,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牧童诗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诗人,他幼年时聪明警悟,学习非常勤奋,对所读的书,读上几遍就能背诵。每次,他的舅舅到他家做客,取出他书架上的书考他,他都能对答如流。他舅舅非常惊奇,夸奖他“一日千里。”下面这首《牧童诗》就是黄庭坚7岁时写的: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此诗赞美了牧童生活的自由恬静,嘲笑了那些追求名利的读书人的愚昧。

诗的前两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牧童生活的优美画面: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从前村经过;他信口吹着牧笛,笛声随风飘扬,隔着田埂都可以听到,多么自由,多么自在,充满了自然的情趣。

后两句诗是对那些“长安名利客”即追逐名利之人的讽刺。他们为了求官,长年累月,风尘仆仆地在长安道上奔波,用尽了心机却反不如牧童的自在逍遥。

在这里,诗人通过对“长安名利客”的讽刺,来赞美牧童,通过“长安名利客”追名逐利的可卑与可怜更衬托出了牧童生活的快乐。

鄞(yín)县孔庙

汪洙,北宋文学家。他9岁能写诗作文,被人们称为“神童”。汪洙小的时候,家里生活贫困,他经常帮助父母放鹅。有一次他赶着鹅来到了县城里的孔庙(祭祀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庙),看见庙内的殿宇倒塌,破败不堪,感慨万分,于是就在庙墙上写下了这首诗:

颜回夜夜观星象,夫子朝朝雨打头。

万代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

据说后来有一个官人,路经此地,看见墙上的诗,又听说是一个9岁的小童所作,十分惊奇。一个9岁小童,能写出如此形象风趣、讽刺有力的诗作,实在是太难得了,于是特地召见了他。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孔庙的破败不堪。诗中所提到的人物颜回,字子渊,因此又称颜渊,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他安于贫贱,孔子十分称赞他的德行,封建统治者尊他为“复圣”,所以,一般孔庙也都有颜回的塑像;夫子,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创立了儒家学说,封建统治者尊他为“圣人”。

小诗人描写孔庙的破烂,写法非常独特。他没有直接去描写孔庙里殿宇如何破烂,而是通过颜回与孔子这两个塑像的感受和遭遇来表现的。

颜回在房子里抬头就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孔子经常受到雨淋,说明屋顶已破烂不堪,不能遮风挡雨了。他这样写,把颜回,孔子给写活了,好像他笔下的颜回,孔子不是泥塑木雕的偶像,而是两个活生生的人在那里受风吹雨淋,写得非常形象生动。

后两句十分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尊孔的虚伪性。那些“万代”“公卿”们都是孔门弟子,因读孔子的书而飞黄腾达了,但是他们不肯拿出自己的一部分俸禄来维修一下这位被他们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孔子的庙。此诗恰当地说明了这些人言行的不一、心灵的肮脏,对历代公卿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华山诗

寇准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两度出任宰相,在安定边境、富国强民方面,政绩很大。他幼年时父亲死去,家里很穷,却喜欢学习,上不起学,母亲便教他认字,慢慢地他便能自学读书了。后来,母亲辛勤劳作,送他进了私塾,在老师的教导下,他进步很快,年龄虽小但诗文写得很不错。

《华山诗》是寇准8岁时写的。有一次,寇准跟着别人去游华山(华山,又叫太华山,古称西岳,在陕西省东部)。华山山峰高峭,直插云霄。当他登上山顶时,同行的人说,你就写一首观华山的诗吧。寇准当即吟诵出了这首诗: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诗人用夸张与写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华山的高大雄伟。“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只有蓝天高高在上,没有那一座山像华山这样高。华山固然很高,但远有比它更高的山,而寇准却说:“更无山与齐”,华山就成为了天下第一山了。这就是夸张。

为了进一步形容华山的高,寇准又写道:“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人站在高山顶上,红日当头照耀,显得离人很近;山间,白云缭绕,好像在脚下飘浮。这一近一低,写的是诗人的实际感受,突出了华山的高峻挺拔。

据说,在寇准的老师听到了这首诗后,十分惊讶地对寇准的母亲说,你的儿子是要当宰相的呀。老师之所以这么说,也许是因为他从这首诗里看出了寇准好像把华山比作了宰相。

宰相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而华山则是在天之下,万山之上,周围的山都无法与它比高。二者有相近之处。

咏白莲

王禹偁(chēng),北宋初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聪明,又肯用功学习,所以在5岁时就能写诗作文,被人称作“神童”。

王禹偁5岁那年的夏天,太守府里荷花开放,太守和其它官员都来赏荷。对着如雪如银的白莲花,太守雅兴大发说:“太美了,如有人写诗歌赞那有多好!”这时跟随太守的一个官员说:“听说有个神童叫王禹偁,年龄虽小,诗做得不错,不如叫他来吟诗助兴怎么样?”太守立即同意,派人把王禹偁叫来,让他咏诗一首,赞美白莲花,王禹偁就写出了《咏白莲》这首诗:

昨夜三更里,嫦娥坠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这首诗用了两个神话人物一个比喻来赞美白莲花。

第一个人物是嫦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就奔到月亮上去了。

第二个人物是冯夷,传说中水神的名字。

这首诗把亭亭静放的白莲花比作一支玉簪,比喻确切美妙。这不是一般的玉簪,而是皎洁的月宫中美丽的嫦娥用的玉簪,这支玉簪就更加神奇高贵了。嫦娥梳妆时不小心把这支玉簪掉到人间,落在水池里,水神冯夷不敢据为己有,就双手捧出水面。

这首诗通过月中嫦娥和水神冯夷,构成了浪漫神奇的故事,“玉簪”写出了白莲花的形体亭亭,洁白如玉,“碧波心”写出了白莲花生长环境的清幽美丽。丰富的想象,美妙的比喻,写出了白莲花的丰韵神采,写出了白莲花的清秀脱俗,太守和在场的人们听后,频频地点头称好。

赋老松

王韶,北宋人。他少年时在庐山东林裕老庵读书,庵前有一棵老松,他就以老松为题,写了这首诗:

绿皮皱剥玉嶙峋,高节分明似古人。

解与乾坤生气概,几因风雨长精神。

装添景物年年换,摆捭(bǎi)穷愁日日新。

惟有碧霄云里月,共君孤影最相亲。

王安石到江东做官时,看见了这首诗,大加赞赏,从此与王韶结成了忘年交。

这首诗抓住老松的特点,歌颂了老松顽强高洁的品格。

这棵老松确实够老的:它表皮粗糙,枝干瘦削,老态龙钟;景物年年换,时事日日新,只有它经风历雨,巍然挺立,所经岁月是够漫长的了。

这棵老松更有坚强高洁的性格,它饱经风霜,不畏严寒,扎根瘠土,坚定不移。它品性高洁,志向远大,孤寂的身影与高天云里的明月,最为亲近。

此外,这首诗一反常人把志行高洁的人比作松树的写法,而是把松树比作志行高洁,有节操的古人,手法新奇,寓意深刻。

栀子花诗

蒋堂,宋朝人,少年好学,尤喜写诗。他6岁那年的春末夏初,他家院子里的几株栀子树开花了,洁白晶莹,很是好看。他父亲把他叫到院子里,指着栀子花说:“你就以此做首诗吧。”

蒋堂随口应允,思考了一会说:“庭前栀子树”……,他父亲听了第一句,不高兴地说:“太平,太平,谁不知这是庭前的栀子树啊?”接下来蒋堂又吟了第二句:“四畔有桠权。”这一下他父亲可就生气了,连说:“蠢笨,蠢笨。”蒋堂没有理会父亲的神情,接着吟出了第三四句。

蒋堂的诗刚一吟完,他父亲就咧开嘴笑了,说:“不错,不错,这后两句写得好,把前两句也带活了。”全诗如下:

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杈。

未结黄金子,先开白玉花。

蒋堂的这首诗,前两句初看确实十分拙朴,特别是第二句,还给人以笨的感觉。但后两句却写得十分巧妙。

首先,它的比喻巧,把绚丽的花朵比作白玉,给人以洁白高雅之感;把累累的果实比作黄金,既写出了果实的颜色,又写出了果实在阳光照耀下的光泽闪烁。

其次,它的构思巧。本来栀子开花和结果不在一个时候,小诗人借助想象,把开花和结果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白玉似的花,黄金般的果,色彩丰富,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栀子树盛开的花凋谢之后,金黄的果实又挂满了枝头。

另外,对仗巧。“先开”对“未结”;“白玉”对“黄金”;“花”对“子”,十分工整巧妙。

菊诗

罗西林,宋代人,他的儿子没有留下名字,所以我们这里所欣赏的这首《菊诗》的作者,就常被人称作罗西林子。

据说,有一个读书人带着他的诗稿去见罗西林,只见罗西林家的门口有一个儿童横躺着正在睡觉,叫了好几声,他才慢慢坐起来。读书人说:“我要请你家主人给改改诗,你给我通报一声吧。”这个儿童说,把你的诗先拿来给我看看。我觉得可以,才能替你通报。

读书人听了,觉得惊奇,就说:“你想看我的诗,那必定也会作诗了,你先给我吟一首绝句听听,我再给你看。”这个儿童也不谦让,就叫读书人出题。读书人说,就以你刚才醒来抓头为题吧。儿童即刻吟道:“夜梦清鸾上碧虚,不知身世是华胥。起来搔首浑无事,啼鸟一声春雨余。”

他的诗是说,夜里梦见自己坐上鸾鸟飞上天空,飘飘然不知自己的身世是什么。一觉醒来搔搔脑袋,原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只听得春雨过后的鸟雀一声鸣叫。读书人十分叹服,当他见到罗西林时,罗西林又拿出了这个儿童写的一首《菊诗》来,请他看,他这才知道这个儿童就是罗西林的儿子。

不逐春风桃李妍,秋风收拾短篱边。

如何枝上金无数,不与渊明当酒钱。

这首诗,题为菊诗,整首诗却没有提到一个菊字,但句句都在咏菊。

第一二句是说,菊花不随春风开放与桃李争奇斗妍,而是等到秋风起时在短篱旁边昂首怒放。这两句歌颂了菊花不媚世俗,不怕寂寞的孤傲品格。

第三四两句,小诗人面对金黄的菊花突发奇想:这一树树的菊花不就是无数的黄金钱吗?只可惜却不能用来买酒喝。这两句,一方面写出了菊花的颜色,写出了菊花的缤纷盛开,另一面也暗含了小诗人对爱菊的陶渊明的同情。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一方面喜爱菊花,常常“采菊东篱下”;;另一方面,他也爱酒,但“家贫不常喝”。小诗人不无感叹感叹地说,尽管枝头菊花开放得如黄金一样,但是却不能用来给陶渊明当酒钱,惋惜的情感溢于言表。

阻拆寺诗

在我国有许多儿童小小年纪却凭着聪明机智战胜邪恶的大人物的故事,这首《阻拆寺诗》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在宋代的时候,有一个大官僚叫史弥远,很迷信“风水”,自己做了大官,还想叫自己的子子孙孙都做大官。于是就“派”风水先生给他物色一个可以使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的好坟地。

这位“风水先生”出去找了几天,回来报告说:找到了,在一座叫育王寺的庙内。史弥远喜出望外,立即派人通知寺内的和尚,三日之内必须搬走,如若不然就要砍头问罪。往哪里搬呢?全寺的和尚们一个个垂头丧气,无计可施。这时有一个10多岁的小和尚站出来说:“不要怕,我能让史弥远不敢来拆咱们的庙宇。”大家问他有什么办法,小和尚说,你们看着就明白了。

接下来,小和尚写了下面的这首诗,并召集许多小孩子,要他们到处去唱。

寺前一块地,尝有天子气。

丞相要作坟,不知何主意?

一传十,十传百,一日之间传遍了全城。史弥远也就没有再来赶和尚、拆庙宇、建坟墓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诗里说,育王寺前有一块地,人们曾经说:谁家的先人安葬在这里,后世就能出皇帝。这个史丞相要在这里建坟墓,不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言外之意是说,史弥远要他的儿孙来做皇帝,要推翻现今的皇帝。这还了得,要是让皇帝知道了,史弥远不砍头才怪呢。他哪里还有胆量来拆庙宇,赶和尚呢?

一首小诗,保全了一座庙宇。

咏蟋蟀

赵方,元代文学家。因为曾写过《东山存稿》一书,人们又称他为东山先生。他四五岁就开始读书,非常用心,进步很快,到八九岁时就提笔写诗了。大概他12岁那年,七八月间的那一天,他读书读得时间长了,身上有点疲倦,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叫声,时高时低,时断时续,多好听啊!他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一只蟋蟀在振翅高鸣。他仔细地看着,仔细地听着,一首咏蟋蟀的诗也就形成了。

赤翅晶莹何处归?秋来清响傍庭闱。

莫言微物无情意,风虎云龙共一机。

这首诗,第一句写蟋蟀的形态。红色的翅膀晶莹闪亮,它是要到哪里去啊?第二句写蟋蟀的鸣叫。靠着庭院房屋,在秋天的时节发出了一声声清脆响亮的叫声。

第三四两句抒发小诗人对蟋蟀这种小生命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不要说这种小小的生命没有情没有意,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懂得,而实际上它跟那些走起路来带风的虎,飞起来腾云的龙一样,都有着共同的一种生机啊!这两句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说明人无论身份高低贵贱,但都是有生命的,在人格上都是一样的。

棋落水

王明阳,名守仁,字伯安,学者尊称为阳明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余姚城内龙泉山北麓的瑞云楼。

幼年时的王阳明喜欢下象棋,废寝忘食,以至于不肯学习,荒废了课业。他母亲多次劝阻,他都听不进去。大约在他7岁那年,有一次他母亲一怒之下,便把他的棋子扔进了河里,他便写了这首诗,既表达了自己对棋子入水的惋惜,又表示达自己从此刻苦学习的决心。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这首诗写得很有情趣。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象棋给写活了。象棋中的“兵”“将”“马”“象”“炮”都被他赋予了生命,显得活生生的。

此诗的一二句交代了棋子入水的原因。象棋乐悠悠,孩子乐悠悠,终日迷恋下棋,家长劝阻不听,便把它丢了。

中间四句,写的是棋子入水的情形和自己惋惜无奈的心情。眼睁睁地看着“兵卒”“将帅”“马象”“坠河”“溺水”“随波”“逐浪”而去,他想打捞而不敢打捞,不打捞而又惋惜不忍的心情表现得非常明显。

最后两句是说,一声炮响,惊起了水中卧龙。这既是如实描写棋子入水,激起了波浪的情景,又是以“卧龙”暗指自己,表现母亲把棋子抛入水中,给自己教育和震动,立誓再不下棋,专心致志读书,要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这两句语义双关,十分精彩,是全诗的诗眼。

站在一旁的母亲见儿子吟出这样一首好诗来,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也就不好再下手打儿子,只是把王阳明拉回家吃饭去了。

赋瓜子皮

龙铎,明代人。在他12岁那年的冬天,他父亲的几位好朋友来到他家,围坐在一起谈诗论文。他母亲送来了瓜子、茶水,几个人就一边吃瓜子,一边喝茶水,津津有味地谈着。大概他们正谈到诗的题材时,其中有一位老先生,指着地上的瓜子皮,对龙铎说:“小孩,这瓜子皮能不能入诗啊?”龙铎说:“能”。

于是这位老先生就叫他当场以瓜子皮为题,作一首诗,顷刻之间龙铎就作出来了。

玉芽已褪空余壳,纤手初抛乍有声。

莫道东陵无托意,中间黑白尽分明。

那位老先生看了看,惊叹地说,这孩子将来必有诗名。

这首诗写出了瓜子皮的特点,因小见大,寄寓深刻。

第一句写萌芽时的瓜子皮。瓜子种到地里之后,萌芽时瓜子仁长成幼苗,长出地面,只剩下瓜子皮留在土里。

第二句写人们嗑瓜子时的瓜子皮。妇女们嗑瓜子时,用纤纤玉手将瓜子皮抛在地上,发出了不引人注意的声音。在这两句里,诗人赋予了瓜子皮为了种子生长,为了他人享受而甘愿默默无闻的品质。

第三四两句,诗人引用了秦东陵侯召平种瓜的典故,写了瓜子颜色特点。

召平,秦朝时被封为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他成为平民,在长安城的东门外种瓜。他种的瓜有五色,味道又好,人称“东陵瓜”。

这两句是说,不要说召平种瓜没有寄托,他之所以种瓜,就是喜欢瓜子的黑白分明。在这两句中,诗人借对召平喜欢瓜子黑白分明的情操赞美,以小见大,借物喻人,寄托了自己黑白分明,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思想。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言有尽而意无穷。

观竞渡

杨一清,明代人,从小聪明而又有才学,人们称为“神童”。他8岁那年,从故乡云南来到了巴陵。有人向太守推荐了他。太守接见他时,见他长得个子矮,身体瘦,好像有病的样子,便有点瞧不起他。

一天,洞庭湖上举行龙舟竞渡,很是热闹,杨一清也去了。太守不礼貌地抚弄着他的前额说:“苦哉,苦哉。”意思是苦啊,苦啊,你怎么长得这么矮小啊!杨一清听了很愤慨,正好这时太守要他作诗一首,他便高声地吟出这首诗:

苦哉苦哉苦哉天,先皇晏驾未逾年。

江山草木犹含泪,太守江边看渡船。

这首诗的意思是:苦啊,苦啊,好苦的老天呀!老皇帝晏驾(古时称帝王死亡)还没到一年,山河草木仍然含着眼泪,悲痛不已,而巴陵太守却毫不悲戚,竟然高兴地在观看龙舟竞渡呢!

诗中以龙舟竞渡时太守高高兴兴地观看,与先皇死去一年未到,江山草木依然含悲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地表现了太守对先皇的不忠。这若是被新皇帝知道了,这位太守的脑袋,就保不住了。所以太守听完这首诗,吓得面如土色,浑身哆嗦,赶忙向这位小诗人赔礼道歉,嘱咐他这首诗可千万不要向外传扬。

诗人通过一首小诗,报复了巴陵太守对自己的侮辱,保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让人敬佩。

失足坠水诗

施盘,明代人。8岁那年,施盘跟随父亲到扬州一带游玩,回来的时候,把船停泊在河边。这一天,父亲的客人上船来与父亲话别,父亲把客人送出船舱,小施盘也跟出来。谁知他脚下一滑,船身一动,“扑通”一声掉进了水中。这可吓坏了他的父亲和船上的人。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拉上船来,见他像个落汤鸡似的,忍不住哄笑起来。听到笑声,施盘缓过神来,不高兴地说:“有什么可笑呢?”于是整了整湿淋淋衣裳,这首诗来脱口而出:

脚踏船头船便开,天公为我洗尘埃。

诸君莫笑衣裳湿,才向龙门跳出来。

这首谐趣横生的小诗,既写出了诗人好胜的性格,又表现了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

第一句,交代了落水的原因:脚刚踏上船头船便离开了江岸,这可不是我的过错。

第二句,是诗人的自我解嘲。这是天公看我太辛苦,有意地让我到水中洗一洗满身尘埃。

三四句,从衣裳湿联想到从龙门跳出来。表达了诗人的抱负。龙门,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北。据说,从江海里来的鱼,聚集在龙门之下,能跃上龙门的就化为龙,跃不上的就点额暴腮,依旧为鱼。后来就把考上举人进士称为登龙门。从字面上看,诗人是在说,你们各位不要笑我衣裳湿淋淋的,这是因为我刚才从龙门那个地方跳出来的啊。而实际的含义却是,你们不要取笑我,我将来一定要跃上龙门,一举成名的。

一个7、8岁的小孩,敢于说“才向龙门跳出来”,表明了他要登龙门,成功业,志向是十分远大的。

龙泉庵内小书生

龙泉庵内小书生,偶窃三巴第一名。

世上许多难了事,乡人何用大相惊。

邹智,明代人。邹智的家庭非常贫穷,但他学习非常刻苦,到了12岁就能够写诗作文。为了能有个好点的学习环境,他就到家乡的龙泉庵里借个房子住下,日夜刻苦攻读。因为买不起油,点不起灯,他就扫来树叶晒干,燃烧起来照明夜读。这样苦读了三年,终于自学成才。

16岁这年,他参加了在省城举行的乡试,考了个第一名,中了举人。消息传到他的家乡,人们听了都十分惊奇,想不到考中第一的,竟是那个在龙泉庵内连灯油都买不起的小书生。

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考中之后写的。诗中抒发了自己刻苦学习,终于成才的喜悦心情。

“龙泉庵内小书生”是诗人的自称。这一句,突出了龙泉庵,是要表明当年学习环境的艰苦和学习的艰难。“偶窃三巴第一名”,是他的自谦,意思是说,我考中全省的第一名是很偶然的。“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为四川省的古称。

最后两句是说,世上有多少难以明白的事,乡人们何必为我的考中而大惊小怪呢?言外之意是,你们只知道我考中第一名,而不知我是如何考中的,不了解,就会大惊小怪,这是不必的。

这首诗,语言浅显明白,但寓意深远,是一首激人奋进的好诗。

咏鸡

瞿宗吉,明代文学家。他小时候就很有才学,写诗作文都很好,远远超过了和他年纪相仿的同学。但他很谦逊,从来不向别人夸耀,所以连他父亲也不知道。

在瞿宗吉14岁那年,有个在福建做大官的邻居章彦复回家探亲,到他家做客,他父亲杀鸡摆酒招待客人。正在这时,瞿宗吉放学回去。章彦复便问他:“小孩能作诗吗?”他回答说:“能,但写得不好”。章彦复指了指院中的鸡,说:“就以鸡为题吧。”瞿宗吉应声而成。

处宗窗下对谈高,五德声名五彩毛。

自是范张情义重,烹割何必用牛刀?

章彦复听了,连声称赞,当即画了一枝桂花,并在画上题了一首诗:“瞿君有子早能诗,风采英英兰玉姿。天上麒麟无有种,定应高折广寒枝。”对瞿宗吉的诗给予高度的赞扬,并希望他早日成名。

这首诗四句用了与鸡相关的四个典故,准确恰当地表现了他对鸡的赞美,抒写了自己的胸怀和抱负。

第一个典故是宋处宗和鸡谈论终日的故事。晋朝人宋处宗养了一只长鸣鸡,把鸡笼放在窗口,那只鸡会和宋处宗说话,常常谈论终日,从此以后,宋处宗的学问大有长进。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赞美了鸡的灵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是宋处宗一样的人,而不是碌碌无为之辈。

第二个典故是“鸡有五德”的传说。古人认为鸡有五德:头戴红冠,是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这句诗赞美了鸡美好的品德和美好的形象。

第三个典故是“范张义重”的故事。东汉时金乡的范式和汝南的张劭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同在一个学校读书,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明年某月某日,我到你家拜访。到了这一天,张劭就在家里忙起来,杀鸡,宰鹅,等待范式。他的母亲说:“金乡至此,千里迢迢,又风雨不定,他未必今天能来!”正说着,范式就来了。诗人引用了这个故事,是把他的父亲和章彦复比作范张二人,即景写情,赞扬了他们深厚的友情。

第四个典故是“宰鸡何用牛刀”的话,这是孔子和他的学生子游开玩笑时说的一句话,意思是杀鸡用不着宰牛的刀。诗人这句诗,也是以眼前的景象引发出来的,俏皮而又风趣,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他的自命不凡。

从4个典故的运用,可以看出诗人丰富渊博的学识,而从全诗对鸡的赞美又可以看出诗人自己的品格和志向。

顶砚诗

周延儒,明代末年人。他幼年聪明强记,读书一遍就能背诵。4、5岁时能吟诗,被人称为“神童”。

周延儒聪明过人,但也非常顽皮。在他7岁的时候,老师让他在教室里习字读书,他却偷偷地跑到后院去拉起弹弓打鸟玩。老师发现后,就罚他在院子当中跪下,头上顶着一块盛满了水的砚台,若是人一动溅出水来,就要加倍处罚。

这时正值盛夏季节,天空万里无云,烈日高照,周延儒被晒得汗流浃背。正在这时,老师的朋友一个叫雷一声的人来了。雷一声说:“小孩,你怎么跪在那里?”周延儒说:“不要问了,你快给我求个情吧!”雷一声说:“你能作一首诗,我就让老师饶了你。”他问什么题目。雷一声指了指他的头说:“就以‘顶砚’为题吧!”周延儒说:“好,说话算话。”接着就高声吟了这首诗:

一方端砚一勺水,压住乌龙难摇尾。

今朝幸遇一声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首诗写得很好。一是他从眼前情景写起,“一方砚台一勺水”,虽很浅显,但很切题;二是比喻用得好。他把自己比喻作一条乌龙,既写出了眼前罚跪,不得随便动弹的处境,更表现了他不平凡的志向;三是以人名入诗,巧妙地将老师的朋友雷一声的名字用到诗中。既和上句“乌龙”相接,又与下旬“扶摇直上”相连,巧妙地写出了龙逢雷而飞腾的壮观景象。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结尾一句,表现了小诗人乘风扶雷,直上九天的雄心壮志。

雷一声听完这首诗,大为惊奇,连说:“了不得,了不得。”赶快请老师将周延儒扶了起来。

咏蚊诗

左懋(mào)第,山东莱阳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又肯用功学习,6岁时就能吟诗,人们称他为“小才子”。

左懋第有个姑夫,人很好,经常帮助别人,但也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听些奉承话。于是,经常有些人跑到他跟前,说些好听的话,混顿酒饭。左懋第对这些人很讨厌,老想着如何嘲弄嘲弄他们。

这一年夏天的一天,9岁的左懋第又来到了姑姑家。那几个人正围着他姑夫闲聊,看见左懋第进来,立刻就对他姑夫说起左懋第的好话来。有人说:“你这个内侄儿长得真漂亮!”有的说:“你这个内侄儿穿得真好看!”更有的说:“你这个内侄儿年纪这么小,就这么有才气,真是当代的司马相如啊!”

左懋第姑夫听了,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吩咐酒宴侍候,请这些人喝酒。为了显示自己内侄儿的才学,还拉过左懋第的手,让他当场写首诗。这时天色正晚,不少蚊子飞来飞去,很惹人讨厌。左懋第心中忽然一亮,这些家伙不就像蚊子一样吗?正好借写诗来讽刺他们一下,于是就说:“我就以蚊为题,写一首诗吧!”当场挥笔立就,写下了这首诗:

入耳皆雅奏,触面尽深机。

吸饱飞飚去,主人知不知?

这首诗把蚊子比作了那些巴结奉承的家伙。“入耳皆雅奏”,是说他们说的话像美好动听的音乐伴奏,是主人爱听的,但都是阿谀谄媚的。“触面尽深机”,是说他们用尽心机为主人出谋划策,讨主人的欢心,巧取主人的财物。而一旦吃饱喝足,财物骗到手,便远走高飞了。而主人还蒙在鼓里,把他们当好人呢!

这首诗通过表面的意思,对那些喜欢巴结奉承人的家伙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讽刺。那些正在喝酒吃肉的家伙看完了小诗人的这首诗后,一个个羞得面红耳赤,不再作声。

送灶

忽闻爆竹乱书声,香黍盛盘酒正盈。

莫向玉皇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饧(áng)。

谢学墉,清代人。这首诗是他12岁写的。

阴历腊月二十四,是灶神上天的日子。这首诗反映的就是古代民间送灶的风俗。

第一句,写的是爆竹喧闹。这一天,小诗人正在学校里琅琅读书,忽然一阵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打乱了读书的声音。

第二句写酒宴喜庆,盘子里盛满了糕饼,酒杯里的酒也盛得满满的。

三四句是对灶王爷的奉劝和警告。民间传说,每年阴历腊月二十四,灶神要上天,他上天后要向玉皇大帝告人的罪状,于是人们便摆酒设宴祭祀他,是为了收买他;还要给他饴糖吃,是为了用饴糖粘住他的牙齿,使他难于开口,少说人的坏话,所以这种糖又叫胶牙饧。这两句里,诗人奉劝灶神爷,多吃些胶牙饧,上天后,不要向玉皇爷谈论人间的善恶,不要告人的状。

这首诗里,诗人描绘了一幅极好的风俗画,爆竹声声,酒宴供献,饴糖粘牙,无不表现了送灶时的风俗。而用酒宴祭祀灶神,并非敬他,而是让贪吃的灶神吃人嘴短;用饴糖祭他,是为了用饴糖粘住他的牙,叫他开不了口,告不了状。在充满趣味的风俗中,表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敢于同神权进行斗争的精神。

咏纸爆

黄子云,清代文学家。这首诗,据诗人回忆说,是他童年时作的。大概是诗人7、8岁那年的除夕,街巷不时地传来纸爆的声响,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气氛。小诗人缠着他的父亲也要放纸爆,他的父亲就拿了几个纸爆,一个一个分别点燃,只听得几声巨响,震动半空,好似把天和地划开一般。那些包裹爆仗的彩纸也纸屑纷飞,如同花雨。

小子云听着看着,高兴地拍手叫好。这时候,他的父亲走过来对他说:“能不能写一首咏纸爆的诗啊?”小诗人说:“这有何难!”很快就吟出了这首诗:

万迭鸾笺束此生,划开天地半空声。

粉身碎骨非儿戏,要向人间报太平。

他父亲听了后高兴地说:“写得好,写得好!”

这首诗第一句写出了纸爆的外形特征。它是用很多层彩纸裹扎而成。“万”是形容多,“迭”是一层一层的意思。“鸾笺”,彩色的纸。

第二句是写纸爆爆炸时的情景和威力:火光像电闪,划破天地;声音像雷霆,响彻云霄。

第三四句是说,纸爆的粉身碎骨可不是单单为了儿童的戏闹,而是为了向人们报告天下太平。

这首诗前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

比如第一句的“万迭”,纸爆用彩纸层层紧裹,但并非要万层,“万迭”就是夸张的说法。

第二句的“划开天地”也是夸张。纸爆在半空中一响,声音固然很大,但也并非能“划开天地”。后两句用了比拟手法,表面上写的是纸爆,实际上是在写自己的抱负,表现了诗人“粉身碎骨”“向人间报太平”的理想和信念。

饮驴图

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

岸上蹄踏蹄,水边嘴对嘴。

吴小仙,清代江苏人。这首诗是他6岁时写的。

诗题为《饮驴图》,说明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一幅画上题的诗。这种题诗,可以是描绘画面景物的,也可以是根据景物来抒发自己的看法和感情的。不管写什么和怎么写,都不离开画面。

从这首诗来看,小诗人是在描绘画面上景物,诗也像一幅优美的画。一个白发老头子,骑在驴背上,驴在河边上饮水。因为河边高,河水底,所以驴低头喝水时,后蹄紧靠在前蹄的后边,形成了前蹄踏后蹄的样子。驴饮水,要把嘴伸入水中,而水清如镜,也同时映出了水中驴嘴的影子,真像是嘴对嘴一样。

这首诗写得细致逼真,生动有趣,没有对农村生活的熟悉,没有认真的观察,大概是写不出这样的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