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当地官管当地人
不用其他朝臣如何提醒,没有人比杨嶷更清楚自己身份的尴尬。
平时在朝当官,就没少听到别人的闲言碎语,只是,他都一并承担了下来罢了。
上一次,亲自带兵平定自己二哥的叛乱,便让杨嶷身上背负了极重的负担。
所谓的卖兄求荣,在朝堂之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有些人甚至说,陛下之所以派他亲自领兵平叛,不过是对他们这一脉,另一种的惩罚。
让他们兄弟自相残杀,从此彻底斩断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让他永无退路。
杨嶷虽然没有当真,可这些风言风语,还是压在了心头。
一直以来用心办事,也只是为了证明,他并不只是卖兄求荣,才能得到的重用,也想要让陛下看到,他杨嶷还有另外的本事。
此次,明知他身份尴尬,陛下还是选择了让他拥有这等无限大的权力,放心大胆的让他南下当差。
杨嶷内心震撼无比。
此前的种种顾虑,可算是烟消云散了。
若上一次让他带兵,是为了让他们兄弟残杀,给他们父亲杨勇这一脉难堪,那么这一次,总不会故意捧杀他了吧?
如果不是完全的信任,陛下怎会大胆至此?
想到这里,杨嶷心窝一热,眼窝也跟着滚烫了起来,心潮澎湃。
自己身份敏感,才越发让杨嶷感受到,这份信任,是何等的得来不易。
而且,也让杨嶷看到了,陛下的皇恩浩荡,胸襟气度绝非寻常人可比的。
若设身处地,他断不能做到这一点。
让他放手把这等权限交给像自己这般身份的人,他实在做不到。
不光是别人的闲言碎语,也为了自己心底的那份不确定。
他肯定是不能如此大方大胆的……
正因如此,杨嶷才彻底正视到了自己与陛下之间的差距。
同样的,激涌起了那一份滚烫的情绪——士为知己者死!
要知道,文帝时起,到先帝登基,他们这一脉,一直被轻视打压,活着都成了最大的问题,一觉睡醒,不知明日如何……
也就是当今陛下登基之后,才彻底改变了命运。
这等恩德,绝不是感激二字就可以简单概括的。
哪怕现在杨昭让杨嶷直接撞死在这殿中的柱子上,他都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因而,杨嶷恭敬的重重叩头,慎重其事的接下了这份信任与托付。
“陛下,能够得到陛下如此倚重,臣此次南下,就算是肝脑涂地,也不会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必定将任务完成,把所有罪证确凿的贪官污吏,尽数除去,为朝廷除害,为陛下分忧。”
见此,杨昭宽慰一笑。
“安平王这么说了,朕一定不会怀疑安平王的决心。不过,办事虽然重要,但是,你们都是朕所倚重的股肱之臣,若是涉及生命的事情,则无需冒险。什么肝脑涂地,这太严重了。”
不管杨昭这话是笼络人心也罢,还是随口一言也好,总而言之,效果显著。
不光是杨嶷,就连一旁的张衡都满脸激动,老眼都红了。
杨嶷有杨嶷的情绪,张衡自然也有张衡的感念。
想当初,晋王表现得太过完美,俨然就是一个完人,因此,他才愈发觉得,太子杨勇,着实比不过晋王。
明明有着一个更适合的人选,却还要因为所谓的嫡长子,让太子继位,这岂不是可惜了?
太子是嫡子,晋王同样如此,只不过,他只输在小了几岁,其余有什么比不上太子的?
张衡替晋王感到可惜。
望着坐拥太子之位的杨勇,更替大隋的江山可惜,未来会少了一位千古明君。
是的!
张衡当时始终认为,像晋王这样的完人,一旦登基,绝对能成为千古大帝,将大隋推向巅峰。
因此,他不昔埋没良心,与杨素与宇文述等人联合,做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坑害了太子杨勇,成功将晋王推上了皇座。
只可惜,那梦想中的盛世明君,却并没有出现。
登上皇位之后的先帝,俨然变成了另一个人,先前完美的形象,仿佛只是梦中泡影,一戳就碎。
本来张衡都放弃了,觉得自己罪孽深重,竟然扶持了这样一个独夫民贼上台。
结果,现在杨昭安稳的做在皇座之上,做出了各种英明的决策,如今还对着自己如此信任倚重。
张衡眼眶一热,情绪复杂无比。
虽然当初出现了各种情况,但是,最起码,错有错着,他张衡,也不至于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来,坑害了苍生。
万幸!
万幸啊!
“对了,朕忘了告诉你们一声。你们此次南下,顺便观察一下当地的官员,哪些人是有能力的,整理一份名单上来,呈报给朕。”
杨昭忽然想起了什么,特意吩咐了一句。
“不!不只是在地官员,当地如果还有什么出名的人才,只是没有官身,也可一并推荐上来。别忘了,你们是御史,监察人才,是你们此次南下的职责。”
杨昭可不会忘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念想。
打压北方的关陇勋贵,扶持江南人士进入朝堂中央,与这些关陇勋贵们打擂台,压缩门阀勋贵的权力,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这一次,虽然目的是为了清查恶贼,但是,事成之后,空缺下来的位置,杨昭可不愿意让北方的大员前去任职。
当地官管当地人。
不仅这一次用南方当地等人补上空缺,杨昭还想着让他们整理名单,自己过后便把真正优秀的江南人才,召集进京。
邺城、洛阳两京,最好都有江南官员入仕,如此一来,也不枉费了自己这么久以来的一片苦心。
闻言,底下的杨嶷与张衡立马领会到了这一点,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
毕竟,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些门阀的嚣张,与势力的根深蒂固。
一心为了朝廷着想,且忠于皇帝的他们,自然也反感这些人的存在。
有机会对付门阀势力,他们二人自然义不容辞。
望着他们斩钉截铁的表态,杨昭欣慰一笑,彻底安心了。